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基石

已有 1159 次阅读2014-7-3 14:43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普评制点评,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 理论基石 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基石


  习近平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印度、缅甸等亚洲国家人民也历来崇尚仁爱、慈善、和平等价值观。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用诗歌的语言写道:“你以为用战争可以获取友谊?春天就会从眼前姗姗而去。”缅甸人民建立了和平塔,用来祈祷世界和平。其中,


“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是大家都知道的。特别是孔子的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全世界都知道。还有,大家不太知道的恩格斯的那句名言:“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任何异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胜利。当然,这决不排除各种各样的自卫战争。”的确如此,非常灵。你们看,


列宁领导的反“十四国干涉”【据说,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领袖,丘吉尔宣称,将在当年八九月间组织14个国家的军队联合反对苏俄政权,但他并没有具体提到是哪些国家,实际上也并未将这一联合行动完全付诸实施。后来,比较客观的表述是“资本主义世界所有的大国和许多小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了反苏武装干涉”。不用“十四国”的提法,看似客观,其实是没有反映强大的资本主义想把刚刚出生的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里的企图(约定俗成的这个本质)。】取得了最后的伟大胜利。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卫国战争,同样也取得了最后的伟大胜利。可勃列日涅夫出兵阿富汗,结果却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你说,恩格斯的教导灵不灵?再看我们国家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印边境反击战、抗美援越、中苏珍宝岛之战、中(南越)西沙之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全都取得了最后的伟大胜利。可文革时期,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红卫兵的输出革命,全都以失败告终。你说,恩格斯的教导灵不灵?现在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出来否定马列主义,这是及其错误的。当然,以前用这样的方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极其错误的。应该讲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和辩证法,还有,就是否定之否定这个客观规律(对此,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中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这其实就是否定之否定的一种现象,否定之否定的正面图是轮回循环理论;否定之否定的侧面图是两山之间有一谷,两波之间有一伏;否定之否定的立体图就是列宁所说的螺旋式上升,由此可见,马列主义的确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当然,老百姓平时接触最多的还是因果关系和轮回思想,所以,星云大师的妙答就非常受欢迎。还有,


“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是毛泽东1941年5月19日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出来的。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提出改造全党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任务,批判了理论和实际脱离的主观主义。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把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问题同党性问题联系起来;并规定了在全党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克服主观主义的基本措施。


报告对“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作了著名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100多年前,恩格斯告诫我们:“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错误的思维一旦贯彻到底,就必然要走到和它的出发点恰恰相反的地方去。”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是陈云同志同浙江省党政军负责同志谈话的要点。

   
    陈云的这十五字箴言,不唯上、就是不搞官僚主义。不唯书,就是不搞教条主义。只唯实,就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最靠得住的。交换,就是要经常注意同别人交换意见,尤其是多倾听反面的意见,才能克服片面性。比较,就是做结论的时候,要经过上下左右的比较,要有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要经过反复比较,再做出最佳选择,防止匆忙下结论。反复,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到位,决定问题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听听不同意见。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避免草率做决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个字体现了陈云同志的哲学思想,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由此可见,我在


【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毛泽东经典话语六十条
作者;普评制 发表于:2013-09-12 21:08:33 阅读:5737 参与:219 回复:32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64/09/65/1_1.html

之中所提出来的“实事求是,辩证法是马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绝不是虚言。下面请看,


《焦点访谈》 20140627 “五项原则”和平基石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20:01 | 来源:央视网
http://news.cntv.cn/2014/06/27/VIDE1403870501879234.shtml

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最早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帮助新中国打开了外交局面、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60 年来,它不仅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牢固基石,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1953 年底,中国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当年 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五项原则,也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以此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这一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认同。外交部原工作人员何大基表示:“当时印度在讨论草案的时候说可以把五项原则写进去,应该写进去。没有五项原则,就没有这次会谈的成功。”


  1954年6月28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新德里发表声明,重申了五项原则,并指出“在我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1954年6月29日,周恩来在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也应该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并指出:“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席的亚非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与会各国肯定,被写入会议的宣言,成为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十项原则中的重要内容。


  60年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中国不断开拓对外关系新局面,它的内容也被纳入联合国通过的很多宣言中,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联合国副秘书长兼法律顾问苏亚雷斯认为,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


  在当今政治格局和经济形势发生巨变,地区热点问题频发的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然在有效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而且其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中国外交理念,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在 2013 年 10 月举行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不仅要打造“命运共同体”,而且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务实合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周边邻国的关系。


  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外交部美大司前司长马振岗表示:“新型大国关系有三个核心内容,一是互不对抗,不冲突,另一个是相互尊重,第三个就是合作共赢,这基本上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国际形势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现代社会,如何求同存异,如何扩大合作,如何实现和平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将发挥积极作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万隆会议提出的“五项原则”就没有意义,实际上,在新的形势下,它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已日益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既有利于维护国际社会广大成员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发展与合作。而中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早倡导者和积极实施者,未来更将不断为它赋予新的内涵、不断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焦点访谈》 20140627 “五项原则”和平基石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14-7-3 15:32
【博客中国】普评制点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基石
作者:普评制 时间:2014-07-04 02:02
http://mayc53.blogchina.com/2205229.html
回复 普评制 2014-7-3 15:31
【新浪博客】普评制点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基石
普评制 (2014-07-04 02:09: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a8f0f0102uwl3.html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