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3日,临沧市接陕西省宁陕县通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自治县一名外出务工人员在返回山东荣成鲁阳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务工途中,途经陕西省宁陕县时出现身体不适,于当日07:10抢救无效死亡。经宁陕县采样检测,死者田某某汉坦病毒(出血热)核酸检测为阳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另有2名发热人员及其他同行人员已采集标本送检。 通报指出,3月23日凌晨4时许,山东荣成鲁阳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租赁山东威海市龙威客运有限公司大巴车(牌号:鲁K00149,共有2名司机、1名医务人员、30名务工人员),于云南省临沧市孟定镇接务工人员返回山东务工,途经宁陕县时,随车医务人员发现田某某出现不适,拨打120求助电话。 当地120急救中心随即赶到,从高速路服务区将田某某等4人接至县医院急诊科,对田某某进行救治,对2名发热人员和1名陪同人员按照新冠肺炎救治规范流程进行检查。同时,对同车其他29人全部落实就地医学观察措施。 通报称,23日7时许,患者田某某救治无效死亡。经安康市疾控中心对死者及2名发热人员和1名陪同人员首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死者田某某汉坦病毒(出血热)核酸检测为阳性,同乘其他人员的核酸检测正在采集送样。目前,宁陕县已向山东、云南相关市县发出了通报。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可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和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临沧既往无此类病例报告。汉坦病毒主要有五种传播途径:一是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形成气溶胶飘散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类;二是消化道传播,人类进食了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经过口腔或者人的胃肠道黏膜而感染;三是接触性传播,被鼠咬伤或者破损伤口接触了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血液后感染;四是垂直传播,孕妇感染了出血热病毒后经过胎盘感染胎儿;五是通过相关媒介传播。预防控制汉坦病毒(出血热)主要采取“环境治理、灭鼠防鼠、疫苗接种、个人防护”的综合性防制措施,针对个人主要采取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对高危人群可应急接种疫苗。 近5年云南已报告1231例汉坦病毒患者 3月24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党委书记左仕富。他表示,该病为乙类传染病,近5年云南已报告1231例汉坦病毒患者,其中1人死亡。“目前,该病可防可控,不会人传染人,也有疫苗可预防,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据介绍,汉坦病毒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或者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在欧亚大陆较为流行,包括俄罗斯、芬兰、瑞典、中国等都有发现感染该病毒的病例。目前,包括云南在内,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现过感染该病毒的病例。中国已经将该病毒列为法定乙类传染病。 左仕富表示:“截至目前,云南省有16个州(市)78个县(市、区)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其中主要的病例出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三个州市。2015-2019年云南省总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231例,每年均超过200例。其中死亡1例。” 汉坦病毒不会人传染人 左仕富表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广,病死率较高,危害大。主要是由老鼠传播,接触老鼠或者吃了老鼠碰过的食物、呼吸老鼠粪便污染的空气都有可能发病,但人与人之间并不会发生传染。 此外,出血热在前三天跟感冒很相似,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三天以后才会出现典型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三痛”和“三红”。“‘三痛’为: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为:眼红、面红、胸颈红。它跟一般的感冒不一样,一般的感冒是热退病轻,而出血热是热退病重。” 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左仕富强调,要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应做到: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及时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并做到勤洗手;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容器内,并加盖以防鼠污染,千万不要暴露的堆放在一起;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加热56℃超过30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杀灭。因此,吃剩的饭菜必须要进行加热或蒸煮后才可以食用;加强个人防护,防止皮肤破损,如有损伤应立即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不要在草上坐卧。“最有效的方法是去疾控部门接种疫苗。” 记者了解到,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的死亡为率为20%-90%,治愈后肝、肾等脏器功能会有比较严重的损害。此前,沧源县并未发现该病毒。云南已组成专家组赶赴沧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