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紛爭的根源——無契約制度》
已有 2445 次阅读2016-4-22 05:29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認為:中國歷史從秦始皇到清王朝不是封建社會,並引用《大英百科全書》,稱狹義的封建主義(Feudalism)釋義只不過是封君(Lords)和封臣(Vas~sals)之間的契約關係。根據這種解釋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歷史就一直只是奴隸社會時期——這兩千多年的歷史,儘管不斷的改朝換代,但均是奴隸主(皇帝)與奴僕(皇帝以外的臣和民)共存的時代。這裡非常關鍵的是,西方中世紀就走入契約社會——《封建主義》,而中國的知識分子卻一直沉侵在君君、臣臣的奴隸文化之中。尤其到了《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們仍然把中國的極權奴隸社會誤解成西方的封建社會,進而忽略中國幾千年紛爭的根源——無契約制度(這裡必須清楚一點:契約是雙方認可的約定)。並且盲目地引進“德”先生和“賽”小姐,在普遍無契約的土壤,這只能是空中閣樓。於是知識分子們反而把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鬥爭論和歷史唯物主義看成了法寶,引進了中國,再次把中國拖入了忽視社會契約的爭鬥與極權的紛爭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