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周俊杰算是下苇甸水电站里的“老人”了。在这座三面环山的电站里工作了三十余年,他第一次经历连续下这么长时间的雨,第一次看到厂区外的那条干沟涨水,暴雨引发的山洪迅速填满干沟后冲进厂区,冲垮厂区围墙,涌入厂房淹没一层。 站在三楼的窗户前,周俊杰目睹着这一幕,内心百感交集——下苇甸水电站从1975年建站至今,设备一直安全运行,没想到因为一场暴雨洪水全给淹了。 “真的很心痛!”8月3日,永定河流域(北京)企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水电分公司下苇甸水电站站长周俊杰,穿着还没来得及换下来的工装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门头沟成为受暴雨侵袭最严重的地区之一。7月31日上午11时许,下苇甸水电站和上游的落坡岭水库共14人因暴雨洪水与外界失联,进入官方通报的失联名单。到8月1日晚上8点最后1名工作人员与外界取得联系,他们经历了33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时刻。 8月1日下午5点许,周俊杰用上级公司送来的卫星电话与家人报平安,听到电话那头他爱人说的那句“这下放心了”后,他跟同事一起又投入到灾后清淤的工作中。 雨一直下 下苇甸水电站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下苇甸村,永定河山峡段的出口附近。这里是山区水流汇水处,离门头沟水闸不远。站在电站高处,蜿蜒曲折的永定河尽收眼底,四周的群山叠嶂起伏。 7月28日,下苇甸水电站收到这次降雨的预警通知,值班人员早早就把防汛物资准备好,防汛挡板插进挡板槽里,还堆了一排防水沙袋。 7月29日,降雨如期而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市水务局升级发布防洪排涝Ⅰ级应急响应。 据周俊杰回忆,29日那天先是下起小雨,一直下到30日,小雨转大雨,雨一在直下就没停过。 上游来水增加,31日上午10时许,电站外从来没见过水的干沟里突然涨水,洪水通过防汛挡板的缝隙溢流进厂区,周俊杰组织大家用墩布往外扫水,一边扫一边眼见着洪水漫过1.4米的挡板流了进来。 “挡不住了,撤吧!”周俊杰向大家喊道。 7月31日10:00左右雨量较小时,下苇甸电站运行人员巡回检查发现厂房一侧路面存留一定雨水,山上有冲下来的石头、树枝等阻挡排水,值守人员及时清除垃圾,确保排水畅通。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受台风“杜苏芮”减弱低压环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7月28日以来,海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北京市气象台数据显示,7月29日20时至8月1日15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268.2毫米,门头沟区平均481毫米,门头沟高山玫瑰园站累计雨量达730.5毫米。水利部7月31日发布汛情通报,海河流域永定河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也是永定河首次达到编号标准洪水。 受暴雨侵袭最严重的门头沟区诱发山洪。据门头沟区政府7月31日发布的消息,包括王平镇,妙峰山镇在内,沿永定河河道向上游的深山区通讯全部中断,处于失联状态。 下苇甸水电站当天有9名值班人员,听到周俊杰喊“撤”,大家一人抱起一摞电站运行日记就往厂房三楼跑。 撤的时候洪水才没过脚踝,周俊杰眼看着洪水不到半个小时就淹没了厂房一层,三位同事的车淹没了,周俊杰的车也被洪水冲进了厂房里。 “哗哗……”“嘎吱嘎吱……”洪水不断冲刷,发出响声。突然,山洪冲进来,厂房的大门倒了,院子里的围墙也被冲垮。 “我在这座电站待了30多年,没听过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周俊杰有些激动,他说,当时站在窗前,他能看到山洪所到之处树木、电线杆全部倾倒,前方村子里有老乡的房顶也被冲走了。 不眠之夜 “大家表面装着坚强,我们当时还开玩笑说,这要是万一被洪水冲走了,大家都互相录个视频留一段话吧。”下苇甸水电站运行班主值班员白静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后来又想被水冲走的话手机也冲没了,还是让手机省点电吧。” 白静是电站里唯一一位女同志,7月31日没有班车,她和同事高星月一起坐着890路公交车上山后,就开始接替前两位一天一夜没睡的同事轮值发电。刚下夜班的成向阳和陈曦丝毫没有犹豫,主动要求留下来,与大家一起保障电站安全。 水位涨的太快,上午11时许,白静接到指令准备让发电机停机,但发电机组高负荷运行,导叶一直关不上。“我们一方面想多发会儿电,帮大坝减轻泄洪压力,另一方面看到洪水进来后,又必须马上停机,如果发电机不能安全停机,会造成短路,很危险。”白静说。 让发电机停机的操作过程仅仅几分钟,但却令白静异常紧张。这种场面,他们曾经预演过,但从来没有实战过。回想起整个操作过程,她依然心有余悸:“现在想想真的后怕。” 那天晚上,白静一宿没睡,她听着外面洪水中树木碰撞的声音,“砰!砰!”像汽车相撞。她时不时拿起手电筒照着窗户外面看,她说洪水的咆哮声像她曾经去虎跳峡旅游时听到的一样。 “过后真的很害怕!”白静反复说,那天夜里,她一直在纠结要不要从三楼转移到房顶上呆着,“那里或许会更安全些。” 保护闸门 38岁的赵杨是下苇甸电站安全培训员,他值班的地点在下苇甸电站上游直线距离约9公里的落坡岭大坝。 7月30日,落坡岭水库水位上涨了2.24米,7月31日上午8时水位达到201.80米,超出汛限水位1.20米。赵杨要根据超汛限水位情况,实时调整落坡岭水库闸门进行泄洪。 山洪暴发期间落坡岭大坝值班室顶拍摄的景象。 与外界失联之前,他正在调整闸门。因为暴雨引发的山洪,把大量垃圾冲刷到坝前,大树、铁罐子等垃圾不停的冲撞着闸门,为了保障闸门安全,闸门必须抬到1.8米以上。 7月31日上午10时40分通讯电路全部中断,赵杨跟外界失联。他和同事跑到大坝旁边的屋子里准备启用备用的柴油发电机拉动闸门。发电机刚刚打开,他听到屋外的声音不对劲,“我们赶紧撤,瞬间泥石流就从屋后冲进来了,一个大石头砸坏了发电机。” 没有了发电设备,赵杨只好又回到大坝上开始手动摇闸门。站在暴雨里,雨衣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他和同事加上2名保安人员共7人,一边手动摇闸门,一边听到大量垃圾撞击闸门的声响,以及水库两边的山体滑坡发出的轰轰声。 落坡岭大坝排沙底孔闸门缺失后,值守人员手摇落坡岭大坝闸门。 “我当时就想着赶紧摇,摇完赶紧撤。”赵杨说,7个人站在暴雨里手动摇动闸门摇了40多分钟,身为退伍军人的他感觉到身体已经达到极限了。12个闸门,他们把其中10个闸门摇到了1.8米的高度,至少保证了这些闸门是安全的。 摇完闸门,赵杨和同事撤到了坝下的安全点。下午四点多,水位有所下降,他又返回大坝巡视。直到晚上8点多,他在值班室里看到远处有人晃手电,知道有人来找他们了。 恢复联系 下苇甸电站厂房三楼属于高处,水与食物均充足,但仍与外界失联。反复尝试与外界联系无果后,周俊杰及永定河山峡段项目负责人刘振华等人集体商议,决定由刘振华等5人结伴步行外出寻求支援,周俊杰带领剩余人员继续留守电站。 8月2日,公司应急小组成员徒步3.5公里前往落坡岭水库送通讯塔台、食物、饮用水等物资,送完物资后针对现场设施进行了勘查,后徒步2.5公里穿越丰沙线返回。 “当时雨下得小了,我对路也比较熟悉,想着赶紧出去给公司和家人报个信。” 刘振华说。 8月1日10时许,刘振华一行顺着109国道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野溪,遇到了公司前来救援接应的车辆。13点50分左右,5人安全抵达北京运营公司。 “出去我就给我姐打电话,她都说不出话来了,因为我姐知道我是去山峡段参加防汛任务,一直非常担心”,刘振华说,“后来通过新闻才知道,实际上当时包括门头沟王平镇、妙峰山镇在内,沿永定河河道向上游的深山区通讯已经全部中断,北京市政府包括区政府以及应急、消防、电力等多支力量都在全力开展抢险和救援。” 拿到通讯电话,周俊杰跟家人通话报了平安。当晚20时40分,周俊杰和同事王爽两人挂着安全绳、背着卫星电话、拿着手电筒,冒雨通过丰沙线铁道徒步至落坡岭大坝与赵杨等人汇合,并第一时间通过卫星电话报告了大坝情况:落坡岭水库5名值守员工、2名保安均安全,除2号、8号闸门被冲走以及两路电源、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遭破坏,其他闸门均正常,过流流量约每秒700至800立方米,值守人员生活物资能满足短时生活需求。 8月2日16点左右,下苇甸电站、落坡岭大坝值守人员被接回北京运营公司。 当日,北京市应急局对外发布消息:此前公布的强降雨失联人员中,有14名人员已经取得联系,确认都安全。这些人员为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员工,都在门头沟下苇甸电站工作,其中5名已经安全返回公司,9人选择继续留守电站。 周俊杰选择继续留下,他和同事一起清理洪水退去留下的淤泥,为村里的老乡清出一条出行的路。 周俊杰感慨道:“我的老家在天津,1976年我经历过洪水,家里房子塌过,那是我唯一一次大洪水的记忆,这次抢险时我没害怕过,但洪水终于退去后,我又感到后怕。想到当时生命可能都保不住,真的感觉到害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