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电视
iOS
Android
首页 社会 查看内容

“乐观”上升!中国民众面对疫情的“情绪拐点”已出现

时间: 2020-2-11 20:35| 来源: 中国青年报|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信

摘要: 2月8日,他所在的华中师大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武汉市感到“高度恐慌”的民众占比从23%下降到10%,湖北省除武汉外的其他地区,这个数字从21%下降到9%。 ...
一项调查对比两次问卷发现“恐慌”下降,“乐观”上升——

普通民众面对疫情的“情绪拐点”已经出现

“乐观”上升!中国民众面对疫情的“情绪拐点”已出现_图1-1


“乐观”上升!中国民众面对疫情的“情绪拐点”已出现_图1-2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武汉“封城”半个月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宗奎从数字中看到了公众心态的变化。

2月8日,他所在的华中师大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武汉市感到“高度恐慌”的民众占比从23%下降到10%,湖北省除武汉外的其他地区,这个数字从21%下降到9%。与之相比,无论是武汉还是湖北其他地区,对控制疫情感到“比较乐观”和“非常乐观”的民众占比都显著提升,总和达到了50%。这项调查是1月23日武汉采取“封城”措施之后的两周内,该实验室通过两次共计向5600多名普通民众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完成的。

“可以说情绪上一个由恐慌到乐观的拐点已经出现了。”该实验室主任周宗奎告诉记者。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人们的心理受到很大挑战——有人因为担心,每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也有人不断刷新手机,害怕错过任何一条疫情信息。在疫源区武汉,有人听见救护车的声音就害怕。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经验表明,心理援助比救援需要更长的时间。

“封城以后人们有一些情绪波动,像前期的恐慌,到现在的焦虑、压抑,这些是比较自然的,但我们现在至少看见一个很积极的信号。”周宗奎说,“当然情绪本身会有变化,但是我们觉得整体上不会像第一周那样普遍恐慌焦虑。大家不恐慌对社会稳定有很多好处,比如说人们不会抢购,不会有大规模的从众式流动。”

在周宗奎看来,这个积极信号意味着普通民众对一些具体疫情防控举措和信息公开有了精确的感受。“不过也要看到,虽然积极情绪比原来多,但是(表示对疫情控制“非常乐观”的)也没有超过50%,所以现在网上大家能看到的一般的情绪还是比较焦虑和紧张的。”

他强调,这项调查的对象为普通民众,“结论可能无法推广至新冠肺炎相关患者及其家属群体”。

这次调查结果显示,与第一周相比,第二周报告“身边存在认识的人感染肺炎”的民众占比在增加,其中湖北由12%上升至18%,国内其他地区由3%上升至8%。在疫情重点地区内,报告“不清楚身边是否存在认识的人感染肺炎”的民众占比也在增加,其中武汉由约15%增至约21%。疫情重点地区内,感受到生活受到极端影响的民众占比在降低,但是在其它地区,感受到生活受到极端影响的民众占比提升,由第一周的约10%升至第二周的约28%。

“要缓解这种情绪,就要对造成情绪的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回应,信息及时公开。信息模糊容易造成焦虑。”周宗奎说,“与此同时也要做好疏导的工作。如果现在大家能疏导得好,不让一些消极的情绪过度笼罩,那么疫情过后的遗留问题就会少一些。如果现在情绪普遍恐惧、焦虑、压抑,又造成不必要的对立,或是整个社会信心的动摇,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周宗奎所在的实验室,还联合腾讯教育、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推出了一个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平台。他发现,医务人员来求助的比例相对较大,远远高于医务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医生情绪崩溃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男医护人员会嚎啕大哭,说这个事情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

“医生大哭,有的甚至是高声喊叫以后,能稍微平静一下,又恢复正常的工作。所以崩溃不是说完全的失去工作能力了,实际上是通过宣泄来恢复。”周宗奎说。

这个心理援助平台开放于1月31日,当天上午就接待了100多位求助者,超过一半来自武汉。“这些热线有多少人使用可能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社会紧急状态下有这么一个宣泄的渠道,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它起到了社会的治疗作用,它存在本身就是治疗。”

周宗奎团队第二次发放的问卷调查收集完毕后,感染新冠肺炎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去世。这次调查并没有对李文亮医生去世给民众带来的情绪波动进行分析,但是周宗奎感受到了这种情绪。“特别是我们接到李医生周围的一些医护工作者求助。他们现在还战斗在一线,但是他们体会到了悲伤、压抑和压力。对于这些情绪我们应该有正式回应,而不能够只是大家沉浸在悲伤当中,而且还应该提供一些适当的方式和渠道,缓解公众的悲伤情绪。”他说,“就像我们战场上有战友伤亡,我们一定不会置他们于不顾,这也是能让活着的人能够继续战斗下去一个很大的力量来源。”

2月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在此之前,教育部也要求教育系统针对疫情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汇总的数据显示,全国开通了300余条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有些地区还开通了新冠肺炎疫情专线。这个统计还不包括很多民间公益组织开通的热线。

周宗奎说,在前期的应急阶段,很多方面都反应迅速,投入了平时训练有素的队伍。他建议,下一步能把有专业资质的心理援助纳入政府抗击疫情的资源中,统一整合起来使用。

他举例说,目前各地抗击疫情过程中,对隔离这样的硬性措施重视得多,隔离所带来的心理上“抗疫”的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人们足够平稳积极才能够配合,防控措施才会落实有效。“比如说昨天我们专业的群里面在讨论,武汉建方舱医院对一些患者集中收治,这是非常得力的措施。但是在这种群居的、临时的环境中,怎么样做好这些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支持服务工作,怎么样做到尽量不去传染紧张和过度的压抑悲伤,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1

高兴

难过

感动

无聊

愤怒

搞笑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相关阅读

发表对《“乐观”上升!中国民众面对疫情的“情绪拐点”已出现》的评论
 
大家都在说
查看全部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 ^_^
热门推荐

图片新闻[更多...]
娱乐图片[更多..]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清除痕迹

©2022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