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再次点评边芹再续被策划的中国文艺

热度 1已有 522 次阅读2022-7-18 08:38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再次点评边芹再续被策划的中国文艺

普评制点评世界文化中心正悄然向中国转移

热度 1已有 2595 次阅读2011-4-10 13:56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

home.php?mod=space&do=blog&uid=6897&id=71107

在这篇文章当中我是这么说的: 西方的文化中心正在开始逐渐、悄然地向东方文明中心――中国迁移。普评制必将加快这种转移。其实,只不过,这是有客观规律支持的一种历史现象而已,不懂客观规律,是永远无法理解其真正内涵的。


    1981年前后,我看到这样一段话:“科学史上有一个科学中心转移的现象,由于它是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发现的,所以把它叫做“汤浅现象”。即近代科学中心

首先是在四百年前的意大利形成的,然后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从1920年起,科学中心转移到了美国。有趣的是,汤浅发现,科学中心在每一个国家停留的时间不长,平均大约八十年左右,如果这个规律是正确的话,那么美国到本世纪末退出科学中心。”当时,我就把这段话记录下来,直到今天。


当时,我认为按照跳跃式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科学中心有可能转移到中国,可苏联、日本怎么办?根本无法想象。现在看来没什么可说的了。


天佑中华,不是上天,不是神仙,是跳跃式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保佑中华和平崛起。

美能够超英是因为二战,中能够超苏俄是因为89年戈尔巴乔夫搞了普选,最后被选为总统,破坏了民主集中制才能解散苏共;91年之后,叶利钦又搞了休克疗法,苏俄就更无法翻身啦!
 
本来中国是学生,没有创新是无法超越苏联的。
 
中国能够超苏俄其实是天意,这个天意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型的,而是跳跃型的这个客观规律在起作用。


中国能够超苏俄其实是一种对民主集中制的坚持,而要超美国就必须要有民主理论上的创新,所以实行普评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发布者 :马迎春 (2011-04-09 05:51:15)



【看看上面这篇文章,再看看下面这篇文章,想一想当前毒教材事件闹得那么凶,意识形态领域几乎全面沦陷,中国为什么没像苏联那样亡党亡国呢?


说到底是因为中国还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而共产党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可戈尔巴乔夫1989年首先搞了普选制,然后把萨哈罗夫、叶利钦等等选上重要岗位,再然后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违背了四项基本原则,动了根本才亡党亡国的。


俗话说树根不动树枝白摇,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资本主义普选制反科学、反民主、反人民的本性弊端就会越来越暴露无遗,面对新冠疫情,面对俄乌战争美国霸权无可奈何花落去,绝大多数老百姓看的会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


面对大清王朝英国的崛起,面对资本主义苏联的崛起,面对美国霸权中国的和平崛起都是历史的必然,就如同三国归晋是历史规律使然,不是聪明如诸葛亮就可改变国运的。顺便多说一句,武统台湾是一种历史规律使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能做的就是以武统的手段达到和统的目的。


边芹:再续被策划的中国文艺

2016-08-06 19:04:00 作者: 边芹 

应该承认,边芹的文章往往有点超前。当时除了少数目光锐利的读者理解并意识到边芹所解剖的这场文化“软冷战”的重要性外,大多数人并没有读懂边芹。但随着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精神殖民步伐的加快和加强,我们终于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原来边芹所揭露的一切都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在于其对历史未来发展之准确预测;在于其对事务实质之正确诠释。

最近在网络上盛传美国前情报中心主任关于“沸”计划的回忆。回忆中谈到了美国是如何从文学艺术领域渗透中国,对中国文艺进行“策划”的。四月网专栏作者、畅销书《谁在导演世界》和《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作家边芹去年独家刊登于四月网的系列文章“再续被策划的文艺”之三中已经提出,1978年是关键的一年。她写道:“从这个他们心中有数、我们则没几人看懂的起跑线——1978年——开始,我们沉浸在“冷战”结束的“蜜月”温柔里,他们调兵遣将吹响了“软冷战”的号角。”她的观察和分析超前和准确,于今被具体的操作手美国前情报中心主任一一证实。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今天我们发现的针对中国一切文艺领域的进攻都全面展开。从文学上马悦然“发现”中国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到戛纳电影节改变选片方式,从而开启了中国“自丑化”电影进入“国际影坛”之门,边芹将西方是如何一步步将我们的审美权、道义和历史解释权一步步从我们的手中夺走的过程,一一剖析给我们看。读来令人惊心动魄。


应该承认,边芹的文章往往有点超前。当时除了少数目光锐利的读者理解并意识到边芹所解剖的这场文化“软冷战”的重要性外,大多数人并没有读懂边芹。但随着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精神殖民步伐的加快和加强,我们终于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原来边芹所揭露的一切都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正是缘于此,边芹的作品开始畅销,在文化畅销书榜上一直名列前茅,并都出版了2016年新版。

今天我们重新发表边芹发表于2015年的系列文章《再续被策划的文艺》。相信今天的读者将会有新的认识和领会。


边芹:再续被策划的中国文艺(一)


当年国被破,丹心还可以留取照汗青;当汗青都被偷走了,丹心何处照耀?

最近偶然听到《伤痕》作者卢新华在接受“凤凰网”采访(“年代访——我们年代的心灵史”第29期)时说的一段话,他说“伤痕文学”这个命名并非当时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而是他的小说发表后,“美联社”发了一篇文章,第一次用了“伤痕文学”,中国《参考消息》就转载了。看得出来他并未意识到他提到的这个“文学史细节”意味着什么,也许他只是觉得最初的想法来自西方更权威。


我看了这段专访,为无意中撞到这一证实给拼了许久的图找到缺失的一角,而欲喜还忧。“伤痕文学”这一至今影响中国文坛的概念——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文艺时代,果然是有来头的,而谁都以为这是个自生概念。每个时代的思潮都是在各种概念的推助和引导下展开的,概念在人们的思想里起着划定线路、锁定方向的作用,就像发面的引子,看起来似有可无的一小撮粉末,却是整大团面膨胀的基础。


学会看懂被策划的历史,是在旅西十多年后,看清“跨国统治集团”(我有时称为“帝国”,但这个“帝国”并不是某个单一国家的概念)策划他国历史走向在细节上究竟是怎么运作的,是要脱层皮的,因为那是我们自始至终被蒙在鼓里而他们以西方各国为据点操持已久的技艺。以西方各国为接应点使人很难将不同国家运作中的人和事连成一条线以看到起点和终点之一致,对中国究竟从何时就已开始运作当然不会有明确的记载,暗藏的历史脉络是从不示人的。几年来我一直在写这条暗藏的历史脉络,但看不懂的人总以一句“阴谋论”嗤之以鼻,由于这条暗线不是以国家组织、行政命令、黑纸白字的形式操作,而是以跨国组织、网线接应、不宣而做的方式,绝大多数人尤其习惯于前一种统治模式的中国人看不清也想不到。改开后尽弃前嫌、忘记伤痛、一头扑入大同世界幻想中的中国文化人完全不知道有这只伸得很长的手在各个历史转折点拨弄我们的命运,以己度人的我们怎么能想到瑞典的汉学家、美国的“反叛”诗人、法、意、德、瑞的“国际”电影节、鹿特丹的诗歌大会、伦敦的创作奖、汉堡的书市、东京的国际基金会、纽约、日内瓦、柏林的画展……针对中国都有着坚定不移的共同使命?又哪里想像得到那群对中国作家和艺术家之“国际名声”握有生杀大权(掌握关键闸门而非一般爱好者和译介者)的西方作家学者、文化商人、艺术掮客看去不同国籍却代表着某个统治中枢的共同利益、针对中国目标一致地朝着同一方向努力?而这同一方向通向一个目标,此目标有表层的、常挂嘴边、听起来很悦耳的部分——艺术家的自由、政体的民主;有中层的、从不被提及的部分——以精神解构的暗战打垮中国;还有藏在最深层的目标——在被彻底麻痹的土地上窃取金融主权(这将是无须一兵一卒而江山永固的占领)。前期所有的运作,无论是大棒——军事打击、舆论妖魔、内部颠覆,还是胡萝卜——邀你开放、给你投资,都只为了后面的目的。只有看清他们最终的那个秘密目标,才能发现那些针对某些中国文人艺客的特殊“欣赏、奖励”,不过是棋手布局的一部分,那些被他们挑中、收买的中国文化人,不过是大棋盘上被暗中调动的小卒子。那套手法运用起来是那么驾轻就熟(已成套路,有规可循),把握时代节点是那么及时,挑中卒子是那么准确,以致做了手脚,被左右的人都毫无知觉,连卒子都不知自己在整盘棋上的作用,任由他们偷偷摸摸地将自家历史轨道扳了道岔,还以为自己才是主人。


看懂了“游戏”之后的我,知道“策划”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由“世界舆论”的漩涡中心(西方几大通讯社、出名报刊等)推出概念(概念的设计并不一定直接来自西媒而时常有更深的幕后策划者),让人看起来只是西方记者的“无心”点拨,实则用意用心极深,然后由里里外外的传媒接力放大,使之成为“话语框架”,而被策划者看上去一切都像自然生成。我们毫不设防的媒体为此帮了大忙,至今也不知自己以为的信息传递是在为谋杀自己的人磨刀。从设计概念到炒作概念、再到挑选实施概念的棋子,一步步都在算计之中,去细究一下从人口爆炸概念被引入、到实施概念的棋子被推到前台、再到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整个过程,就会清晰地看到与我此文说的文艺策划手法从布局到走棋八九不离十。


一个固化的“话语框架”在取得了道德优越感以后,会产生不再需要外力的自转,往往能影响整个时代,引起风潮一样的集体模仿。每个创作主题期(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都有“话语框架”的圈划,以“道德优越感”的方式传染,像笼子一样囚禁了绝大多数文人艺客,不进入“话语框架”的创作,甚至会被时代抛弃。比如“五四”、“新文化”后的“话语框架”催生了一大批反传统、反家庭(《雷雨》、《家、春、秋》)、反社会、反文化(《阿Q正传》、《祥林嫂》)的文学创作。我至今怀疑那个“话语框架”也非自然产生,而有蓄意策划的手将燥动起来的中国社会朝着需要的方向推引,能让既有文坛(新文化之前的文艺)轰然倒地的“话语框架”,不带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外力似不大可能,因为这是以往任何一个征服者即便狂杀乱斩夺去最高权力也没做到的事。常识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纹丝不动、重心很稳时,外力轻轻一推,是决定不了它的移动方向的;而当它剧烈动起来、重心不稳的时候,外力轻轻一点,就可能决定它的方向,而这看起来很像自发的。


“伤痕文学”这一美联社在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及时推出、量身设计的“话语框架”,也决定了中国其后几十年的文艺主题。有人会说,“伤痕文学”很快就终止了,那是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它事实上至今未见穷期,只不过最初契合主题的写作——知识分子回顾文革切身遭遇,渐渐滑向(也是看去自生实则被导向,以某些作家、导演被西人狂捧为战略转折点)泛苦痛——从文革特殊时期变成了整个49年之后甚至之前、从知识分子被整变成了全民遭殃、创作者从迫害亲历者变成并未受过迫害甚至体制得利者如文革造反派、如借万马齐喑之机从底层直入文坛艺界的体制宠儿;随后又进一步滑向对中国社会和人的大揭丑——把局部变成整体、个案变作通常,甚至把自己的猥琐人生、无尊严人格投射于全体中国人,此时文艺叙事已变为描黑述丑的大竞赛,看谁能写得(拍得)最穷、最落后、最黑暗、最丑陋、最不人道。这一步也非自然产生,而是由西方(“集团”在各国的接应点、接应人)设了获得“国际声誉”和“国际津贴”的投奔门槛。


远的不说,改开三十年策划中国文艺分了三个主要板块:文学、电影和绘画。三个板块全部得手,几乎一网打尽,完全操纵了中国顶层文艺的行走方向。在一条脉络上,这三个板块连成一线——丑陋的中国人、黑暗的中国社会:


绘画、雕塑开始流行“丑人形象”(或无面目形象),有画匠将自己嘻皮笑脸的卑琐面相复制到画作中,就凭着这张轻薄谄笑的脸在画作中的不断复制,此人被捧为中国当代美术的代表人物,巴黎卡帝亚中心为其敞开大门,这个奢侈品牌从中国人手里赚得满盆满罐,回头用中国人的血汗钱在西方(甚至在全球范围内)经营中国的“道德卑贱”。这些作者真正卖的是他们的中国身份,如果他们出生美国,同样的作品在西方可能一钱不值,而作为中国人,不这么画在西方也会一钱不值。美术的确不必成天描绘伟岸风姿,但卑琐小人形象统领一代画风,也是史所和世所罕见,看看西方画界就知道了,他们可以颠覆传统画风画技,但不会集体无意识地丑化自己的种族。


电影也追逐“时髦”,把中国一百年前或最穷最落后角落的民俗陋习演义成中国特色,并开始专挑一些丑面演员当主角和正角,在西方电影节的抬举下,一些过往只能演反角的演员开始在正剧中当道。好莱坞电影经年累月特意挑选卑琐小人面相的演员扮演华裔角色(近年为占领中国电影市场对华特供版出现转变),现在内外接应了。电影主角并不应该都是俊男美女,毫无个性的美甚至千人一面,像如今盛行于电视剧和通俗片的“整容脸”、“娘娘腔”,实际上是上面说的“丑美学”的变相继续。除了少数小众电影出于某种现实的需要,电影主流的正面角色再丑也应面带正气,这是一个正常民族自我形象认同的底线,也就是说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平民百姓,都有自我形象认同的尊严底线。你看好莱坞电影,只有反面和他族裔形象才会出现我们电影人塑造为主角的卑琐面相。


在这股竞相模仿的自我精神解构的文化洪流中,文学自然也不甘落后,对丑与恶的自我描摹(将丑与恶拉着往自己身上盖的集体无意识!)远远突破了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尊严底线。我本人一直认为“美好感情做不出好文学”,文学艺术需要犀利的眼光、刺骨的真实和曲折的情感,但这并不意味追丑逐恶就是艺术的高境界,设定悲观世界最后一道界的是尊严。把缺乏自我意识的本能创作推到艺术的巅峰,把艺术的高水平与本能发泄的直接、赤裸捆绑在一起,把文学与说书混淆、继而让说书夺了文学的桂冠,是谋略很深的误导,凭着这一偷換概念,人类再也产生不了巴赫、聂耳、贝多芬、冼星海、华格纳的音乐,而遍地吸毒、自杀、脱衣、翻手可以捧出一打、覆手可以挥去一片的歌星;也再难产生像庾信、周敦颐、陆游、辛弃疾、龚自珍、朱自清这样提升人类灵魂的文学家,而遍野满足“窥视癖”、投机取巧、出卖灵肉、既无自我意识也无尊严的文字玩家。一旦文坛艺坛以这样的作者和作品为核心,一国上层建筑在过往历史上一直担当的国家精神城墙之建筑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就被悄无声息地卸除,外势力悄然入主,看似获得空前“自由”的文化人,不过是得了个“戏子”角色,而且是在别人搭建的舞台上,实际被卸去重任一脚踢出了历史。


而凡跟随这一“丑、恶”脉络创作的人,似乎非常巧合地全都从西方人那里获得了艺术的肯定和经济的奖赏,而由于我国从上到下(病源在上)、深入骨髓的崇洋和失去自我意识,“跨国统治集团”挑到哪儿哪里就充溢着“道德优越感”,从而使外部强权棋盘上的棋子成为中国文学、美术、电影的实际领军人物。如果说个体文艺创作的自由普世皆有,让外部强权在生死博弈的战略棋盘上轻而易举、登堂入室地布局棋子,而且整个上层建筑敲锣打鼓地协助,却是举世罕见的自由!即使宋廷厓山覆灭前的奔逃,都比这悲壮啊!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22-7-22 04:12
黄河魂的博客: 优秀博主普评制,
研究马列不放弃,
说长道短皆文章,
坚守信仰志更强。
非常感谢您的高度认可!
1966年毛主席发出了,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的伟大号召,就是从那一刻,我就在心里暗自立志一辈子关心国家大事。
一个知识青年,然后青年工人,然后退休工人,几十年没有任何报酬,也看不到有任何回报,痴心不改,得到您的认可,我非常高兴。谢谢了!
回复 黄河魂的博客 2022-7-18 14:19
优秀博主普评制,
研究马列不放弃,
说长道短皆文章,
坚守信仰志更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