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林建华北大灵魂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已有 1242 次阅读2018-5-6 14:43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林建华北大灵魂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林建华:真正印在北大人灵魂中的,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澎湃新闻05-0422:32

——1977年入学北大,在未名湖畔学习、工作33载;

——2010年底起,历任重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

——3年前的2015年,重返燕园……

他,就是北大校长林建华。

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北大校长朴素的办公室,独家专访林建华校长,畅谈这所120年学府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林建华

“当你戴上校徽,就会有一种很庄严的感觉”

《瞭望》:在您心中,“北大”二字意味着什么?

林建华: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校长,我对北大的认识逐步深化。在北大做学生时,我感到北大的学风和教学文化非常好。学生跟老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思想,包括怎么看问题、看社会。


成为北大老师后,发现学生和社会的变化都很大,得用新方式去教学生、做研究。

再后来我又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对北大的了解也就更深入了。

北大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校,它没有校训,也没有校歌。它所展现出来的博大,很难用一句话概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我们一直坚守的精神传统。但我认为,北大最根本的,真正印在北大人灵魂中的,是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这是北大精神的核心。不论任何艰难困苦,北大都会努力探索。这种探索是有方向的,就是为了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


做一个北大人,当你戴上校徽,就会有一种很庄严的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来自于我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守正创新”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守正就是要坚守基本价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坚守为国家、为民族发展的精神追求;创新就是“常为新的”这种精神。

“必须走一条新的教育发展之路”

《瞭望》: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林建华:改革开放以来,北大一直努力改革教育体系、提升学术水平,特别是北大百年校庆后,国家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了“985工程”,北大全面推进改革,要为中国高等教育、中国人才培养发挥引领作用,这种责任感就是“常为新的”精神的体现。


上世纪90年代,大学里专业分得很细,但其实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学生要适应未来变化的社会,必须走一条新的教育发展之路,教育必须把学生的基础拓展得更宽。

百年校庆后,北大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战略,当时提了三句话的基本方针: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从2002年开始一直坚持这个方针。


学术研究要上去,队伍建设也要上去,这是北大当时面临的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所以北大在人事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岗位聘任制,2005年部分院系开始实施预聘制,2014年在全校全面实施预聘制,把最优秀的年轻人聚集到北大来。2016年启动老体系和新体系融合。制度上的变化,使北大的人才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

《瞭望》: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在学科调整方面有何创新?

林建华:学校在学科调整方面,主要以加强交叉学科建设为抓手。一个比较成功的做法是,组建了十几个跨学科研究机构,建立新的机制,采用新的聘用、评价和薪酬体系。科研人员的背景也是跨学科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如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等。

这样一批研究机构建立起来后,吸引了杰出的带头人和有潜力的年轻人,整个学术就发展起来了。

“教育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旅程”

《瞭望》:北大提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怎样才能让学生看到未来、引领未来?

林建华:大学是培养人的,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要着眼未来、着眼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能够适应变化、引领未来。


以前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传授,注重专业体系的完整性,这是一种比较静态的教育。当时知识创造与传播的方式跟今天也不一样。我读书时,外地科研人员要想查文献,得到北京来,到国家图书馆,因为那里资料最全。我们上化学课时没有教材,老师就自己刻蜡板印刷,每堂课给我们发3张纸的讲义。


今天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人们在网上可以获取任何知识。因此,大学教育也要发生变化。面向未来的教育应当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教育的过程应当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旅程。北大的培养方案应当更加灵活、更加多样化,比如开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新专业,学欧洲历史首先还要学拉丁语、古希腊语;化学系与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建立了文物保护专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将来能有更多。


每一种新的、多样化的培养方案,都是师生共同设计出来的。我觉得,将来北大的教育应该更加多样化,无论是一棵树的种子还是一棵草的种子,都要提供好的条件,让它去长。这就是因材施教。

“必须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

《瞭望》:面向未来培养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林建华:最重要的,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到北大考察工作时讲到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8字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青年学生。这也是很有挑战性的一件事情,因为价值观的养成,不单单受学校的影响,家庭、社会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校所能做的主要是通过营造风气和文化,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一个烙印。例如,学校通过制度和文化建设,规范教师的言行,切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瞭望》:面向未来,北大如何进一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林建华:2035年,国家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北大则要力争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但是北大凭什么能走到前头去?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已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不会停下脚步等着我们。北大要想实现超越,关键得有正确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际上为北大指出了发展的路径。

北大要想走得更好更快,就必须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中国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重大学术问题,比如说中美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上的区域与国别研究等。这些问题亟待理论上的深刻解答。这还只是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问题,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就更多了。如果北大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就能助力国家发展得更好更快。


“到了‘无我’境界时,视野才能够真正打开”

《瞭望》:如何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学派?

林建华:学术研究要更多从中国视角看世界、看世界的学术,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中国视角的学术体系。比如说,大学应该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民,夯实研究基础才能提出对国家真正有价值的建议。所以经过两年的筹备,北大建立了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致力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研究。


这是一种学术观念上的变化。过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我们自己。当国家的力量比较弱小、影响力局限于地区的时候,我们只能这么做。但是今天我们的影响力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学术就不应仅仅是研究自己,而是应该更多地往外看。


《瞭望》:是什么使您有勇气提出把北大建成一所“伟大的学校”?

林建华:并不是说只有北大才能建成伟大的学校,其实平凡的学校也可以很伟大。“伟大的学校”的意思,就是要在社会中找准定位,结合自身特点、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自己做到最好。如果学校都能够各自发挥所长去追求和实现各自的“伟大”,中国教育的多样化就出来了。


《瞭望》:如果把北大比作一个人,120岁了,您觉得他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林建华:建校120周年,对北大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这120年,北大经历了风风雨雨,主要是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是。将来我们还要继续学,因为发达国家学校的制度体系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借鉴。但是我们要更深入地结合中国的情况去思考自己的发展道路,找准中国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也就是说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是很大的一个转折和变化。
《瞭望》:五四青年节快到了,您对当代青年有什么样的寄语?


林建华:现在的青年人能够更快地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他们获得知识的方式跟以前都不一样。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人要树立自信,关注社会,关注实际问题,注重实践,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


另外,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相对来说比较自我。其实自我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太“自我”的人是没有大出息的。所以我经常说,当人到了“无我”境界时,视野才能够真正打开。一个人是这样,一所学校也是这样。当诚心诚意地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时候,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做好。
(原标题为《 瞭望专访|林建华校长:120周年,对北大是一个重要转折》)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18-5-6 22:18
强国社区>强国论坛 林建华北大灵魂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普评制.blog 阅读(46) 回复(0)  2018-05-07 02:42:40
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1/167348202.html
回复 普评制 2018-5-6 14:49
【博客中国】林建华北大灵魂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2018-05-07 02:40:15栏目:普评制点评
http://mayc53.blogchina.com/824135721.html#article
回复 普评制 2018-5-6 14:45
【新加坡前卫政治《普评制》】林建华北大灵魂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普评制 2018-5-7 阅读 4
http://www.lee-philosophy.org/viewthread.php?tid=21137&extra=page%3D1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