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资料图 美国中文网综合报道 周三,德国内阁批准中资入股汉堡港其中一个码头,这一决定在总理朔尔茨的推动下通过,曾在执政联盟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抗议。 德国政府六部委就汉堡港口交易达成妥协,批准中国国有航运公司中远集团(Cosco)对物流公司HHLA在汉堡港三个码头之一的股权投资,但最终批准的24.9%低于中远集团和HHLA最初计划的35%.作为少数股东,中远集团将无法对管理层施加正式影响。 据悉,汉堡港有四个集装箱码头,其中三个由HHLA运营。中资希望入股的Tollerort码头在面积上是最小的,但被认为很高效,长期以来一直被中远船舶使用,是亚洲和欧洲之间最重要的海上贸易枢纽之一。 然而,过于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引发的困境改变了许多政客对战略性外国投资的态度。两名政府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德国外交部对这一决定非常不满,甚至在内阁会议上起草了一份记录其反对态度的文件。 文件称,这笔投资“不成比例地扩大了中国对德国和欧洲交通基础设施的战略影响力,以及德国对中国的依赖”。其中指出,“当欧洲交通基础设施的要素受到中国的影响和控制,而中国自己却不允许德国参与中国港口建设时,就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曾任汉堡市长的朔尔茨力排众议推动这一批准。路透社报道指出,此举加剧了德国国内以及欧洲盟友的不满,这些盟友反对中国的投资。朔尔茨将于11月初与商界代表一起访问北京。 针对中远集团将入股德国汉堡港集装箱码头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三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希望有关方面理性看待中德务实合作,停止无端炒作。 (编辑:陈晓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