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这两项加起来达到4.9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在落实好去年连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今年将有针对性的研究出台结构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蓝佛安表示,提质增效主要是优化财政管理,加强政策协调,提高财政政策的质效。从财政管理来讲,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能,落实落细过紧日子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防治财政资金跑冒滴漏。从政策协同来看,加强统筹协调,放大组合效应,统筹运用税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等政策工具,加强以货币、就业、产业等其他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打好组合拳,避免单打一,推动政策同频共振。 蓝佛安谈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 蓝佛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落实,勤俭办一切事业。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当然,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 近年来,财政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民生保障的力度。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同期财政民生支出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 二是合力安排中央部门的支出,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在切实保障部门履职的基础上,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2020年-2022年,中央部门支出连续负增长,2023年也只略增了0.8%,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支持地方保障民生,促进发展。2019年-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从7.44万亿元增加到10.29万亿元,首次超过10万亿元,增长了38%。 三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实施,比如2018-2023年,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8327亿元增长到10823亿元,增长了30%。2024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继续加力,增幅达到10%,更好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进一步凸显了这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谈今年促消费两个重点 王文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促消费要做两个重点,一是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者以旧换新,二是提振服务消费。 首先,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面,王文涛表示,中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潜在更新的需求进入集中释放期。 比如说用国3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统计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从家电来说,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按标准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 王文涛表示,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巩固回升向好的有利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支撑。其同时强调,以旧换新要建立在消费者的自愿基础上。 对这一项工作,王文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上作出了重要部署,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方案,我们要将这个工作方案抓好落实,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第二,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王文涛表示,中国的服务消费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物商品消费相对应进入了一个平缓期。2013年-2023年期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比从39.7%提升到45.2%,提高了5.5%,未来一段时期,服务消费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王文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三个方面来推服务消费的工作:一是加强统筹,构建1+N的工作体系,所谓的1是统筹制定综合性的文件,明确未来一段时期扩大服务消费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所谓的N是围绕若干不同的领域,从行业促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出台N个政策文件和具体举措。 二是扩大服务领域的开放,丰富服务消费的供给。我们觉得可以通过扩大开放提升供给从而扩大服务消费。推动电新、医疗等服务业的市场准入,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扩大服务供给。 三是要搭建一些平台载体,创新服务消费的一些场景,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会系列活动,促进商、旅、文、体、健等业态更好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的需求。 央行行长潘功胜: 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 潘功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是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要发挥政策的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他表示,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去年人民银行两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每一次下调0.25个百分点,在今年的2月5日,我们又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一次性释放长期性的流动性是1万亿元。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的空间。我们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实现了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目标相匹配。 潘功胜: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潘功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价格上,我们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3年,我们两次降息,并且降低了存量按揭贷款利率,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五年期以上的贷款报价利率是个人按揭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基准,这些将有利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投资和消费。 潘功胜表示,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的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在结构上,潘功胜表示,将更加注重提升效能,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 他表示,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接力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的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潘功胜谈人民币汇率 潘功胜在谈及人民币汇率时表示,将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采取了一系列宏观审慎的措施,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今年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有望转向,美元指数的动能减弱。 他表示,国内外货币政策周期差处于收敛,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回升向好,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使用汇率避险工具,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到2月份,中国所有的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货物贸易占比30%。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客观上有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动的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证监会主席吴清“首秀”: 要严打造假欺诈,严打操纵市场 吴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到这个岗位还没有满月,还是菜鸟级,目前主要是边学边干,以学为主。一方面,积极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工作的决策部署,抓紧推进落实,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向市场各方面学习。海量的信息我现在正在梳理,还在学的过程当中。 吴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我们这样一个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市场里面,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任务,可以说没有之一,这也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 吴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严监严管,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实现监管的全覆盖,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我们要认真对标对表,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各个环节、各个主体,全面检视并且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我们还将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重大违法行为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要严打造假欺诈,严打操纵市场,严打内幕交易。 吴清说,在队伍管理上,也将刀刃向内,严抓严管,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硬,打造一支监管铁军。 吴清:严打技术性离婚等 吴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监管要加强,上市公司监管要加强,突出抓三件事,一是防假打假,证监会目前和相关执法部门共同构建综合城防体系,严肃整治、严厉打击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减持,最近大家讨论比较热烈的,有一些技术性的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等绕道违规减持要进一步堵塞相关的制度漏洞,对大股东、实控人违规违法减持严厉打击、依法打击。 吴清: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 吴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大家最近可能从新闻上看到,这一段时间证监会和各地政府都一起在走访上市公司,帮助上市公司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的事情,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证监会的首要职责还是做好监管,全链条地进行各个环节的监管,与各方面一起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促使上市公司能够进一步完善治理,信息进一步透明,更加专注主业,更加优化资源配置,更加稳健经营,更好回报投资者。从监管上来说,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做好入口的监管,二是做好出口的监管,三是做好持续的监管,四是责任的落实。 吴清说道,首先是严把入口,企业IPO上市绝对不能以圈钱作为目的,更不能允许造假、欺诈上市,所以注册审核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督促发行人能够真实、准确、完整的披露他的信息,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的门外。 “目前证监会对在审的这些企业进行抽样和现场检查,交易所也进行现场督察,但是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察的覆盖面还非常有限,下一步我们要成倍的,大幅的增加现场检查的覆盖面,对发现违法违规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申报就要担责,以此倒逼发行人进一步提高他的申报质量,也倒逼中介机构能够履行好专业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勤勉尽责。”吴清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