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评制点评叶青林二问马英九有感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叶青林:“叶问”二问马英九有感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叶青林】
本来昨天是排休的,昨天的第二届两岸孙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我也已经派了记者去采访,但因为这个论坛是我尊敬的德高望重的资深两岸问题专家邵宗海教授主办,我的好几位“好基友”也要来发表论文,于是本着去听一场学术报告来放松一下这一段连续紧张工作的心态,毫无压力地去参加活动。
我到达台北孙中山纪念馆的时候,正好碰到马英九的维安团队刚刚就位,于是饶有兴致地和大陆过来的朋友瞎聊马英九出席活动维安的流程。
马英九先生到场后不少台湾媒体在门口堵着提问,用喊的方式问他有关他的官司啦,和王金平恩怨啦之类的问题。他都没有回应,在走进会场的过道上还嘀咕了一句“他们问的什么问题啊”。事前,他办公室也说为了不转移今天活动焦点,他全程不受访。但在他做完主旨演讲之后,在打算离开的时候,突然又回头跟主持人要话筒,说可以开放一个提问,希望问他与演讲相关的问题。正当大家犹豫的时候,我迅速举手,于是就有了事隔两年再次在马英九面前的又见“叶问”。
马英九演讲《两岸67年来实践三民主义成果之评论》(图截自演讲视频)
因为他的演讲题目是:《两岸67年来实践三民主义成果之评论》,我提问的时候就跟他开了个玩笑:“您讲的主题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在两岸的实践的对比,我这几天在做台湾民众对十九大报告的解读,就听到有台湾网友说‘报告国父,您的三民主义在大陆已经实现了’,您是怎么看十九大报告和这个问题的?”
他一开口就说,“十九大报告真的很长”,来说明他有认真读过,尤其是对台部分他显然逐字逐句研究过,所以重点回答了他对涉台部分理解的内容“台独不必要也不可能”。说老实话,这个回答比在新加坡的时候我问他两岸关系进入新篇章的回答要让我失望一些,他其实可以回答得更有高度一些的,“不必要”的说法还是很像民进党的话语。也很容易被民进党利用。“相信赖清德台独说法是口误”又未免太乡愿了些!
我昨天在现场发朋友圈说,马先生还是当马教授比较有魅力也比较可爱。他早上为论坛做开幕致辞是做了很认真的准备的,不像是去一些活动就说几句客套话。他准备了PPT,还结合自己任内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里恢复了孙中山铜像,每天上班经过都会向中山先生铜像鞠躬等经历,讲述自己对中山先生的尊敬以及孙中山思想的研究。演讲的主题《两岸67年来实践三民主义成果至评论》对论坛的年轻学者也很有启发,过程中还很会搞气氛,经常提问把观众问倒。
不过我觉得讲的内容还更应该与时俱进一些,尽管他也充分肯定大陆这些年的长足发展,但他讲两岸“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对比的时候用的数据、例子、角度都还是几十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意攻击或者是误解,真的是有点过时了!比如讲“民权主义”的时候,还是用已经被美国人都快抛弃的“自由之家”的标准,一人一票制高于一切的观点;讲“民生主义”还用落后的人均GDP数据的粗暴对比等等。
看来下次我要送他一套张维为教授的中国三部曲,让马教授好好学习一下。也希望马教授回去再好好认真读一下十九大报告,同时也放下“前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包袱,放下心里的成见,正确看待大陆的政治制度,积极面对两岸未来的政治互动,不要让那么多对他寄予期望的两岸民众失望。
而晚上回到演播室录影的时候,两位来宾正好是对马英九八年施政极其失望的蓝营学者,经常在台湾政论节目中的“打马悍将”。无论我怎么引导希望他们能从发展鼓励的角度,就事论事稍微肯定马英九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但他们就是没有办法谅解马英九的“无能”让蓝营民众失望,也无法理解大陆为什么有那么多观众还是喜欢马英九。
我帮马先生的辩护也显得有些吃力。马英九确实是个好人,也确实有大中华的情怀,也确实为两岸的融合交流有实质的贡献,尤其是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的会面充分体现两岸中国人的智慧,但是台湾民众经历的这八年“三温暖”一般的心情,我也是能深刻理解的。因为确实有太多事他能做但没有做,有太多事他想做又没有能力做。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并不是马英九的错。本来在大学里可以是万人迷的优秀教授,那一张张狂热的选票非要把他推上他完全不适合的位置。与其说他是误入丛林,还不如说是被推进丛林的小白兔。这么看来,该检讨的似乎不应该是马英九,而是背后把他推到政治丛林的也是让台湾很多人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就是美国的“自由之家”给他们打91分的制度。
另外,从和节目嘉宾的辩论中,也深深感受到,还是大陆人民比较容易用发展的眼光看一个人,台湾人民这些年变得很放不下,这好像也是一个问题!马英九现在愿意更进一步,愿意再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尽一份心力,我们还是应该给他拍手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