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作家灿若星河,我最热爱的文化大师按年龄排位便是鲁迅、胡适与林语堂三位。鲁迅的杂文犹如一支支闪闪发光的匕首和投枪,掷向黑暗的堡垒,刺入黑暗的心脏。胡适的思想代表着中国未来自由的方向。读文笔刻薄的鲁迅很累,读“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确如手捧一杯暖茶“可清心也”,胡适的文风介于二者之间,恰到好处。(文/江淳)
倘若有可能,我愿生在民国;倘若没可能,我愿祭奠民国“为民请命”的先哲们。今天,胡适先生诞辰127周年。那个从安徽绩溪走到上海的少年改变了中国。
胡适与鲁迅一样都是现代划时代的人物,如果说鲁迅以深刻与批判著称,那么胡适则以友善与灼见见长。胡适与鲁迅都对中国发展的方向有过预判,但胡适显然比鲁迅看的准并长远。
对待苏联“十月革命(政变)”,民国学者包括鲁迅、陈独秀与胡适等最初都是持敬仰的态度。蒋介石考察苏联后有所悔悟,诗人徐志摩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
我家小区外马路上每天都有洒水车定时洒水,车上播的音乐就是胡适的诗歌《希望》配乐并改名的歌曲《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几十年海峡两岸分离,历史和民众不曾忘却这位具备君子人格的胡适先生;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胡适就是一枝根植徽州、终老台北的被两岸敬仰的“兰花”。自由的兰花必将开遍台湾与大陆。
当年胡适海外学成归来,也带着一株自由主义的“兰花草”,他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把它带回来,种到中国的土地上,小心地呵护,殷切地期待它开出花来——何止是“一日望三回”啊!我想,正因为胡适有这种焦急的心情,当他看见这株迟迟不开的兰花,才一下子触景生情,萌发诗兴。给它取命为《希望》,也许是希望自由主义思想早日开遍中国吧。
关于胡适的人格,蒋中正给胡适先生的挽联中写到:“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中国十大诗人之一, 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又称文学革命,曾与当时众多学者提议废除汉字,汉字拉丁化。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我1970年代开始读小学到1980年高中毕业,对胡适了解不足鲁迅的百分之一。那时能读到的书少的可怜,教科书中除了文言文、鲁迅散文与杂文,以及少数作家的作品,胡适的文章一篇都没有。直至网络时代才裂开了胡适思想的光辉。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大陆发起的“批判胡适”运动反而成就了一代宗师的文化地位,让更多的识字者了解历史真相。
苏州大学教授尤小立说:上世纪50年代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至今已一个甲子了,参与批胡运动的学者成分复杂,但他们都很少再提及这个现在看来颇为荒唐的事件。有些胡适提携过的后进,以直接的方式检讨自身,像《红楼梦》研究家周汝昌先生的著作《我与胡适先生》,多少展现了那个荒唐事件的荒诞面。以婉转的方式表达忏悔的,还有“毕竟是书生”的魏晋南北朝史专家周一良。他在一篇题为《追忆胡适之先生》的文章中,重提往事,以比照昔日的妄生穿凿。而历史学家赵俪生则是重写论文,检讨前论,希望通过学术的方式还胡适一个清白。(南方都市报)
如果说《红楼梦》还可以被世人阅读多年,胡适的思想还值得探讨一百年。胡适师从美国“实验主义”大师约翰·杜威,他的文章,富有实验主义的精神,很有建设性。研究胡适目前仍有“禁区”。
胡适的自由主义,不仅仅在于人要争取自己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法律上的平等,胡适或许更看重容忍对于社会自由的重要性。真正自由的社会是有包容性的社会,这个社会可以让不同政见不同观点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个社会可以让不同党派的人来担任重要的职务,这个社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政治理想,这个社会也允许你是无神论者,当然也允许你有宗教信仰。这个社会处处是自由的人,正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容忍。(胡适思想对近代历史的影响及贡献)
关于胡适的趣味往事与评论文章太多,不能一一叙述,只能点到为止。
当年林语堂留学美国,生活拮据写信给北大的校长胡适求助。1919年夏天,当时正在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任教的林语堂准备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他在清华只申请到“半个奖学金”,即全额资助的一半——40美元。听说此事后,胡适主动对林语堂说:如果你回国后到北大教书,我们每月可以补助你40美金。不过,这只是胡适口头的承诺,双方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得到胡适的承诺,林语堂非常高兴,不久,就乘轮船去了美国。然而,林语堂的运气实在不佳,在船上,他的夫人廖翠凤就患了急性盲肠炎,到达美国后不得不动手术。在美国开刀住院得花许多钱,他们所带的那点盘缠根本对付不了。林语堂只好给胡适拍了一个电报,请求帮助。很快,胡适就寄来了500美金支票。
读完哈佛的课程,林语堂夫妇又到法国教华工识字,工作了一年,然后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当时,清华那半个奖学金停发,林语堂在法国挣的钱也快用完,他再次拍电报给胡适,希望北京大学寄点钱来。不久,胡适又寄来了1000美金。
1923年,林语堂通过了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的考试,回到祖国,他受聘为北大英文系教授。进北大,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胡适,但此时胡适已请假南下养病。于是他找到北大代校长蒋梦麟。林语堂真诚地感谢北大这些年对他的帮助,蒋梦麟大吃一惊,他告诉林语堂:北大根本就没有类似的资助计划。林语堂终于明白:胡适是用个人的钱资助自己。
胡适没有在任何场合张扬过这件事,连在日记里都没有写过,晚年的林语堂却执意予以披露。林语堂说:这件事,已经深藏在我和我太太的心中40多年,虽然那笔钱,我们慢慢地还上了,但是,我们永远记得胡先生对朋友的这份“无声援助”。
1961年2月,李敖从军中退伍,回到台北,担任姚从吾先生的助理,月薪1000元台币。由于台湾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成立不久,一切还没有走上轨道,常常拖欠助理人员的工资。于是李敖写信给胡适,向他抗议。
没几天。他就收到胡适的回信,信中说:“现在送上一千元的支票一张,是给你‘赎当’救急的”,李敖后来说:“我收到胡适的信和一千元后,非常高兴,也很感动,很感激他的照顾。”
胡适逝世后,网传现金只剩区区135美元,不含遗嘱中的不动产。
抗日战争中胡适曾临危受命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为抗战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功勋。一篇文章说:是胡适大使殚诚毕虑敦促美国罗斯福总统向日寇宣战,中国才最终和盟国一起赢得二战的胜利。胡适先生没有官瘾,在中国太难能可贵,做自己最合适的事业,急流勇退不计得失,堪称国人之楷模。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有一句极为出名的流行语。就是“我的朋友胡适之”。当时,“上至总统、主席,下至企台、司厨、走卒、担菜、卖浆……行列之中都有胡适之的朋友”。作为一个学者,他身处“文人相轻”的环境,但他却能以自己巨大的人格魅力凝聚起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
1917年1月26岁的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炮打响,其后陈独秀高张“文学革命”大旗,由此二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堪称开路的先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之父”。
胡适的友善与和蔼众人皆知,年轻的胡适常与一些学者笔战,对于一些攻讦胡适淡然处之不予回复。彰显君子的包容风度。
作为中国自由思想的倡导者,胡适曾强调:宽容比自由更重要。鲁迅有过一句特别有名的话,叫“我一个也不宽恕”。胡适刚好相反,他对于各色的人物,始终保持着一份宽容的心态。胡适去台湾之后,昔年好友相继反目,对胡适展开批判,胡适却一点也不怪他们,反而设身处地为这些好友辩解,说他们有自己的苦衷,他们没有不说话的自由。
胡适的思想历史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叙述,最后让胡适的名言来激励青壮年:现在有人告诉你“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胡适不是完人。胡适不朽,不朽的胡适,127周年华诞谨记。期待有一天自由的“兰花”将开满华夏大地。绩溪名人辈出,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