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顾绍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992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诗情画意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是传统“精英”文化凸现 ...

热度 2已有 1878 次阅读2016-2-16 05:31 |个人分类:顾绍骅艺术观点与作品|系统分类:杂谈| 顾绍骅, 诗情画意 分享到微信

​    诗情画意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是传统“精英”文化凸现


     与书法、篆刻乃至诗词艺术的紧密结合,也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

     中国画着重在“形而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的表现之一,追求精神上的东西;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体现了中国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天人合一”的观念。如果缺乏这些文化底蕴,中国画就沦为技法的奴隶了;艺术家与工匠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思想、有文化底蕴。潘天寿指出:科学固然是对的,但绝对科学却不是艺术,而成自然主义,成了照相了。从根本上来讲,艺术家仍然要凭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情感来作画,不作造化的奴隶,而要造化在心,变化在手,能察自然变化之神奇,有化天地万物之手段。潘天寿与林风眠关于中西绘画关系之争“介绍西洋美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是杭州艺专的办学宗旨,也是林风眠践行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等理想的教育举措。我觉得至今仍然是中国画发展理念之一,并且,始终认为《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走向辉煌的标志》;是因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无不是文化的产物,诗情画意是根植于中国人骨质里的文化情节:遥想当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的王右丞、王摩诘;风流倜傥、江南才子,“三笑姻缘”唐子畏;不媚权势、放荡不羁,笑骂当官的“个个草包”的徐青藤;诗书画三绝,清朝“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到现代诗书画大家陆俨少,无一不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人物;

诗书画印的完美已成为民族血脉,这需要向真正有民族责任感和民族文化危机感的人谈论,绘画得力于文化的内涵,他的艺术魅力就被大大的扩充了。远不是昔日师徒相传的工笔重彩所能比拟。单纯地把中国画当成一种技术来评价,从而使中国画丧失了它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画核心价值是文化价值的最终体现。绘画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升华了绘画的表现。审美属性使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和鉴藏,都是基于超乎功利的精神领域的,同时,这种超乎功利的创作和鉴藏方式也在不断地纯化着中国画的独特文化价值。中国画是文化人的事情,不是任何会画画的中国人都能成为中国画画家的。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画,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底蕴和民族心理等因素造就了它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体系。如今,中国画实现了历史的跨越,由旧式的古典艺术演进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形态。这是一个不会中止的过程。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的画家们会更加注重中国画的审美价值,把美的外在与美的内涵结合起来,让古老而又焕发着生命力的中国画放射出迷人的光芒。这些都证明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具有“诗、书、画”等中国民族文化特征,这是中国画的根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



附:


没骨圣手---恽寿平作品欣赏
2016-02-05 

恽寿平简介:恽寿平,生于1655年,卒于1690年,清初书画家。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宇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晚居城东,号东园客,草衣生,迁白云渡,又号白云外史。家贫,生而敏慧,能诗,精行楷书,善山水,尤擅花鸟。后人把他与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吴历合称“清六家”,或称“四王吴恽”。传世作品有《落花游鱼图》、《画山水图》、《灵岩图》和《牡丹图》等。



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父恽日初为复社要人。寿平八岁能咏莲,少年遭遇战乱,随父参加抗清运动,兵败后与父失散,被总督陈锦之妻收留。


陈锦遇刺身亡,寿平扶灵北归时,在灵隐寺与父相遇,留寺为僧,后回乡与家人团聚

他初工山水,笔墨秀峭,后与王翚交往,多作花卉,重视写生,往往用水墨淡彩,清润明丽,自成一格,有“恽派”之称。


人称其笔有仙气,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齐名,为“清初六大家”之一。生前视钱如无物,晚年贫病交迫,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好友王翚出资安葬。


恽寿平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他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


“没骨”写生花卉画法,作为中国花鸟传统画法之一,湮没了几百年。恽寿平大胆进行挖掘,“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宗,一洗时习,独开生面”。


他创造性地恢复和发扬了“没骨”写生花卉的传统,给花鸟画坛注入了新的生机,使得“勾花点叶”派末流为之一扫,赢得了众多的追随者。


“没骨”技法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朝杨升用“没骨法”画山水,称为“没骨山水”。北宋徐崇嗣用“没骨法”画花卉,他是“没骨花”的创始人。


恽寿平,工诗、书、画,时称“三绝”。最初着笔山水画的恽寿平,师法王蒙,后与王翚结交, 却因不甘“第二”而改攻花鸟画,终成一代名家。


北宋徐崇嗣之“没骨法”对其花鸟画影响极大,加之恽寿平自我的潜心钻研,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独特风格:融合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笔法,兼工带写,笔触灵动,色彩明丽,以清秀、柔丽代替了浓艳富丽的画风特点。


恽寿平在其《画跋》中说:“没骨牡丹,起于徐崇嗣,数百年其法无传。余为古人重开生面,欲使后人知所崇尚也。”


他创造性地发展了“没骨法”,这一画法的产生,引起宫廷贵族、朝野名流的竞相仿效,在常州一带甚是风行,开创了“没骨写生花卉”一派,即“常州画派”。



“没骨法”是“不用勾勒,则染色无所依傍”之法。恽寿平用色,既不是传统的写意平涂,也不是单纯地色彩渲染,而是对色、水、粉、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将成熟的山水画技法、写意花鸟画技法运用到“没骨法”花卉写生上来,以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曲尽造物之妙”的效果。


“没骨画”最高妙的地方就在于如何用水,这一点使恽寿平极大地发展了“没骨画”技法。他根据花卉的特性、生长季节和时间变化,恰当地采用水晕的表现手法,从湿润到枯竭,将花卉的生长变化巧妙又恰到好处地描绘在画面中。


不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他的水晕方法使色与水交替晕染,浑然天成。水本无色,而在他的笔下,水能变成无数种颜色。恽寿平在题画中说:“得笔法易,得墨法难;得墨法易,得水法难”,其花卉写生正是在这个最难点上取得了突破。


恽寿平的花卉画,还追求“笔不到处”的无色之色。以水、色、粉的运用显现飞白,在一花一叶中留下许多空白,取得“无色之色”的效果。


在他传世的《国香春霁图》中,画的是五朵红牡丹。红色只染在花瓣与花瓣之间的交联处,其余全用白色,但看上去仍是粉红色的花朵,无色显有色的技法,使花朵色彩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虚实相生,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表现手法。




《图画见闻志》说:“(徐崇嗣)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没骨”技法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朝杨升用“没骨法”画山水,称为“没骨山水”。


北宋徐崇嗣用“没骨法”画花卉,他是“没骨花”的创始人。





原贴地址:http://www.gushaohu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793&page=1&extra=#pid84404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Lmd 2016-2-29 05:58
顾绍骅: 谢谢您!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感谢!
没有诗情画意的作品是流水账。
回复 顾绍骅 2016-2-29 04:44
Lmd: 恭贺新禧
拜年
谢谢您!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Lmd 2016-2-17 04:40
恭贺新禧
拜年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