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评制点评没有徽州哪来安徽哪来徽文化
我完全赞成尽最大可能恢复“古徽州”建制,大力弘扬“徽文化”的主张。因为这个主张符合文化强国的战略,利国利民。但是,我坚决反对形式大于内容的恢复古地名的活动。这不仅仅因为社会成本非常高,而且更是因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你比如,有必要将山东省改为齐鲁省吗?把鲁迅改为周树人?有这个必要吗?其实,通过你们的大力宣传,让全天下都知道黄山市就是古徽州,这就足够了。如今更为重要的是尽快将婺源、绩溪两县重新划回“古徽州”。这样做的社会成本会不会更低?社会效益会不会更高?还需综合考虑为盼!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面请看
没有徽州哪来安徽,哪来“徽文化”?
周蓬安新浪个人认证 06月03日
5月28日,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辉,在合肥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主题讲座。李辉表示,相比千年徽州,30年的黄山不过一瞬,主政者要有勇气将徽州重新恢复,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真正珍爱与敬重。年逾七旬的黄山市首任市长崔之康现场讲述了黄山市成立缘由,并响应李辉:“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
正值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虽然很多地区都有恢复古地名的呼声,但因为恢复古地名的社会成本很高,一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未必就能带来促进作用的古地名也就失去恢复的必要。
但“徽州”这个地名却与众不同,无论是对“安徽”这个省名的历史象征,还是对“徽文化”的完整性都极具价值,恢复“徽州”建制已显得十分必要。
徽州作为千百年来承载“徽文化”的载体,还和同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安庆一起,构成了“安徽省”的省名。安徽建省之始,就是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如今失去了徽州,也就意味着“安徽”已名不副实。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徽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和“敦煌学”、“藏学”齐名。作为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徽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和整体系列性特点,深切蕴含着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徽文化”由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及徽商、徽剧(京剧的前身)、徽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雕、新安篆刻、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村落、徽派民俗等文化流派构成,“徽文化”也让徽州成为中华大地一个名播中外的文化地理概念。明代名剧《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就曾在《游黄山白岳不果》中感叹:“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文化”的辉煌,尤其是明清时期徽州商人的崛起,称雄中国商业数百年,造就了“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的神话,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历史来看,古徽州千年以来一直拥有“一府六县”的建制,包括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婺源六县。徽州地域的相对稳定,也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直到20世纪,徽州地理概念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动。1934年,蒋介石出于围剿红军的需要,将婺源县划归江西,但由于“徽州”二字对于全体徽州人的归属感,徽州同乡和婺源人齐声呐喊,发起了“婺源返皖”运动,使婺源于1948年重新划归安徽。1949年,因婺源和江西先于安徽其他地区得到解放,婺源又被归入江西区划,导致“徽州”长期被两省分割;1987年,一直属于徽州管辖的绩溪县被划归宣城地区,原先的“徽州地区”又改成了“黄山市”,使“徽州”地理概念进一步缩小,目前仅剩下黄山市的一个区,“徽州”已经面目全非,“古徽州”更是支离破碎。此外,目前顶着“黄山”这块牌子的除黄山市、黄山市黄山区,还有黄山风景区,显得极为混乱,极容易误导去黄山市所辖区域旅游的外地人。
“徽州”地理被人为割裂,无疑已造成“徽文化”的割裂。如今“徽文化”所形成的“两省三地”局面,导致众多“徽州人”没有了归属感,甚至失去了“回家的路”。这无论是对“徽文化”的研究,还是对“徽文化”的传承,都是极为不便的,长此以往,将会对“徽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徽州,哪来的安徽?哪来的“徽文化”?因此完整的“安徽”、完整的“徽文化”,无疑需要完整的徽州建制。如今,正值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当口,笔者建议安徽省应努力恢复“古徽州”建制,以大力弘扬“徽文化”,打好安徽文化的根基。而新浪网所做“你觉得黄山应该复名徽州吗?”的网上调查显示,有82.1%的网友认为“应该,具有历史文化象征意义”,这也说明恢复古徽州建制具有一定的民意基础。
而当务之急,安徽省应首先将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并将绩溪县重新划回徽州市,并作为“强省战略”,争取国家的同情,使婺源县重新回归徽州,让完整的“徽州”概念来呼唤海内外对“徽文化”具有认同感、归宿感的徽州赤子,和我们共同努力,让“徽文化”再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