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这是一封给网友淼淼的回信,我想拿出来和网友分享。
新疆是我生活的故乡,而且是个很美丽、文化底蕴很丰富、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汇聚的地方,你要仔细品味,能够发现世界各地文化的影子,所以在这里,我邀请淼淼包括其他网友,有可能的话,来新疆看一看。
汉语在新疆是一种通用语言,少数民族基本都会说汉语。在新疆生活的汉族,大多也都会一些简单的对话。在语言掌握方面,当地的少数民族是非常有天分的。我记得英国有位著名作家,曾经这样形容过新疆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维吾尔语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语言,听他们说话,你会和音乐联系到一起。确实如此,他们语言发音语调的把持,能充分体现心灵的东西,人的喜怒哀乐在他们的语言中都能恰当的表达。
经过长时间的共同生活,我们还创造了一些第三种语言,大家都能听懂,这个来源也无从考证。口哨在我们这儿可以作为语言使用,不同发音的口哨,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可以表达远距离叫人,也可以表达近距离叫人,还可以表达只叫你一个人。口哨表达最激情、最丰富的要属,当一个漂亮姑娘从一群小伙儿面前经过,那会召来交响乐似的口哨声,而且根据口哨的悠扬程度,你可以判定这个走过去的姑娘有多漂亮。还有一种特殊的表达,嘴里发出一声清脆的“啧”的声音,别小看这一简单的发音,在我们这儿有种诗的效果,意义非常深远,它的意思是绝对的否定,一般不第一时间使用。比如:你要求我去陪你吃饭,我不同意,然后你再三坚持,我也一个劲的给你解释,但当你听到我发出“啧”的一声时,就说明彻底否定了。
我们之间的交谈,经常是汉语维语搭配使用,这样能克服双方对语言掌握不全的问题。有时汉族之间的交谈或是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谈,也会使用对方表达更确切的语言。
我们坐在一起,要是说一些开心的事,丰富的语言,同时配上形象的表情,还穿插一些生动的单发音,加上手势的补充,真有一些话剧的味道。
加一则趣事,也体现了新疆文化的独特。
在新疆,很少有人以东南西北来辩别方向,我们总是使用左右、上下、前后。有一次,我在北京问路,碰到一位很热心的当地老大妈,她非常认真地给我讲了半天道南道北、道西道东,我还是一脸茫然。她非常着急,有些责怪的说:“我说得够清楚了,你怎么还听不明白。”我就给她解释:“在我们那里,不使用东南西北。”她倒一脸茫然的问道:“那你们怎么说?”于是,我就向她表述了我们那里指路的方法:你现在开始往前走,看到一棵大树,右拐,上一个坡,过一个桥,左拐,斜对面第二条巷子,一头扎到底,一个老头在那儿坐着(既便没有老头儿在那坐着,也会有别人在那儿,这就是新疆人的想象力),他就会告诉你要找的地方。我说完,这个老大妈,第一个反应就是拍了一下脑门,感慨的说道:“你们那儿问路也太复杂了,你这么一说,搞得我都不知道你刚才问的那地儿在哪儿了,算了,反正我也没事,我带你一截儿吧。”当时,我心里挺自豪,没想到,我们新疆人来到北京,还得到这样一份优厚的待遇。
祝网友:米杰增亚克西(心情好)!豪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