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楼区域主要体现博物馆基本功能,由藏品库房、文物修复、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等区域组成。根据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合理设置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及临时展览,并结合社教功能设置儿童展厅、科普展厅。同时结合博物馆业务需求,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设置了培训、文创、文化交流等配套服务功能。另外,为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让观众增强对博物馆、文物的理解,结合博物馆文物保护及修复的职能,设置对观众开放的文保展示区,进一步丰富了观众参观体验。 北京城市图书馆: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副中心运河畔,一座方正通透的建筑拔地而起,吸引着来往行人的注意。经过三年的建设,北京城市图书馆即将在年底与公众正式见面,这座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将为市民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北京城市图书馆。 北京城市图书馆以“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为设计理念,森林书苑为爱书之人创造出一处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步入图书馆,目光即刻会被自然闲适的山间阅览区吸引。图书馆大厅内,两座三层高的书山耸立,书籍与坐席依山而布,邀请爱书之人漫步闲庭。身处京华雅地,图书馆里多处用到了银杏的意象,天花采用了银杏叶片堆叠的造型,馆内的144根立柱宛如银杏树干。登高可望远,倚树可驻足,山间树下的森林书苑为都市增添一份质朴的野趣。 北京城市图书馆内设有全国图书馆行业首个非遗主题的文献馆,在这里,图书馆员以北京胡同为切入点,用非遗展品、文献史料和多媒体技术打造了一场北京胡同里的非遗文化之旅,读者不仅能在光电技术中沉浸式感受古都风貌,了解旧时北京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赏玩游艺,还有机会近距离观赏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 在少年儿童馆,除了专业阅读指导、特色阅读活动、多彩展览展示等传统图书馆服务,孩子们还能通过智慧展陈、4D观影等高科技设备设施进行沉浸阅读、深度学习、交流创作,在智慧赋能、云端互联的现代化图书馆中领略奇妙的阅读体验。 元宇宙体验区利用数字资源、数字资产与智慧数据构建可视化数据景观,构筑元宇宙的线下体验场景。文化交流区不仅设有报告厅、文化沙龙、文化访谈等多个交流空间,还打造了具美术馆特征的展厅,常年展出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收获的不仅是海量资源与舒适空间,更是文化蕴于万物的生活方式。 设计中,北京城市图书馆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孩子们好动,成年人喜静,远道而来的游客想“打卡”,备考党们想高效学习。于是,少年儿童馆的布局在安全的前提下加了几分童趣,活动的地方从阅读桌前扩展到舞台上、影院里、建筑外,北京城市图书馆设有国内最大的少儿户外阅读空间,让孩子们在阅读之余肆意奔跑,放飞身心。山间阅览区也丰富了坐席选择,阶梯区域风景上佳,方便随行随阅,平台区域地势开阔,座位选择更多,此外还设有静音区和静音舱,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要。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获得更佳的游览体验,团队还特地邀请专业摄影师实地踏勘,用专业的“构图眼”找出宝藏打卡点,结合空间布局生成4条时长不同的官方打卡路线。 北京城市图书馆内部。 图书馆的温度还体现在不断优化的读者体验。艺术文献馆设置了黑胶殿堂区,亲手播一张黑胶唱片,在复古的旋律中感受时光。古籍文献馆设置了修复体验区,拿起专业工具,跟随老师共同感受修复技艺。潞云筑是集阅读、交流、简餐咖啡、图书文创售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空间,这里还提供24小时阅读服务,凭身份证件即可自助进出。馆内还分散设置了诸多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均由极富影响力的艺术家倾力打造,在步入建筑的那一刻便能感受这座城市空间的美学气息。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图书馆碰撞出新型智慧服务,手机可一键完成座位、文献、活动等各类型资源的预约,智慧桌面的终端设备能实现照明控制、适老呼叫、书籍推荐、指尖查词等功能,大数据技术还能结合以往的阅读习惯生成个人专属的阅读服务。总之,一切都为了读懂读者、服务读者。北京城市图书馆以读者的感受为先,塑造文化服务的新体验。 据悉,北京城市图书馆设坐席2400个,藏书能力达800万册,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除了视野可及的开架图书,还有710万册库本图书藏于地下书库。北京城市图书馆拥有国内最大的机械书库,建设面积约3000平米,深达16米,配有自动分拣机、智能送书机器人等设备,能实现图书的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读者通过智能桌面或手机完成库本图书的检索和借阅后,只需15分钟,书库就能在数百万册图书中完成拣选,将指定文献送至读者手中。 北京艺术中心:“文化粮仓” 北京艺术中心设计理念源自通州运河沿岸的古粮仓,被称为“文化粮仓”。其地理位置优越且独特,坐落在有着千年运河之称的京杭大运河北岸,承载着厚重的人文传承与恢弘的历史回忆;也坐落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一隅,为户外音乐节、沉浸式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创新与探索提供了天然条件,开辟了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空间。 北京艺术中心 北京艺术中心项目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包括1800座的歌剧厅、1600座的音乐厅、1000座的戏剧厅、500座的多功能厅及850座的室外剧场,总座位数约5750个。未来,剧院项目将由国家大剧院运营,其舞台尺寸同现国家大剧院完全一致,可以实现将大剧院演出剧目在本项目无缝衔接、同步上演。 2019年,明确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由国家大剧院运营管理,与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共同构成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的新发展格局。2019年10月,北京艺术中心开工建设。 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共同构成城市副中心的三大文化建筑,将弥补城市副中心在文化设施建设上的不足,为副中心的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内部。 据悉,截至目前,三大建筑项目主体结构及外立面装修工程已全面完工,室内机电工程已完成95%,室内装修工程已完成90%,室外市政及景观工程已完成80%,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5%,已进入工程全面收尾阶段。今后,这里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