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

热度 1已有 976 次阅读2017-5-16 23:17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传统文化, 中华 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
作者:王杰 朱康有《光明日报》(2017年05月08日 15版)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其中指出:“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校贯彻落实这一体现国家意志的中央文件,就应研究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一,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意见》指出,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是主体;在“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上,“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作用;在“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上,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可以说,抓住了社会上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群体,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有人说,领导干部没有这方面的文化,遑论起到什么“带头作用”了。的确如此,如果一名领导干部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背景,甚至受到过去片面批判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连起码的温情和敬意也提不起来,满脑子的负面认知,那就很难去开展有关工作。各级党校担负着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任,面对《意见》提出的三个“迫切需要”,首先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重视起来,真正将这项关乎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文化大业提上日程,抓实落细,切勿以己之观望、不作为、不敢为,延误其发展良机。


    第二,坚决纠正将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简单对立的错误观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时代、地域等差异,在概念系统、理论体系、话语表达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之处,两者的关系从学理上探讨可能是非常复杂的。但是,表面的差异不等于深层次上不能互通;即使是显著的差异也不等同于必然发生相互的对立,而极有可能恰恰形成优势互补。有人认为,不能从意识形态角度讲什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样有可能冲击、动摇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殊不知,马克思主义本身即非常强调对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吸收、融合。把马克思主义“固化”起来,认为经典的、文本的马克思主义不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戕害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恰恰就是奠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里。还有人基于“夷夏之辨”立场,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非我族类”的外来文化,甚至提出用传统的本土文化完全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观念,这就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今天的中国,提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再去走什么回头路,而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的一项伟大工程。离开了《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等要求,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就有可能走偏。


    第三,带头廓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糊认知。《意见》是2014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会同有关部委,深入调研、充分酝酿、反复修改,吸收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其制定和出台听取了文化名家、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以及基层群众等各界意见建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社会共识度,其权威性不容置疑。针对社会上存在“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重形式轻内容、简单复古”等现象,《意见》既明确了在今天我们必须传承的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等方面,同时也着眼文化的开放性,指出应当进一步深入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精髓。有些人总是不痛不痒地说,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听了以后,不知道他的侧重点是放在批判糟粕上,还是放在吸收精华上,甚或形成的模糊印象为:传统文化有的只是大量过时的和糟粕的东西。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厘清文化中的成分,相反,有些复杂内容从理论上深入说明白却需要假以时日,不是扣上几顶帽子或简单“以西解中”即能了事(比如一些人对中医的误解)。尤其是,一百余年的批判不绝、骂声不断,已经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失去了文化自信,而让其“礼敬守护”难上加难,几无可能。若再对传统文化抱着全面批判乃至个别人片面否定的虚无主义态度,不去营造良好的正面舆论氛围,没有高度的认同感,就只能使自信进一步丧失殆尽。《意见》对传承和发展的对象定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优秀”二字值得我们细细咀嚼、玩味。让我们摒弃文化领域的纷争,真正静下心来能够踏踏实实从教育上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


  第四,必须在纳入“教学的重要内容”上下足功夫。《意见》显然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融入生产生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等方方面面着眼的。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党校的干部教育也就不仅仅是增加几个课程而已。我们认为,象征性地增加几个课程不难做到,但真正融入整个的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中却不是立即能够到位的。撇开既有的课程划分利益群体不论,它既受制约于各级党校领导的这方面认知和素质,同时更多地受到师资知识背景、教材体系建设、学科界限壁垒等影响。然而,无论天大的困难,共产党人都能够克服。这是一个需要坚定全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既然是“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人人传承发展”,身在党校的各位专家、教授,就不能只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或抱残守缺,而应当从长治久安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着眼,从各个领域和各个角度认真关注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近年来,一些社会团体和民间人士在“以文化人”的传统文化培训和教育上,探索出一些具体可行、卓有成效的做法,值得各级党校扑下身躯去总结和借鉴。
    (作者:王杰 朱康有 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17-5-16 23:23
【博客中国】普评制点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
2017-05-17 11:15:00栏目:普评制点评
http://mayc53.blogchina.com/465465889.html#article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