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4|||
国际书法艺术家潘松年先生印象记
潘松年先生曾是我的邻居,我的老师,我的同志,所以对于他老人家有些了解。总觉得有写点文章的必要。
潘先生辽宁省兴城市人。解放前,就学于兴城国高,后考取北平政法大学,日军入北平,辍学回故里。解放后在兴城中学任教三十二载。
潘先生的语文教学,深受学生喜欢,尤其擅长古文,每讲古诗词,常常吟唱,似“优孟摇头而歌”。对教材精通,曾几次写信给教材编辑部矫正教材注释的错误,例如:高中教材《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注释的更改,就是源于潘先生。记得在李老师乔迁时,潘先生送“翘楚”一联,我们不解,先生说:“你们用的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搜取,辞海中有解释......”可见先生致学至深。他的板书与众不同。他总是将粉笔用水浸湿晾干,粉笔再执控在他手上,呈现的文字,如毛笔字一样,笔画粗细变换,凸显笔锋,漂亮极了!我们学生往往舍不得擦去。
潘先生的毛笔书法甚是著名。
我见先生给老师们写字联时,总是轻装,即便隆冬,也是将棉袄脱下。我问为何,便说:“写字要轻松,要凝神,无拘无束。”
记得有一次在他正写联时,我问一句,他顿时将纸墨收敛作罢,弄得我很尴尬。无知的我,问老师为什么,他说:“书法讲究精气神,我挥毫时,万念俱息,忘怀人我,神飞气逸,而你一问,将我的神韵‘驱走’了,还写什么?即使写,与前边字不成一统了。”是啊,先生每椽笔挥毫,总是选取周六下午或办公室人少时,自己心境轻松,环境寂静之时,他很注重书写的心境与环境。他的书法宗魏晋,崇晚清碑学,行书草书,皆遒劲有力。尝言:“奋笔挥毫,吾人生乐事也”。
因为潘先生对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自有研究,并且有独到之处。先生曾两次被邀到新加坡做书法比赛评委。第一次他因为要上课,没有应邀,第二次是1990年9月新加坡书协陈声桂之邀请,赴新加坡参加“挥春书法大赛”评审工作,我见到邀请函上称呼是“潘松年隐士”,“潘松年书法家”。先生是被邀请两名中国书法家之一。请函是寄到高中的。语文组组长李述伦,极力支持,校长也准假前往。据说当时新加坡中小学铅笔钢笔书法,就使用潘先生的理论与字帖。从新加坡回来后,我们追问,才说其一二。书法比赛在政府广场举办,总统李光耀也亲临,并挥毫。参赛的是中小学生。
潘先生通晓古文,擅长书法。新加坡曾授予他艺术书法家称誉。但先生从不显摆,从不张扬。
潘先生行事一贯慎之慎之,因此整风、反右、反右倾运动没有受到冲击。但六零年“不在城里吃闲饭”指令下达后,潘老师的全家被迫从城里迁回老家潘家窝铺村,弄得潘老师要每日骑单车数十里上班。
潘先生一生坎坷,遭受亡妻丧子之痛,文革时因弟弟在台湾而挨批斗;在红石碑学校农田劳改时,每日掏毛厕,还要按要求把尿加热,制造“尿素”,其累其臭怎堪忍受?但他默默地承受了,走过来了。
文革结束,潘先生被平反昭雪,重返课堂。他少闲谈,从不提及被迫害之苦,好似未结怨,未生戚戚焉,平静而恬淡。后来其弟弟两次回大陆,兄弟团圆,先生分外欣喜。
潘先生在讲坛精心耕耘,首批评审中学高级教师,他以全校全票通过。到了他退休年龄,便爽然转身,告别讲台。
退休后,精心研究佛学,翻译过佛经,讲佛经。先生还在舞文弄墨,笔耕不辍。时有书法爱好者拜谒,也有晚辈书法家对其书法评论之文。有时参加葫芦岛市书法协会活动,其书法论述与作品,颇有影响。
先生素食,经年“高粱米饭,白菜豆腐”,穿着依然“对襟”棉袄,“散腿”裤。不被时尚左右。身材略高,身体稍瘦,但精神矍铄。现今已近九十矣。
潘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精通古文,潜心专研书法艺术,我们十分敬仰之。
2014.3.9
下面图片来自百度,谢谢有心人的收藏
estyjlb: 学书法,学做人,尤其是要学做一个心态平和的老人!
estyjlb: “写字要轻松,要凝神,无拘无束。”学习!
黄月亮: 字似人,有一种苍桑感。
纽约堂叔: 现在的小学生都比这个写得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