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559专栏 //www.sinovision.net/?701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yan559b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59专栏 姚树洁:李克强治‘房’比温家宝略高一筹

热度 1已有 445 次阅读2013-3-31 07:31 | 李克强 分享到微信

 温家宝在位10年,是房地产全面改革的10年,也刚好遇上金融危机,4万亿和天量级的银行信贷,推升泡沫的形成。同时,居民收入激增,两极分化,市场垄断,腐败泛滥,等等,都是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为了压低房价,控制房地产平稳发展,温家宝殚心竭虑,出台了一个又一个调控政策。但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没有人敢动真格的,温家宝的所有调控政策,看上去都是对的,而执行起来却遭到了重重阻力。后来,有人调侃说,‘房地产市场是总经理说了算,还是总理说了算?’

我不是说温家宝的政策不对,更不是说他没有尽全力控制房价。作为总理,他的思想是好的,为人民心切,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不过,有的政策,从一开始就出现了缺陷。例如,廉租房建设长期被忽略,商品房建设过度的依赖开发商的‘市场运作’,地方政府只考虑卖地收入,没有充分考虑穷人,或者刚性需求人的长远利益,更没有考虑到官员腐败和开发商囤积居奇可能对市场扭曲所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

到了2012年,当温家宝快离开总理这个位置的时候,他还是非常想把房价压下来,匆匆忙忙出台了一个‘国5条’。

不管是国5条,还是以前的调控措施,都是针对出现问题以后,来一个短期的,治标的方法。限购,限制贷款,提高流转税,等等,都是治标的措施。而治本的措施,如确保土地供应,控制房子大小,征收保有税,控制地价,消除市场裂化,消除腐败,消除囤积居奇,等等的措施,却没有一个得到很好的实行。

回过头来,总理是不是对这些不同的政策措施的经济学基本原理能够理解透彻?如果领导自己不知道,那么,那些在总理身边的‘高参’是不是也把经济学真的读懂了呢?

如果领导,或者领导的‘高参’能够懂得各种政策工具的利弊,能够懂得各种工具的短效和长效效应,中国的房地产就不会出现目前这种几乎无解的局面。

当温家宝把调控房地产的接力棒交给新总理李克强时,他一定是下定决心要让新一届政府把老一届政府尚未解决,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好。

李克强学的就是经济学,他自己应该知道长效和短效,量化和质量政策工具的不同效应。

今天,也就是3月30日,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国5条》的细则看来,李克强已经用到了先前温家宝没有用到的政策工具,也就是‘限制涨价’令。

限制价格上涨和限购有根本的区别。限购,就是不允许多买房子,不允许过度投资和投机。‘限价’就是直接不让开发商随便定价,与此同时,政府通过‘限制地价,保证低房价’的土地竞标政策,来保证房价不会随便飞涨。

也就是说,为了开发商不推高房价,政府在竞标土地时,不是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而是,谁能保证把房子的价格定的低,就卖给谁。这样一来,政府卖地让利,同时,开发商向政府承诺,确保房价销售范围,让买房者得利,而政府和开发商让出一定的利益空间。

这是一招不错的棋,比单纯的限购有了实质性的进步。然而,鉴于目前的复杂情况,这一招还远远不足,其他的配套措施:廉租房,限购,流转税,等等,必须多管齐下。

另外,还有两招更有效的措施:保有税和官员财产登记联网。

李克强和新的国务院班子,已经明确规定,在明年6月底之前,所有不动产,包括官员的不动产,都必须上网登记,今后谁拥有多少房产,都将被曝光。

曝光财产是征收地产保有税的前提条件,更是打击腐败和囤积房子的最有效的办法。

可以预料,2013年是中国房子价格狂涨的末年。到了明年,房价必然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如果官员和富有阶层的房地产拥有量被公开,如果这些房地产被收保有税,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行为,将得到根本性的节制。我希望李克强能够比温家宝更猛一些,更高明一些,这样,这两位总理才不会让老百姓总是为了房子问题而惶惶不可终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风木 2013-3-31 11:01
关键是看疗效!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