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先生的罗素《西方哲学史》中译本,行文典雅流畅,后学如我辈,受益良多,高山仰止,亦欲傚焉。有一天读到一句译文,窃以为有误,遂作此小文以辩之。
在讨论中心的问题之前,我先说明一个次要的问题,以免它门妨碍我们看出真正的问题。英文predicate一词中译通常作“谓项”或“谓语”。英文verb一词既用来指明一种词性,也用来指明句子结构中的一种功能。例如,“我吃饭”一句中的“吃”同时是“a verb”和“the verb”,前者相对“名词、形容词”而言,后者相对“主语、宾语”而言。不幸的是,在很多通行的中文语法书中(及大中学语法教学中),verb在前一种情况下译为“动词”,在后一种情况下译为“谓语”。用这套中文语法词汇来讲,“我吃饭”一句中,“我”和“饭”是名词,“吃”是动词 (这是讲词性);“我”是主语,“吃”是谓语(verb),“吃饭”(也)是谓语(predicate),“饭”是宾语(这是讲句子结构中各部分的功能)。这下就麻烦了。如果我读到一个句子“‘我吃饭’一句中的谓语”,就要费力去猜是在说“吃”(verb)还是在说“吃饭”(predicate)。为这缘故,虽然何兆武先生将predicate译作“谓语”没任何错,我都译作“谓项”以便读者明白我们是在说predicate不是在说verb。
罗素《西方哲学史》第十九章“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有一句原文是“Aristotle makes it obvious that, when a number of individuals share a predicate, this cannot be because of relation to something of the same kind as themselves, but more ideal.” 何兆武先生译为“亚里士多德已经说得很明白,当有若干个体分享着同一个谓语时,那就不可能是由于它们对于某种与它们同类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而必须是由于它们对于某种更理想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 (注:所谓“若干个体分享着同一个谓语”的意思是:“李白是位诗人”,“杜甫是位诗人”,在这两个句子中两个个体,李白与杜甫,分享、共有着同一个谓项:“是位诗人”。)
我认为罗素的意思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若干个体之共有同一个谓项,不可能是由于它们与某种与它们同类却更理想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用我前面的例子来说,就是亚里士多德不认为“诗人”是一种与李白杜甫“同类却更理想”的事物,而是与李白杜甫根本不同类于是也谈不上“更”理想的事物。“诗人”是类,即我们程序员天天接触的编程语言中的class。李白杜甫是这类中的两个instances。类就是类,跟理想无关。
本文的中心是我认为罗素本意“不可能是由于它们与某种理想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被何兆武先生误译为恰恰相反的意思“是由于它们与某种理想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后者正是(亚里士多德所反对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从上下文看(见附录),那句话前面说的都是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的理由,那句话不过是总结。如果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若干个体分享着同一个谓语必须是由于它们对于某种更理想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那就不是反对而是赞同柏拉图的理念论了。以反对理念的理由,得赞同理念的结论,说不过去。
此句译文中的错误是把跟“of the same kind as themselves”(定语)并列修饰“something”的“more ideal”(定语)误当作一个跟“cannot be because of relation to something of the same kind as themselves”(谓项)并列的谓项。(我们应该清楚but是并列连词,所连的两部分的语法成分必须是一样的。如定语与定语,谓项与谓项。)如果罗素想说的是何兆武先生的那意思,原文当是“when a number of individuals share a predicate, this cannot be because of relation to something of the same kind as themselves, but must be because of relation to something more ideal ” 这样才能有译文中“而必须是由于它们对于某种更理想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的“必须”两字。 如果是这样,后一谓项中的be because of relation to something因重复应省略。但后一谓项中的must并非cannot的重复,绝不可省略。罗素是位英语写作的大师,想来不可能犯这样的语法错误。
这句话的正确译文应该是: 因为亚里士多德已经说得很明白,当有若干个体分享着同一个谓语时,那就不可能是由于它们对于某种与它们同类但却更理想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
附录一 罗素《西方哲学史》英文原文
It is difficult to decide at what point to begin an account of Aristotle's metaphysics, but perhaps the best place is his criticism of the theory of ideas and his own alternative doctrine of universals. He advances against the ideas a number of very good arguments, most of which are already to be found in Plato Parmenides. The strongest argument is that of the "third man": if a man is a man because he resembles the ideal man, there must be a still more ideal man to whom both ordinary men and the ideal man are similar. Again, Socrates is both a man and an animal, and the question arises whether the ideal man is an ideal animal; if he is, there must be as many ideal animals as there are species of animals. It is needless to pursue the matter; Aristotle makes it obvious that, when a number of individuals share a predicate, this cannot be because of relation to something of the same kind as themselves, but more ideal. This much may be taken as proved, but Aristotle's own doctrine is far from clear. It was this lack of clarity that made possible the medieval controversy between nominalists and realists.
附录二 何兆武先生《西方哲学史》中译本原文
我们 很难决定应该从什么地方来开始叙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或许最好的地方就是从他 对理念说的批评以及他自己那另一套的共相学说来开始。他提出了一大堆很好的论据来 反对理念,其中大部分已经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里谈过了。最强的论据就是“第三个人”的论据:即,如果一个人之所以为一个人乃是因为他象那个理想的人,那末就 必须有另一个更理想的人,而普通的人和理想的人就都应该象这个更理想的人。其次,苏格拉底既是一个人又是一个动物,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理想的人是不是一个理 想的动物;如果是的话,那末动物的种类有多少,理想的动物也就必须有多少。我们无须追究这种说法;因为亚里士多德已经说得很明白,当有若干个体分享着同一个谓语时,那就不可能是由于它们对于某种与它们同类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而必须是由于它们对于某种更理想的事物有关系的缘故。这一点大致可以认为已经是定论,不过亚里士多德 自己的学说却很不清楚。正是这种缺乏明确性,便使得中世纪唯名论者与唯识论者的争 论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