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百年前,华裔移民飘洋过海,在美东纽约、美西旧金山、洛杉矶建立了最早的聚居区,他们中有不少白手起家,开创了自己的生意。百年过去,这些家族生意和华埠一起经历了辉煌和风雨,如今,华埠面临着贵族化和老龄化的挑战,而不少家族生意也遭遇后继无人的窘境。美国中文电视中英文频道携手Chase, 联合制作推出特别策划系列《传薪》,聚焦杰出的华裔年轻企业家,讲述他们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到华埠、回归文化,用自身独特的创造力,振兴家族生意、回馈社区的故事。
邓炜 Wilson Tang
2010年,南华茶室老店主Wally Tang将衣钵传给了自己的侄子Wilson Tang。时年32岁的Wilson放弃了华尔街金融分析师的工作,传承家业,注入创新经营理念,并将社交化营销方式应用于这家百年老店。在他主理下,南华近年又扩张到南华Nolita和南华快两家中式品牌快餐,并将餐厅开到了更多城市。
复古与创新 纽约第一家中式茶餐厅的故事
2001年9月11日,邓炜跟着人群,从世贸中心75楼一层一层往下走时候,心里模模糊糊的念头,终于也一点一点变得清晰起来:放弃现在高悬空中的生活,回到地面,回到父辈们一直埋头努力的地方,从头学起,建造属于自己的王国。

南华

走进南华茶室,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了1950年代的华埠: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锡制天花板,暗藏着繁复的维多利亚时期花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吊顶则风靡于上世纪50年代;1930年代常见的大吧台,配上酒红色皮质吧椅;而餐桌、餐具则是传统的中式风格。其实,店主并没有刻意复古,只是这么多年来,在南华茶室里,时光的流逝特别缓慢。
 
南华茶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一个世纪前。那时候的纽约华埠刚刚初具规模,中心街道也只有勿街(Mott Street)、披露街(Pell Street)、宰也街(Doyers Street)在内的几条。1920年,广东人蔡兴铨盘下宰也街13-15号,开设了一家餐厅,卖点心和茶水。

邓家与南华的缘分开始于1950年。16岁的广东少年邓金和漂洋过海来到纽约,经人介绍在南华茶室打工,从最初的洗盘子洗碗碟,到学习制作点心,心思聪慧的他,不仅迅速地学会了各色广式茶点,更进行改良创新,为南华带来了独树一帜的糯米包。
 
1974年,对南华的经营已经了如指掌的邓金和,下决心买下南华,以早茶、点心打出牌子,渐渐闻名于华埠。而最出名的当属中式月饼,华埠的其他茶楼、饼店都来这里订购,甜而不腻的豆沙月饼、细滑绵软的莲蓉月饼,备受华人顾客的喜爱。而随着第二次华裔移民潮的到来,南华茶室也正走入它的黄金时代。

华埠
 
第一次华人移民潮始于1850年代。当时位于北美西岸的加州在淘金潮的刺激下得以迅速开发,而中国南方则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处于内忧外患的动荡不安之中。许多家境困苦、操着台山话和广州话的广东人,为了预付金,签下长期劳动合同,来到美国修建铁路,他们中的许多人把挣来的钱全部寄回家,并不再期望能活着回家。即使是这样的苦日子,也有过不下去的一天。1877年,加州经济转入低迷,当局迁怒华人,南方出现排华浪潮,华裔移民纷纷迁居逃往北方,文化开放的美东大港口纽约成为落脚之地。

埠,本意就是停靠的码头,在曼哈顿岛南端,望得到自由女神像的小角落里,华裔移民聚居而栖,暂得安宁。1882年出台的《排华法案》直到1950年代民权运动开始才被废止。移民法解禁之后,紧接着的,是第二次华人移民潮,大量来自香港、台湾的华人移民涌入纽约。他们逃离了困苦的家乡,却逃进了对家乡的思念,家乡的味道魂系梦牵。当时的华埠涌现出一大批广式早茶餐厅,泡一壶茶,上两件点心,“一盅两件”不仅仅是润喉充饥,更是以解乡愁。至今,纽约华埠的早茶楼里,仍保留着当时传统的由服务员推小车叫卖点心的上餐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如今中国南方的茶楼早已不见。然而,人口暴增为华埠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混乱。最好的时代往往也伴生着最坏的时代。
 
逃离
 
邓炜出生于80年代。如今有着“世界中心”、“大苹果”美誉的纽约,在那个时候,黑帮盛行,犯罪活动猖獗,是名符其实的“烂苹果”,而曼哈顿华埠,被许多当时的故事描绘成“地狱里最黑暗的角落之一”。和其他族裔的移民一样,华裔移民需要抱团来抵抗外来的歧视和欺侮,于是在华埠便有了堂口,有了堂口,便有堂斗,而不断涌入的新移民,更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小帮派。移民家庭往往艰辛,父母双方都忙于工作,对年轻的孩子疏于管教,不少年轻人便被吸纳进帮派,逞凶斗狠,以为可以靠拳头吃饭、说话。小帮派在外围混战,吞并成较大的帮派后,就不断挑战堂口。而因为语言文化的隔阂,纽约警方对华埠无力约束,只能任由各方势力横行、火拼。
 
那时候,走在华埠的街道上,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坐下吃饭或许需要更大的勇气:华埠的不少餐厅、茶楼都成了帮会成员的聚会场所。面对这样的环境,邓炜的父母渐渐生出逃离之心。他们希望给邓炜一个安全良好的成长环境,于是在他出生后不久,全家便迁居皇后区,很少带他回到华埠玩耍,即使邓炜考上了华埠附近的佩斯大学,仍然被告知要专心学业,不能在华埠闲逛。毕业之后,邓炜顺利地找到了金融机构的工作,走进了令人艳羡的世贸大楼。然而如同当年的华裔移民,逃不出家乡味道一样,邓炜也逃不出华埠的“一盅两件”。
 
回归

911事件之后,邓炜决心投入餐馆业,父母并不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但也任由他脱下衬衫,换上T恤,从“白领”变成“蓝领”。起初,他尝试开了快餐店,但并不太成功,不过这次的经历也给了他许多启发,2011年,在叔叔邓金和退休之际,他便提出接手南华。在父亲质疑的目光下,邓炜投入振兴南华的计划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作为华埠历史最悠久的餐馆之一,南华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早茶”、超越了“餐馆”,而成为纽约华裔文化的象征。许多影片在此取景,2016年大都会时尚之夜更选择在这里开中国风情睡衣派对。

邓炜着力打造南华独特的文化形象,同时也尝试在华埠之外的地区开设不同风格的餐厅,将中餐与酒吧、快餐等各种概念交错起来,搭配出不同的味道,也吸引着各族裔的食客。而在新餐馆墙上,邓炜总不忘挂着一幅“南华茶室”的老照片,让所有的食客知道口中的点心来源于那里,那个曾让他和许多华人逃离,却一次又一次吸引着他们回归的地方。

请点击观赏完整视频,和我们一起走进纽约历史最久的中式茶餐厅的故事。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