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电视
iOS
Android
首页 社会 查看内容

张文宏:最终走出疫情靠的是科技

时间: 2022-11-15 21:32| 来源: 观察者网|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信

摘要: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14日下午在上海开幕。在圆桌讨论中,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主持话题讨论,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 ...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14日下午在上海开幕。在圆桌讨论中,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主持话题讨论,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华良,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

张文宏:很多人对未来中国走出疫情有更多期待 

张文宏在主持话题讨论时说,最近随着中国防疫“二十条”的发布,很多人对未来中国走出疫情有更多的期待,“我们内心非常清楚,最终走出疫情看的肯定是科技,但现在生物医药所做的这些贡献是不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支撑?我们相信中国是有能力来支撑我们整个抗疫,走出疫情。”

陈凯先:从仿制为主逐渐向自主创新发展 

陈凯先表示,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走过了从仿制为主逐渐向自主创新发展的过程。

他表示,过去我们国家的新药研发能力薄弱,后来中国实施了推动创新药物研究的重大科技项目,促进新药研发。

他表示,全世界一年研发成功的新药大概有几十个,多的年份七八十个,少的年份三四十个,而目前中国能够达到一年研发二三十个新药的水平,可以说我们在整个国际新药研发中已经达到相当强劲的发展态势。

蒋华良:AI制药不会取代人类制药 

在制药领域,AI(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蒋华良说,AI肯定是今后制药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但它不会取代所有,包括人的经验。

但另一方面,他指出,如果不掌握AI技术,永远做不过人家。

董晨:科学没有边界 

“科学是没有边界的”,董晨在讨论中说。他表示,实际上我们不仅有人类健康共同体,我们还有科学共同体。

他表示,我们的(生物医药)产品不仅是为中国人制造的,也是为世界大众。中国的创新目标不光是为了中国的病人,不光为了解决新冠疫苗等挑战,我们是为了全人类能够走出疫情,“在这些方面,我觉得我们国家还是做了相当大的贡献。” 

高兴

难过
1

感动
1

无聊

愤怒

搞笑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

相关阅读

发表对《张文宏:最终走出疫情靠的是科技》的评论
 
大家都在说
查看全部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 ^_^
热门推荐

图片新闻[更多...]
娱乐图片[更多..]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清除痕迹

©2023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