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熊飞骏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601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社会的进步是从“一个人的坚守”开始的

热度 1已有 2423 次阅读2012-2-16 08:19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社会的进步是从“一个人的坚守”开始的

——熊飞骏

近几年专注民众启蒙和推进社会进步事业,常听到文友发出如下抱怨:

社会变革需要公众的广泛觉醒。我身边的人只对升官发财股票物价和孩子升学感兴趣,没人在意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进步。广大民众都在急功近利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整个社会根子已烂不可救药,你一人在那里呐喊管个屁用?

…………

文友的抱怨不无道理:多数中华大国民平素只在意自家的小日子过得怎么样;不怎么关注国家社会大趋势和潜伏的危机;更不会关注公道、正义、真理、良知等必然影响多数人“小家庭未来”的终极价值,只有超越忍受极限的不公和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才大叫冤枉和命苦;正如韩寒在《淡革命》一文中所说“大部分中国人一幅别人死绝不吭声、只有吃亏到自己头上才会嗷嗷叫的习性”。

飞骏这里要问一句:

社会变革确然需要平民大众的广泛觉醒,但如果没有一个人率先在那里呐喊,如果每个民众都随大流拒绝做第一个先驱者,平民大众会有“广泛觉醒”的那一天吗?

不会!

社会变革是从“一个人的坚守”开始的!

没有一个人敢为天下先;没有一个人舍得放弃个人小家庭的急功近利;没有一个人为了公民社会的“大爱”主动牺牲亲朋好友的“小爱”;没有一个人勇于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良知正义;没有一个人面对公众的麻木冷漠仍无怨无悔地坚守呐喊,平民大众永远也不可能有“广泛觉醒”的那一天;社会永远也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众所周知,民主政治是当今世界最不坏的政治体制。

民主政治则起源于基督教。

当今世界的文明发达国家基本都是信奉基督教的地区,基督教世界囊括了人类90%以上的智慧和近80%的财富。基督教能够取得今天这样无与伦比的文明成就,就是从耶苏“一个人的坚守”开始的。

耶苏传道初期,没有几个人理解他,官员富人争相迫害驱赶他;多数普通民众则把他当成傻子神经病。他终其一生只收了区区12个信徒,其中一个还当了叛徒出卖了他,和专制统治者一道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

耶苏当年面对的“公众愚昧麻木”程度比今天严重百倍!

可耶苏从来也没有灰心气馁过,甚至连沮丧失望也不曾有过。

社会变革通常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习惯于“革命性巨变”的中华大国民对身边正在进行的点滴变革通常视而不见。

在良心思想者的努力启蒙下,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一样在经历虽然缓慢但却有益的变革: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十年前多数国民动不动就发威要用导弹“炸平台湾岛”;今天依旧如此发威的国民已变成少数,多数国民则对海峡对岸同胞的民主成就心向往之。

“一个人的坚守”,“一点一滴的坚守”,变化虽然不易察觉,但或多或少都在起作用!

一个国家的进步性变革并不需要“多数人的觉醒”,只要有10%的公民觉醒社会就能发生不以权力人物意志为转移的质变。

10%的公民真正觉醒时,剩下90%的公民如果机缘际会,一个晚上就能完成思想180度转弯。

当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到“一个人坚守”的队列,从我做起从身边人做起,离“10%公民觉醒”这个目标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人人明哲保身自作聪明的结局是整体付出更大的代价。

1957年迫害知识分子时,农民事不关己隔岸观火,结果随后的三年活活饿死了3750万。

1959年迫害栽赃国防部长时,高干明哲保身,国家主席助纣为虐?七年后的文革多数高干被打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倒批臭;国家主席则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屈辱整死,无辜妻小身陷囹圄……

类似的悲剧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

一位基督教朋友的一句话飞骏一直铭记在心:

“做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其余交给上帝!”

 

 

0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180pig 2012-2-16 09:09
“做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其余交给上帝!”他们都是这么干的。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