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台北新市长柯文哲爱谈毛泽东

已有 2546 次阅读2015-1-7 15:06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毛泽东, 台北 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台北新市长柯文哲爱谈毛泽东

学习马列主义(外国的)、学习毛泽东思想(中国的)、学习邓小平理论(现代的)、学习习近平讲话(眼前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的),要学习他们的精髓,而不是学习他们的教条。在浩如烟海的中外历史文献当中,我们要牢牢记住: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即否定之否定这个客观规律)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前年12月26日,我再次重发了,下面这篇文章
【中华论坛】纪念毛泽东的最好方式普评制[毛诞再次重发]
作者:普评制 发表于:2013-12-26 03:05:24 阅读:1678 参与:60 回复:16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66/83/95/3_1.html

文章指出:纪念毛泽东的最好方式就是落实普评制,就是把对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老百姓,交给不拿工资、不是领导亲戚,真正代表普通老百姓的人民代表,实现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伟大愿望,而不是靠党和政府的一些官僚机构来监督检查,那样永远没有办法,防止贪污腐败黄赌毒,防止官僚主义加浪费。切切!!!

毛泽东是民族的脊梁,老百姓的崇拜是一种必然。

对毛主席的崇拜,不是个人崇拜,而是人民崇拜。毛主席是人民的一员、是人民的杰出代表,对毛主席的崇拜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崇拜。对毛主席的热爱就是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人民崇拜毛主席的本质就是人民对人民群众的崇拜。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拜,并不是某个个人造势造出来的、更不是毛主席本人造势造出来的,而是人民打心眼里从内心发出的对人民领袖的崇拜;而是毛主席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和个人魅力以及对人民挚诚的爱所建立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威望而值得人民崇拜。毛主席去世38年了,没有谁再人为造势、更不存在毛主席自己个人的造势,全国人民仍然崇拜毛主席,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有人做梦都想让别人崇拜,可未必能得到别人的崇拜!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殚精竭虑、他任劳任怨、他粉身碎骨、他死而未已,他把自己一切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碧血丹心,日月共鉴!

可是,在毛主席走后的30多年中,一盆接一盆的脏水泼在了他伟岸的身躯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民似乎动摇了信念、疑惑或涌上心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得清是非黑白;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他们称得起忠奸善恶!
…………
别人是死而后已,但他是死而未已——这就是为什么经历了30多年的抹黑,人民依然衷心爱戴毛主席!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甩下来;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伟人的伟大不会因猥琐渺小卑劣之徒的诋毁而有任何改变!
没有任何崇拜者会比他生前的对手和敌人,更知道毛泽东存在的意义和份量!!!

下面请看,

台北新市长柯文哲:爱谈毛泽东 追《北平无战事》
作者:何青青 时间:2014-11-30 12:22

柯文哲曾给竞选干部写过一封内部邮件,标题是“此刻,全军务必要有‘两个务必’的认识”。那时距离11月29日投票还有一个半月,而在历次的民调中,以无党派身份参选的柯文哲均领先国民党籍候选人连胜文。后者出生政治世家,是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之子,而台大医生柯文哲是个“政治素人”(观察者网注:截至今天19点,台北市长选举的计票结果显示,柯文哲已经获得72万票,以57.5%对42.5%的结果击败了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台湾的政治经济中心台北市迎来了继陈水扁之后的第二位非蓝营市长)。

柯文哲在这封信中讲:“如果把我们现在的状况拿来跟1949年3月初的中共相比,我们有什么成就可以拿来自夸呢?请问我们有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呢?在中共取得‘三大战役’的空前胜利时,毛泽东都还要用‘两个务必’来提醒。大家不能得意忘形,请问各位,我们有什么条件乐观吗?”。“在胜负没有揭晓前,我们内部没有根据的自我感觉良好无异是自杀。”

此后,柯文哲在多个场合提到“两个务必”。柯文哲爱看明史和国共内战史,前段时间《北平无战事》在大陆热播时,他的顾问、民进党中执委洪智坤推荐他看,他们会讨论剧情进展。

在去年底,柯文哲犹豫是否要参选台北市长时,找到政治经验丰富的洪智坤,后来洪智坤成为柯文哲的选举顾问。

柯文哲曾18次造访大陆,在为竞选出的书里,他提到去广州黄花岗时的感受:“我去过黄花岗,这也是影响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当我走下台阶,抚摸着每块砖石,心里想着一个问题。一百年前的那个晚上,中国最顶尖的知识分子用什么心态出发的。几百个人拿着短枪进攻十几万人的两广督署,不可能会成功的。人因有梦想而伟大!”

洪智坤讲,在他和柯文哲讨论重要文稿时,双方通常不讨论选举策略,而是政治哲学和政治价值观。在提出跨越“蓝绿”的政治价值观后,柯文哲支持率一路飙升,“柯文哲现象”被人称为台湾政坛的“小清新”,在改变台湾政治蓝图上被寄予厚望。

前几天,柯文哲因在“九二共识”上表态称“最大的疑虑是到底‘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被批评。洪智坤认为这是误读了柯文哲的意思,他表示柯文哲在两岸关系上坚持“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则,“如果当选台北市长,不可能不去面对两岸城市的交流”。

11月29日下午4点,台湾“九合一”选举开票。自开票,柯文哲的民调一路领先,且幅度越来越大。18点45分,连胜文发表讲话,承认败选,这意味着柯文哲成功当选台北市长。随后,洪智坤会进入柯文哲团队,继续为其工作。

凤凰网对话洪智坤,解读“柯文哲现象”,以及当选后的柯文哲将会面临哪些困难。
对话 叶宇婷

百分之九十的力气投在了新媒体
凤凰资讯:你是什么时候成为柯文哲的顾问的?
洪智坤:去年12月,他还在考虑要不要选的时候,我就开始帮他,我算是民进党第一个站出来帮他的中执委。后来协助他在民进党中执委里面提案,要求民进党跟他在野整合。提案4次,成功了。

民进党对于台北市长的选举一般比较悲观,这边有一个基本盘,泛滥大概占55%,泛绿大概占45%,这10%的差距是一个门槛。二十年来,还是蓝大于绿。柯文哲找我谈,觉得台北市要有不同的竞选方法,要有不同的选举思维模式。他认为如果民进党推出候选人来选,一定不会当选,所以说用无党籍、在野大联盟的方式出来选。

凤凰资讯:你主要帮他做什么?

洪智坤:主要是选战的整体策略规划、选战议题的铺盘、民意调查及民意调查的解读,最后就是新媒体网络的推广。他这次本来就想打一个比较省钱的竞选方法,觉得花大价钱,实际上没用。他是第一次参选,提出的一些比较创新的竞选策略逼着我们这些身经百战的人变出新把戏。我们这次百分之九十的力气投在了新媒体上,这是跟过去不同的,新媒体不用钱,而且有一个煽风点火的效果。

凤凰资讯:柯文哲的民调一直比较好。

洪智坤:在30岁以下年轻选民里,他是压倒性的胜利,80%对20%。31岁到40岁,大概是70%对30%,40岁以上,是60%对40%。台湾的facebook使用率是亚洲最高的,台湾人的接受讯息的方式已经改变了。他的民调比较好,原因在于政治立场上选择了无党籍,传播策略上偏重新媒体。

选用无党派身份参选前有过挣扎
凤凰资讯:他在参选前就决定用无党派的身份吗?

洪智坤:他有过挣扎。如果一旦选择加入民进党,这条路会比较顺,可以得到政党的支援,但是他觉得这样马上就会被打到泛绿阵营去,会有瓶颈跟限制。那时候我们讨论了很久,一直讨论到今年农历春节后。他才下决心以无党籍身份参选。

无党籍参选有一个风险,如果他的民调没有一直维持很高的话,他很容易被两党夹杀掉。如果民进党也派出人来选,而且民调比他高,他自然就边缘化了。那时没有任何一个方案是绝对稳赢的,或者说没有一个方案是只有利没有弊的。但是最终选择用无党籍身份参选,我去民进党提案,用在野大联盟的方式选。一开始民进党是反对的,我重提了4次,到5月份中旬的时候,大家看到他的民调一直没有掉下去,一路领先,才接受这个事实。

如果说柯先生最后当选,最大的原因应该在于候选人特质的比较,连胜文代表的是权贵,柯先生代表的是平民。连胜文背负了很多原罪,所谓权贵之恶,很多人把社会问题投射到他身上,他成为了众矢之的。柯先生没有从政经验,选民无从检验他过去的政治经验,政治素人让人增加信任感,他会讲错话,比较直接,这样反而讨人喜欢,因为选民讨厌官场官调。在官场上,柯文哲正好是以一个比较突兀的形象出现的。

柯文哲标举的是超越蓝绿,我们在讨论重要文稿时,通常讨论的不是选举策略,而是他的政治哲学、政治价值观。他觉得要打破蓝绿,大家都是一家人,意识形态让我们斗,家人之间也会对立,这个隐形的隔阂要去除。这个其实触动很多人。

凤凰资讯:这只是一种选举策略,还是他心里这样认为的?

洪智坤:他做了30多年医师,而且是最危险的急诊室那种,每天处理的事情都是跟生死有关的。他的哲学可以参透生死,既然能参透生死,为什么不能参透蓝绿。他觉得政治就是要找回良心。

这样的想法在蓝绿对抗的政坛很新颖。我们过去总是在制造敌人,这是容易的,而理解敌人是最困难的。蓝绿骂了20多年,台湾变成两个世界,大家都觉得很厌烦,不仅是选民,政治工作者本身也很烦。他讲这些事打动很多人的。他本身做得也比较公开透明,财务都公布出来了。

如果说2014年台湾政坛的“柯文哲现象”的话,其实就是台湾政坛的“小清新”。人家觉得你讲的东西好像都做到了,你讲的东西好像都可以做到,让人家重新有一点希望。他用一些具体的行动,让选民充满想象力。

洪智坤
“我不认为他现在有能力撑起第三股力量”

凤凰资讯:有评论认为,柯文哲现象意味着台湾政坛有了打破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势力的第三股力量存在。你怎么看?

洪智坤:他有跟我讨论过第三股势力的问题,我就跟他讲革命分宣传、分阶段,靠队伍,我们现在30个人不到,凭什么成为第三股势力?他喜欢看国共内战史和明史,我们讨论问题时也会提到这里面的战略。之前看《北平无战事》时,我也会跟他讲。台湾政治人物引用毛泽东的话,很容易不被大家接受,很奇怪,柯文哲引用,大家觉得没事。

我不认为他现在有能力撑起第三股力量。如果当选,他下一个考验在于行政能力够不够好,也就是说他的考验很快就会来。

第一个,他以无党籍的身份在台北市政府里面,能不能得到台北市议会的支持,要怎么去突破台北市议会里面蓝绿分配的状况。

第二个,选完后的三个月,两党内部就要开始进行总统初选的工作,马上庞大的政治漩涡又来了。他如何能够不被卷入这个总统的政治漩涡之中,维持他的超然性。

第三个,他如何向别人证明他是有行政领导能力的。

他现在还不是第三股势力,应该这样来看,他给予大家想象的力量有没有办法化成实际的力量,这个才是重点。柯文哲到底能不能成为第三股势力,一切都在演变中,这是由内外部的因素相互激荡决定的,还得看国民党和民进党内部自我反省的能力以及自我改造的能力,能不能呼应人民的要求。目前来看,台湾政坛的第三股势力是蠢蠢欲动的,但到底能不能形成还缺少主流的价值论述和领导人物。

凤凰资讯:如果柯文哲当选台北市市长,他跟民进党和合作战略会是什么样的?

洪智坤:我认为他不会明目张胆跟民进党合作的。他一旦卷入蓝绿的政治漩涡中,就宣告他市长的蜜月期结束,所以他没有必要去做这件事。

拿出更多人获利的两岸城市交流模式
凤凰资讯:他在两岸关系上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洪智坤:如果当选台北市长,不可能不去面对两岸城市的交流,就像陈菊当高雄市长,同样要注意两岸的交流。在两岸关系这个问题上,他逃不过去,必须得想。他说要有说法也要有做法。眼前最迫切的就是,明年台北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肯定要邀请中国大陆来参加,这个要有实际的规划。我们有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已经举办了好几届了,他在一个月前就说了如果他当市长,这个论坛还会继续。

他做医生时,前前后后去大陆18次,对大陆不陌生,也喜欢看国共内战史、明史。他要是当市长,是需要拿出让更多人获利的两岸城市交流模式的。他早就提出了处理两岸关系的“四个互相”原则,即“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凤凰资讯:如果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你接下来会做什么?

洪智坤:他前几天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跟他讲了六个字,“扶上马送一程”。他没有政府经验,我们会成立当选人办公室,处理各种事宜。

经略:国民党败选,让我们怀念一下“建丰同志”

11月29日,在台湾地区举行的“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遭遇滑铁卢,在全部22个县市长选举中输掉了16席。看着那“绿化率”大大提高的台湾地图,我相信许多关心中国统一大业的朋友都会冒出一堆问号:国民党怎么了?台湾怎么了?

马英九与王金平长期内斗,严重损耗了国民党的政治资源。

对于熟悉国民党史的观众来说,国民党这次表现并没有太令人惊讶,这还是近代以来大家熟悉的那个不接地气、脱离群众、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国民党。这次选举中,国民党推出的六都候选人里有三位都是政治世家子弟。在台中,国民党大打“经济牌”,这本无可厚非,但其拉上某大财阀助选,赤裸裸地用投资意向来向选民喊话,不免激发很多人的逆反心理。国民党在选举时大打“团结牌”,但王金平与马英九的党籍官司还在打,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即便两人难得地同台出席助选活动,也是貌合神离。目前台湾行政权与立法权名义上都掌握在国民党手中,但王马长期内斗,即便没有民进党掣肘,马英九的许多执政思路也无法付诸实施。没有政绩,马政府民调长期走低,也就对整个国民党形成拖累作用。而要追溯之前的内斗对国民党的削弱,只要举宋楚瑜当年的出走即可——2000年“总统”大选,若非宋楚瑜分流连战选票,陈水扁绝无上台的可能。

在二十世纪历史中,脱离群众与内斗是国民党的常态而非例外。同盟会本身就是一个内部派系复杂、内讧频仍的组织,宋教仁组建国民党,欲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遭到惨败,然后有孙总理拉出部分党内同志建立效忠于他个人的中华革命党,其他同志侧目以对。1923年,孙总理在苏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其愿望是打造出一个团结而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但这事没开始多久,孙总理就撒手人寰,还留下了棘手的继承问题让党内乱作一团。蒋总司令火中取栗,实现了“枪指挥党”,在1927年又发动“清共”,与汪精卫等各路势力杀了几十万党内革命青年,然后又将各路军阀拉入党内,于是党内山头林立,党也沦为依靠权贵和财阀的党,不仅蒋总司令久久建立不起权威,孙总理的“耕者有其田”纲领更没有机会得到实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坚持孙总理“耕者有其田”的中共赢得民心,将国民党赶下台。

“转进台湾”后的国民党有过一段黄金时期,那就是“建丰同志”(《北平无战事》里铁血救国会成员对蒋经国的称谓)担任“行政院长”和“总统”的时期那十几年。“建丰同志”在台湾丧失联合国中国席位代表权、“反攻大陆”口号变得日益空洞的情况下,深耕台湾经济,利用台湾处于反共阵营前线的“冷战红利”,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起飞,同时快速的经济发展也没有造成两极分化,颇得孙总理“民生主义”之义。在蒋孝武因“江南案”而无法接班的情况之下,“建丰”同志很不情愿地放开了台湾的民主化进程。但同时,“建丰同志”坚持“一个中国”也是很坚决的。这样孙总理的“三民主义”,“建丰同志”可以说占全了。但“建丰同志”之所以能有这一成就,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时势:中共将国民党赶到台湾,相当于帮助蒋氏父子消灭了许多军阀派系,原来困扰国民党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自然消解大半;国民党带到台湾的数百万人与台湾本地地主没有利益瓜葛,所以可以下狠手进行土地改革。蒋氏父子仿效中共对国民党进行整风,党风也有所改善。然而,无论“建丰同志”自己的苏共经历是多么厚实,国民党从根本上还是一个官气很重的建制党,而不是与底层保持紧密联系的群众党,只不过这个建制党在“建丰”同志领导之下更团结了一些而已。

而在“建丰同志”之后,就没有人能够把国民党紧密整合在一起了,裂变不断地发生。先是有党魁李登辉打压国民党非主流派,造成“新国民党连线”的出走,李更是暗中支持反对党,自己后来更是公开叛党加入绿营;然后有宋楚瑜的出走,重创国民党,造成民进党的上台;而国民党重新执政之后,又有马英九、连战与王金平的内讧。近二十多年来国民党的不断裂变,不禁让人想起当年蒋介石与胡汉民、汪精卫等势力长时期的内斗。

而就执政能力来说,“建丰同志”之后,国民党可以说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马英九,可以说让许多铁杆党员欲哭无泪。这位法学博士老想在一个分裂的社会里做一个受全民欢迎的“总统”,但他并不是下功夫把自己的基本盘搞得多多,把对手搞得少少,而是偏离自己的基本盘,拼命向中间走,希望赢得多数人的喜欢。但实际的效果,却是既得罪自己的基本盘,也争取不到对手阵营的人。比如说,马英九增加了发放给偏绿的老年农民群体的政府津贴,却停掉了给军、公、教人员的优惠存款利率与年终慰问金,这些优惠政策原来是对工资低微的军、公、教人员的某种补偿,而军、公、教人员实际上是国民党的基本盘。老农津贴花财政的钱,军、公、教人员的优惠存款利率与年终慰问金也花财政的钱,财政紧张了就有个取舍的问题。有健全政治判断力的领导人就应该会考虑这种取舍的党派政治后果,尽可能地将自己党派的基本盘搞大,将对方基本盘缩小。这当然不是只考虑党派利益而非公共利益,而是认识到,在一个高度分裂的社会里,对公共利益的认知本身就是高度党派化的,千万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别人的认识和你一样。

但马英九却完全逆向操作。其结果是,挺绿的老农民继续砸国民党的锅,而原本支持国民党的军、公、教人员,许多人疏离了国民党。

因此,如果说党魁李登辉是蓄意砸国民党的锅,党魁马英九就是在糊里糊涂中砸了国民党的锅。党魁砸锅和一般干部砸锅后果不同,会直接让很多基本群众绝望。 对国民党丧失信心的蓝营选民当然也不会转投绿营,很多人就选择了不投票,于是国民党就碰到了“催不出票”的问题,给选战带来极大的困扰。

国民党这次遭遇惨败,2016年的“总统”选举,就有极大的可能发生政党轮替。研究民主化的政治学者常说,发生过两轮政党轮替标志着民主的巩固。那么发生第三次政党轮替,大概表明民主更加巩固了。我们相信民主会在台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正如我们相信民主在伊拉克、埃及、乌克兰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样。

马英九曾说过,大陆游客到台湾来最爱看的是选举。他大概认为大陆游客都是用仰慕的眼光看着台湾。但老实说,台湾现在对许多大陆游客还有一些心理势能,首先不是它有选举政治,而在于它传说中的富裕和发达,而台湾选举之所以让一些大陆人羡慕,是因为他们相信台湾的选举与她传说中的富裕/发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宁可不富裕不发达也要选举的大陆人是凤毛麟角——否则大陆应该有很多印度粉丝、乌克兰粉丝了。大陆现在很多村庄有高度竞争性的选举,怎么不见有多少城里人拼命把自己户口迁到村里,以享受村民选举呢?(还真有挖空心思想迁回去的,但那是冲着富裕村庄的土地和分红去的。)事实上,许多大陆游客到台北一看,发现台北看起来不过是大陆的一个二三线城市,对台湾的仰慕之情马上烟消云散了,看选举的心态也就跟看婚丧嫁娶的民俗甚至耍马戏一样了。

要求选举政治促进而非损害一个国家的繁荣,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朴素和合理的期待。如果只是为了让大家平等参与政治,抽签其实是比选举更合适的机制。大家之所以要搞票选,是要选贤任能;而选贤任能是要给大家办事情的。但如果一个社会把精力都放在选的程序和形式上,却没有人在贤能的培养上下功夫,那么选一千次一万次也只能选出烂苹果;或者,即便有贤者在位,也因为过度的掣肘而办不了事情,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一个社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随着周边的地区变得更加富裕,它曾经具有的光环也会变得黯淡。

很不幸,台湾现在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下行通道。

竞争性选举,比烂容易,比好太难。挖对方黑材料容易,自己不怎么费脑子,广大群众也容易理解;认真搞政纲和政策难,自己费脑子不说,广大群众还可能理解不了。看看这次连胜文和柯哲文的竞选,到底有多少精力是花在政策上,多少精力花在相互扒粪上? 

撕裂社会伤口容易,弥合社会对立难。民进党过去大打省籍牌族群牌,这次国民党也打起了省籍牌族群牌。伤口就在那里,你还天天扒拉,它好得了么?

在野者发动杯葛让在朝者办不成事情、出不了政绩容易,献计献策和在朝者合作办成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难,难上加难!想想核四电站,无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在朝时候都想建,但反对党都是死活拖住不让建。屁股一变,立场马上变。 比如服贸协议,民进党的大佬们会不知道它对台湾产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性么?会不知道台湾闭关锁岛的经济后果么?但是,即便明白也得装糊涂,并拖住国民党的步伐。

而在马英九领导下,因为国民党的内讧,居然出现了同一党控制的行政和立法“左右互搏”的局面,不待反对党杯葛,就能让很多事情胎死腹中,也是醉了。

当然可以自我安慰,民主是“最不坏的政体”,至少在这里不会发生当年蒋介石白色恐怖下的屠杀和清洗。确实,现在这个政体干不了一眼就可以直接看明白的大坏事,但长期的不作为,却可以带来那些一眼看不明白,要用脑子才会想明白的大坏事,比如说,产业的落后乃至被淘汰。全球化如火如荼推进,许多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别人产业升级比你快,你造的东西又贵又不好使,那么在国际竞争中就要落败。后面就有一系列连锁反应: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财政收入减少,公共服务水平下降、治安水平下降 ……

该作为而不作为,在任何政体里都是坏事。所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的区别仅仅在于,在专制政体里你能找到一个具体的人或组织对这个不作为负责,而在因为相互否决而无法做事所谓民主政体里,你常常找不到哪个具体的人或组织负责。能找到负责人,你还可以敦促他有所作为;找不到负责人,你面对的是一个无物之阵,更加不知道该如何改变现状。

这并不是说,台湾应该放弃现在的选主政体,回归到“建丰同志”或他老爹管的那个“威权政体”。笔者的观点很简单:没有什么政府形式能够一劳永逸地保障良好的国家治理。采用选主政体的,有治理得好的,也有治理得不好的,同一个国家,可能这段时间治理得好,下一段时间就治理坏了;采用非选主政体的,也是一样,比如说同样是国民党统治,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和“建丰同志”在台湾的统治可算得上同一个政体形式,但很明显,“建丰同志”就做得更成功。所以治理得好不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了不同的政府形式,治理不作为的问题,可能就需要不同的药方。比如说,在选主政体下,选举充其量只是提供一个挑选人才的平台,但社会、政府和政党必须先有相应的机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胜任治国的政治人才,把它们推倒这个平台上待选。而当贤能在位时候,一方面要防止他干不该干的事情,但同时也要保障他干该干的事情。但首先,不能讳疾忌医,不能人家一批评,就觉得侮辱了伟大光荣正确的民主政体,觉得别人是被专制洗脑还没被启蒙。到底谁还“蒙”着,这事这么难看明白吗? 

要治台湾的病,需要另一种不同的思路。它需要突破政体决定论,破除选主政体必然会带来好的国家治理的迷信,承认选主政体是有可能在国家治理上失败的。当然,它同时也承认非选主政体面对同样的问题。因此,重点应当放到国家治理的实质上,探讨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并思考如何在不同的政体形式下满足这一实质需要,为不同的社会开出不同的方子。这样的理论探索,中国大陆早已经开始了,只是“民主世界”的理论家还在沾沾自喜,不愿意去看而已。

在全球化时代,台湾已经封闭太久了。现在需要的是破除政体迷信,实事求是,推进改革开放。
(韩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15-1-7 22:28
学习马列主义(外国的)、学习毛泽东思想(中国的)、学习邓小平理论(现代的)、学习习近平讲话(眼前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的),要学习他们的精髓,而不是学习他们的教条。在浩如烟海的中外历史文献当中,我们要牢牢记住: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即否定之否定这个客观规律)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