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叶,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跟同学们在体育场踢完足球后,看到旁边搭着一个帐篷,上方写着某外省的“艳阳天歌舞团”。门口的广告牌上尽是一些裸露劲爆的照片,票价三元。我跟伙伴们很默契地买票进了场,大失所望!一些乡土气息十足的大妈穿着牛仔裤,配合着一些老掉牙的流行舞曲,极不合节拍地扭动着比腰椎间盘突出还要生硬的腰肢。。。早早占了前方有利位置的大爷早就坐不住了,一边吸着水烟,一边大吼着“来点劲的”!现在看来,?食艰难,实在没有太多好抱怨的。而作为当时的一名中学生,心里相当的不忿,妈的,连小孩都骗!!于是,我立志要学一种区分性感和故弄玄虚的手艺,一门凌驾于低俗与更低俗的学问。
言归正传,很多男性朋友都钟情于古装的艳情剧,当下有一种解释:“因为我是一个传统的男人,所以我只喜欢古装的艳情片。”这个观点貌似站不住脚。我尝试从人性及心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古装片中,丝绸、木桶、发夹、蚊帐。。都是一些激发想象的实物,现代人从感官上已经习惯了丰乳肥臀,不会从耳垂、足裸、发际等细微部位来品味性感,而古装艳情片正好从一些特定的特写来激活观众疲劳的审美。首先,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清晰度不会夸张到让人恶心,皮肤都是一片雪白,白嫩如霜,晶莹剔透,吹弹可破。现在我们罗列一些特写的细节:琵琶和古筝让观众很自然的把注意力放在演员的手;轻褪落纱让观众注意到演员的肩膀,也就是传说中的酥肩;缠绕数圈的腰带轻解能强迫观众注意演员的腰,也就是传说中的小蛮腰;点水入浴能让观众注意演员的脚,也就是传说中的玉足;盘得有些做作而发饰丰富古装发型会引导观众注意演员的发际、耳鬓。导演更喜欢在有些朦胧的意境里安排相应的情节,而这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也暗合了男性发育特有生理现象的第一次。赵雅芝、林青霞、王祖贤等香港艺人塑造了很多不朽的古装美女形象,为观众的联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古装剧里女演员对男演员的“相公”、“官人”等称谓也会激发男性自尊,同时转化成一种原始的动力。受海外成人影视行业发展的影响,大多数已经习惯,甚至麻木了直接的大刀阔斧。那些片子疏于关注各种诱发欲望的信号,总是样板式的刺激终究让人疲累,而古装片能够给你足够的臆想空间,填补了其中欠缺。我们暂且美其名曰:艺术!
人们以前很稀罕过年,因为过年了就可以大鱼大肉新衣服,后来经济条件好些了,可以每天享受那些待遇,然后人们就觉得过年不再新鲜。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捕捉到了这点,开始用一些手法把直接的东西间接地表现出来,通过激发联想来获得观众的共鸣。比如,《生死朗读》里的凯特温丝莱特象系鞋带一样漫不经心地穿丝袜,《西西里的传说》中的莫妮卡贝鲁奇在镜头的紧跟下火急火燎地一路从街头走到街尾。一些影视作品中还出现了劣质的花衬衣跟花短裤,抽水马桶上若无其事地聊电话。。导演想要获得的效果都是差不多的。
人生苦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人的喜恶本身就决定了市场,而这种市场的存在是合理的。换而言之,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低俗权。拿什么来衡量?高雅本身是不会抡起大棒揍低俗的。我认识太多色而不淫的理想主义者,相对于那些打“飞的”去香港看三D玉蒲团的人,理想主义者高尚得抽了。。“打飞的”去品味艺术?去感受新奇?都不是,只是垂涎于相关的配套服务罢了。。。但转念想到他们眉飞色舞地选择托地、北姑抑或金丝猫果阵时,我都系银牙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