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韩寒当以才华自辩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刘远举
方韩大战,从笔战到诉讼,从网络到现实,引来围观无数,也引来争论无数。只有撇开其中纠结的细节,抓住事情的主要脉络,才能直抵此次大战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本质。
存疑者要什么?
在纷繁的考据、笔战之中,暗含了从低到高三个层次的质疑:代笔、才识、才思。对《三重门》、《求医》等文章是否代笔的质疑的本质,是对韩寒才识和才思的质疑。才识,指知识、素材、阅读、创作经验的积累;才思,指敏捷的思维、迅速的反应、绝妙的比喻、幽默的文字等,这通常也是一个人能被称为天才的原因。
事实上,对于作家,要自证才华,证明自己写过这样的文章,并不困难。怀才就如怀孕,孕育十月想让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难的。更何况,天才本来就是一个咄咄逼人,锋芒毕露的词汇。而且,更重要的是,作家在创作过程经历的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沉淀、灵感的愉悦、枯竭的痛苦、代入的体验等等,都会深深的烙印在作者思想上,并在笔会、访谈、交流中不可抑制地显现出来,并不断在同业团体中交流,取得行业公认。
推而广之,证明职业资质不单对于作家不难,对于编辑、会计,甚至木匠、瓦工、月嫂、乃至性工作者都不难,这种证明无时无刻不在行业中的日常工作和交流中进行着。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无需担心这种质疑。即使出现这种质疑,也会由同行公认的形式迅速得到平息。显然,在韩寒的另一个领域——赛车,就没有对他的这种质疑。
正是由于韩寒较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也不屑于参与同行交流,人们看到更多的是韩寒的作品——如果用飞鸟来比喻,就是精心制作、包装的标本羽毛。再加上在少数视频中韩寒表现差强人意,所以麦田质疑的一丝火星,就能迅速引燃公众好奇心的干柴、并继而引发围观和争论的燎原大火。质疑者以及背后沉默的公众,甚至韩寒的粉丝,都渴望看到韩寒扇动翅膀时鲜活羽毛的金色光芒。所以,对韩寒而言,是否代笔只是一个弱质疑,而对其才识和才思的质疑才是实质性的强质疑。
而对于韩寒青年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而言,他驳斥质疑的过程中会产生新问题,即他面对质疑的态度、涵养、在公共空间的礼貌等。这些综合在一起,构成了韩寒在此风波中所面临的全部考验:他除了回应对一个作家的尊严和底线的弱质疑外,还必须回应对一个作家才华的强质疑。在此之上,他还需要向合约方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向凡客证明自己作为80后领袖的推己及人的自由精神、向雀巢证明自己具有公共知识分子手端咖啡的温润。最后,他还需要向社会证明自己作为意见领袖的素质和涵养。
遗憾的是,韩寒做得并不好。
在对待批评和质疑的态度上,韩寒在涵养和宽容上不如他所批评过的市长韩正;而对麦田的涉及麦田妻女的攻击,活脱脱就是鲁迅笔下的“由短袖联想到私生子”。不知以反传统著称的韩寒是否已“猛然发现”自己已是浸淫传统而“沉入杯底的布”。
对质疑本身,韩寒出示手稿并诉诸法律,但对于更为关键、更为本质的对他的才识和才思的强质疑,却做出了弱回应,甚至在访谈中出错,起到为质疑者背书的作用。这导致了考据派喋喋不休,也进一步刺激了更多的知识界人士加入质疑。
虽然说才思绝妙并不等于敏捷、再或者文笔和口才之间有着重重幔帐,但退而求其次,展示才识,展示知识上的积累和创作过程中的经历,并不需要敏捷的口才。深厚渊博的积淀如大腹便便,让人一望即知。到时,才华锋芒逼人,质疑自然烟消云散。
预估事情后续的发展,法庭只能判定方舟子是否侵权,而不能认定韩寒是否有代笔。即使通过宣传技巧把“方舟子侵权成立”演变为“《三重门》不存在代笔”,法庭判决也仅仅像一个文凭,而向社会证明才识和才思就如同面试。社会意识的形成是直觉性的。在以前,不参加访谈、不接受当面访问、不参加笔会,会被视为反体制的特立独立,而经此一役,如果不能做出展示才思和才华的强回应,这些举动将被视为虚弱,会继而招来嗜血的媒体,这必然将持续损害他的商业价值和领袖地位。
知识界和商业传播
韩寒提供给社会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小说而是博客,其本质是批评和“反对”。正是这种“反对”让周斌、萧瀚等名人纷纷认为韩寒不该质疑,可以获得道德和价值观的豁免,甚至无视韩寒已经具备的巨大影响力,生造出“疑似公众人物”这样的名词。而最终理由就是他是“反对的一面大旗”,是一面可以迅速传播、变成巨大压力的大旗,这面大旗下云集的芸芸众生让知识界激动不已,仿佛已看到了那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场面。
可叹的是,为了支持这面反对的大旗,某些知识分子不光在观点上大幅度摆动,甚至还放下了传统的清高,在传统文人被韩寒称为“手淫者”、“傻”,以自身献祭者被称为“蠢”之后,反而左右争相献媚于商业传播。也许这正是当年有陈独秀、胡适、鲁迅,但今天却严重依赖韩寒的一个原因。从这意义而言,当韩寒让姚文元穿越到整风时代,这就不仅是韩寒的羞辱,也不仅是商业传播领域的羞辱,而是整个知识界的羞辱了。但为了“反对”而做出的这种价值观和自尊的牺牲是否值得?最终结局又会是什么?
反对,是民主和宪政的手段。蔡英文“需要反对的力量”的话语,让很多人心动神往。但这个话语的浅表之下隐含了更深的含义,那就是:“反对的力量”仍旧需要反对。“反对”并不是获得道德和价值观豁免的理由,反对力量内部需靠“反对”以自净。如果中国知识界和舆论界不用价值观梳理自己的羽毛,那么,带病前行的中国舆论最终无非带来两种结果:
一种是道德豁免最终反过来吞噬反对的最初目的。太阳之下无新事,这已经反复在中国上演。中国历史上并不缺“推倒”,但却都在“推倒”的同时树立新神。质量不高的反对是通向“质量不高的民主”之路。
带病前行的中国舆论的另一种结果则是,存在缺陷的反对力量,最终将在压力下失败、消亡,或者选择媾和或妥协。从某种程度而言,这在当下似乎已见端倪。
那么,中国的知识界该如何处理和商业传播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而言,包装、信息时代的商业传播技巧都是知识界应该学习和利用的,但二者不应相互背书,甚至由商业传播绑架知识界、绑架价值观。知识界应当成为商业传播的指导者和倡导者。
知识界应该避免让“反对”绑架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思辨。要做到这一点,知识界应秉持价值观,通过争论和质疑保持和而不同的团结,通过不断的自我审视自净自身的道德瑕疵,以价值观为纽带,因言取言,在就一事论一事的分分合合之中保持君子的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而不是以人为纽带,因人取人,通过站队结派来党同伐异。只有这样,知识界才有力量和厚度担当起商业出传播的指导者。
中国当然需要反对的力量,但中国的反对力量也需要去伪存真,不断成长、健壮,这样才能经得起风雨。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2973?page=2
野火君评论:
这篇文章的观点较有理性。我赞同文中所提“以才华自辩”的建议。韩如能做到,“质疑”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但我在网上搜索并认真观看了许多名人与韩寒的视频采访对话,却非但得不出闪现丝毫“才华”的印象,而且,所有的采访中,韩事实上都对自己署名的作品顾左右而言他,“还行吧”、“一般”,这是涉及问到他的写作或文学话题时所采取的万能回答。如果只是一次的视频,还可以牵强地解释为其性格上的腼腆或内向,但不止一次的视频,则很难自圆其说了。
我也赞同此文中提到的“才识和才思就如同面试”的观点,如果韩愿意接受一次来真格的采访“面试”,如他回应质疑所说的,初中就埋头苦读过的、钱钟书的《管锥编》。现在他只需回答一两个《管锥编》原著涉及的内容,甚至简单地回答,而不是“还行吧”之类的忽悠回答,大众肯定就会相信他真的看过,而“质疑”也就会“烟消云散”。
但我根据经年积累的观察经验和人人皆有的普通常识,我敢断定他没有办法接受这样可以令所有质疑者无语的挑战,因为这个“牛”吹得实在太随意也太低估芸芸众生的智慧了。试想一下,有些文化人的才华,为什么没有人去质疑?这是因为他的作品与他展现在大众眼前的视频表现,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一回事,而韩的真人现形和他的文学作品几乎完全是对不上号的两回事。
挺韩者就不能仅仅只谴责大众为什么要执着地追问下去了。虽然我知道上升到法律层面那是要证据说话的,但世上有些事情并非都是不需要证据的。正如美国著名的辛普森一案,虽然法庭以证据不足为由,当庭”无罪释放“了辛普森,但所有美国人心里面其实都有一杆秤:辛普森是毫无疑问的凶手。
韩寒现在无法令人信服地回应他的小说和文章是否由他的擅长写作且知识面广博得多的父亲代笔,而只好求助于当地法院帮忙一举打倒质疑的对方(我对方舟子并无特别认识),也许他会如愿以偿,但大众是否会以法庭的判决为准绳呢?显然不会。并不愚盲的大众都只会以自己内心里对真假的逐渐认识和基本判断为贯穿良知的原则。
2012年这个开头真是好!因为当下整个社会都渐渐开始摆脱盲目追随并步入回归真相的追寻中了。我仿佛又听到遥远的历史回响——“人民已不是愚不可及”。当社会已无法容忍造神的愚昧氛围,“仰望星空”的未来就会不可遏止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现实!
写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2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