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首先,对这场事故表示难过,这是谁都不愿看到,谁都不愿发生的事。这场事故的过错有多么严重,是当下所要解决的。但从长远来看,主要是通过这场事故总结经验,避免今后更多的事故发生,毕竟中国是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它与广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火车跑不跑?还得跑,火车提不提速?还得提。关键是要总结经验,找出弊端,所以本文是沿着这个方向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有用可借鉴,没用也无防。
这场事故导致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任何事故最终都是人的问题。在这里,不是要找出哪个人或哪群人为这场事故负责,是要找出这场事故深层次最根本的原因,这样才能避免更多事故的发生,而且不仅是在这个行业,对其他行业都应该有个借鉴作用。
高铁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事物,高速铁路技术,应该是一个成熟的技术。专线运营,要求更高的施工和制造质量,完善的高科技控制体系,在安全方面,除了速度上的风险以外,其他各因素都是优于普通铁路的,所以通过排列对比,明显可以看出高铁要比普通铁路更安全,至少是一样的。我并不怀疑中国的高铁技术,而且这是中国新投入的一项工程,从人、设备、到重视程度,都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这些方面,应该不会存在太大漏洞。从概率角度来判断,象这样明显的过错事故是不应该发生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发生?首先要排除私营小企业的那种一味追求利润的冲动而导致可能发生的事故。很多人认为是管理上出现了问题,管理存在松散、存在结构不健全、存在分工不明晰、存在制度不严谨等等。其实,作为中国的大型生产运行部门,在管理方面,不论从人员配备,还是从管理制度的严谨,相比国外同行业都更胜一筹,不信,可以对比一下,我们的制度要比他们更严格,员工要比他们更遵守纪律,员工的素质,如果要以考试为标准的话,那更是脱颖而出,所以,中国能够在生产运行方面创造世界奇迹,正是中国更胜一筹的管理造就了一批服从管理遵守纪律的生产者。在他们身上,并不存在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铁路生产职工,他们接受的管理是半军事化管理。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现在中国面临的一问题,各行各业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一个固定模式的教育,一个固定模式的选拔,一个固定模式的培训,一个固定模式的管理,造就了一个固定模式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形成了一个形而上学、默守陈规、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国家状态。这种状况反映的很清楚,我们为世界生产了大量的产品,就是简单的投入了劳动力,几乎没有智慧型创新产品。我们的足球也是这样,上升到国家行为,各种办法都用尽了,还是没踢出国门,以身体素质存在差异为理由,未免有点牵强。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56个民族,不可能找不出几个能踢足球的,就算身体素质是最关键的因素,下这么大力气,也应该踢出亚洲。足球运动是一个随机性非常强,变数非常大的一个运动项目,所以,我们的一套固定模式,就抹杀了桀骜不逊、随机应变的球员。中国足球目前这种状态,国人都是无耐,我倒有一个幻想的办法:把足球场缩小一半,踢出亚洲应该没问题,如是把足球场再缩小一半,将世界杯拎回家没问题。因为,场地越小,随机应变的空间就越小,然而固定模式的效率则成反比的倍增。
中国高铁技术是引进借鉴国外的技术,一些技术参数都是国外运行经验的数据。国外现有高铁运行,运行距离,运行的不同地域环境,运行区间的气候特点,都是在一个比较相近的条件下,而中国的运行距离长,区域跨度大,区域环境差异大,运行区间的气候变化大,所以中国高铁运行完全依照他们的运行数据,是不能满足需要的。中国北方和国外的运行相近,如果高铁只在北方运行,那么完全依照他们的经验参数就可以满足了,如果,向南方运行,尤其是雨季,南方空气密度大,这会增加运行阻力,还有,钢轨潮湿,使摩擦系数减小,也给机车带来了运行阻力,如果是普通列车,显现不出来,但是做为挑战速度的高铁,它就受到了影响。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睛天和下雨天走路,消耗体力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但如果你跑起来,那种感觉就明显了。所以,中国高铁由北方运行到南方,由于高速度,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一个低阻力进入高阻力,这样的突变对机械运行的疲劳度也会相应有个影响,这无疑会伤害它的稳定承受性。这其实和人的心脏所承受的变化影响是一个道理。当高铁在高密度空气的南方运行时,你的时速表如果显示和在北方运行是一样的,其实这时的高铁运行已经出现了超负荷运行来抵御不利因素的情况,这就好比一个人,下雨不下雨跑一样快,但消耗的体力不一样。这也是列车运行到南方易发故障的原因,因为这种高速列车,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安全保险,它有很多自控系统,由于超负荷的运行,可能会导致一些自控设备的开启自我保护功能,因为这种保护是为了安全设计的,所以它就开始预警了。这种情况往往工作台显示故障存在,列车停驶一段时间后,机械疲劳度得到恢复,又会显示正常。由南方开往北方,可能会少一些这种情况,如果只在南方运行,它不会出现由北向南运行的短时间内出现阻力引起的机械疲劳,可能也会减少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我们现在的高铁运行,需要根据运行找出地域之间的差异,总结不同地域环境运行的技术参数,根据新技术参数来调整速度,以达到一种机械承受疲劳的稳定。
关于事故的避免,前面已经说过,表层的这些参数不存在问题,然而,恰恰是这种不存在问题的问题,有可能是导致发生的其中一个因素。在一系列固定、严谨、机械式模式中,人无疑融于了机械,成为了机械的一部分,这就等于一群机器完全按照程序自行运转。由人为机械设计的程序,以电脑为例,电脑内容丰富的惊人,任何一个个人也无法比拟它的信息量,但也不能被它的神奇所迷惑,它毕竟是人将经验数据储藏到它那儿而已,通俗的说,在它那里面,装着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对未知的、没有发生的,它那儿不会有任何答案,如果有的话,人类可以什么都不干了。所以对未知的,还主要依靠人。象高铁这样一种高速度的运行工具,它的意外发生往往会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如果靠所有健全的固定模式,经过一圈机械的程序,再经过一圈人的程序,恐怕将失去避免的机会。处理高铁的意外,是需要非常规,当事人激发潜能下意识做出处理。因为这种意外是太意外,不会给你更多时间去思考,用常规来避免意外,但不能用常规来解决意外。当时这辆车总控室第一发现异常者,就应该是第一处理者,根本不允许他有时间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中,你的劳动效率再高也来不及。对于机车司机发现问题,也需要当机立断、冷静,综合因素来考虑解决。当时是雨天,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下坡,猛然制动,未必是一个恰当的处理,那种状况下,滑动摩擦系数有可能低于滚动摩擦,这就好比人滑冰(机车在钢轨上滑冰),如果边分解减速,边分解制动,也许制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此。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对于事故,我既没有权力也没有理由做出判断。在我看来,生产领域中,没有最终的责任人,因为这场事故的发生,是表面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固定模式的教育,固定模式的选拔,固定模式的培训,固定模式的管理造成了这种局面。
这个问题不是只存在在一个行业,各行各业都存在。就拿高铁来说,从引进、借鉴、吸收,这项技术的专家、技术人员到生产,到操作都存在这个问题。在这儿,我想对这些专家学者们说(不要误解,你们毕竟为国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谁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是美好的,所以我只是衷心的和大家一起探讨,克服我们遇到的问题):“你们更应该有义务有意识或解决这个问题,发言权还是向你们倾斜的,另外,你们在国内的待遇已经可以和国际接轨了,但是,下面的劳动者的情况呢?也应该意识到中国创造的奇迹其实主要靠的就是这些劳动者,所以,得到多的,也应该为这个国家出力了。因为我们面对着很多危机,如果不改变这种状态,目前这些意外也仅是小的,假如有一天,发生了战争,那么我们怎么面对,战争本来就是意外中的意外。”
教育已是当前中国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我们近期的教育模式,也不是我们自创的,主要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影响,只是说我们又把古代那种悬梁刺股的精神同时掺了进来,这就形成了我们的教育模式。这个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为的是要掌握和普及世界上先进的知识。但是,这样却恰好抹杀了传统文化造成的本来就微弱的人的潜能所激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是学来的),通过中西一混和的教育模式,我们把所有的知识全演化成用以可观赏的艺术了,用来考试、研讨、辩论。
我们与西方国家文化的区别,应该是个互补的关系,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模式,西方为了适应,他们其实借鉴了历史悠久的国家的文化因素,而我们应该借鉴他们初始的文化。形象的比喻,他们是骑着马长大的,我们是一直坐着板凳长大的,现在这些骑马的人来“对付”我们这些坐板凳的人,他们需要坐坐板凳。这时的我们,应该是骑上马,找到马背上桀骜不逊,打起手鼓唱起歌的那种豪迈,而不是跟他们换个板凳坐。
市场经济谈不上什么先进而言,这里面,能够激发进步的其实就是人们前面的一个期望趋使着,人们在努力的过程中,尽量体现适者生存的自由竞争,无形中保证了人们各尽其能,从而保持发展的活力。然而,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在一定固定模式的运作下,恰恰没有体现它那个唯一的最大的优点,使我们不能各尽其才。
我们出现的这种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所有当前存在的一些其他问题,只能影响现在,只有这个问题将会影响未来!
最后,我想为高铁提点建议,当然不一定成熟。我设想,1、给每节车厢顶部加装一个应急弹射阻力伞,这会大大改善应急刹车惯性的问题;2、在车厢适当的位置,应加装应急自动弹射通风和逃生孔,这个自动标准,设定程序以剧烈碰撞或温度为依据;3、座位应该有一定的缓冲设计,另外,座位的靠背和座垫应该有个波浪型设计,这会减少突然而来的剧烈惯性对人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