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我 们 的 宇 宙3
从显微镜到放大镜再到我们仔细观察的目光,只要您能静下心,您很快就会发现这世上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精彩,当然也包括您自己。
人的一生至少有三个维度的追求才能获得真正的发自内心快乐。
第一、 对“美”的追求。她有三个阶段;自我认同、自我依赖和自我归属。为自己行为找理由就是“自我认同”这第一阶段。欣赏自己、感到自己做对了、不畏惧自信…..是“自我依赖”第二个阶段。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归类了,并且自豪于自己的团体或类别是自我归属。 她也有反向三个阶段;惭愧、羞耻、被抛弃般孤独。
第二、 对“自由”的追求。她也有三个阶段;人身自由(包括健康)、财务自由(包括权利)、精神自由(包括学习取向)。前面两个不用解释,第三阶段的精神自由指的不仅仅是思想自由,更是一个人的思想在此时已成熟到可以自我复制、演变发展、被自己整个身心接受。她同样也有三个反向阶段;最浅的是人身的不自由、其次是财务的依赖、最痛苦的是思想与行为的扭曲,天天被迫要做自己最不愿做的事情、想自己最不感兴趣的问题、满足自己最憎恶的人的要求、做自己认为最丑陋的事情、憎恶时光的漫长。
第三、 对“自我”的追求。她正方向的三个阶段;对五感的追求(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因此对自己的日常行为的自我约束、不断地挑战自我机体本性需求,所谓修炼。第一阶段很好理解,第二阶段修炼指的是修炼自己的性情改造自己容易激动、心情容易起伏的软弱,使她变得更加委婉温和善于承受敢于担当。第三阶段通过修身这种克制欲望肉体的怠慢、懒惰、寻欢、随欲……等本能的方式来呈现健康的灵魂,所谓修心。每一次修炼的功课中都是浸泡在痛苦的煎熬中,挑战极其难以忍受的极限,并且坚持到最后。修炼功课结束后自己能够体察身体正在向好的方向发生着改变;心情也会变得更乐观、身体更听话健康、整个机体更统一和谐……当然,她的反向也有三个阶段;第一放纵饮食、第二放纵情绪、第三毫无节制地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
以上三点所述,是人生品质的三维坐标轴描述,得其三者为有体积的圆满,得其二者为无体积的遗憾,只得其一者是常人。有一项为反向的是常人,有两项是反向者是无奈,三者皆为反向的必是离死不远且痛苦不堪的人。当然,好有境界的不同,坏有层次的深浅。得此镜者相照不无益处。
上面讲了这么多,就为了标出我下面将要表达的内容在人类追求的坐标体系中的位置,它属于“第二项”对自由的追求的第一阶段对科学真相的追求。这里特指科学技术的探索。
自从居里夫妇提炼出人们推测已久的镭元素,并且证实了;当元素的原子质量超过一定范围后会成为不稳定的放射性物质,其所放射的能量来自于它的质量的减少或者说是来自于其质量的燃烧。我们人类从此开始这个梦想;通过直接燃烧核质量来获得一个全新的范围更为广阔的世界。这当然也成为了我自17岁以来给自己订立的人生目标。虽然很自不量力,但是研究它本身已成为我对自己的精神安慰和寄托,成长中变成了维持我生命动力的爱好直至今天。我的经验是;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本身价值远远高于学习成绩和所学到的具体内容。
善于想象的爱因斯坦,在迈克尔逊的光速实验中,认定光速不变原理,加上那个火车与月台相对同样一束光的光速的观察角度不同算出了空间在速度之下被压缩,(如若不认为是空间被速度压缩,那就会得出时间被速度变慢。)连带着人们已经认识到的质量于能量间的可转换关系,把相对速度所产生的相对动量关系考虑进去,得出了那个最著名的质量转换成能量的公式“E=mc²”他就这么创造了《相对论》
《相对论》的创造不是基于基础理论向下的挖掘,而是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的堆积,它就如同计算机系统没有变更的情况下,在前人已编排好的架构中堆积新的程式。这种创新有他的价值,但是其价值局限也是很显然的,您无法寄希望于对马匹(或动物)基因的改造而获得内燃机所能够给人类带来的强大动力。
工业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一步步达成的突破,它不是在已有的宗教知识体系下理论指导出的结果,整个人类至少历经了2000多年磕磕碰碰的摸索机缘巧合般偶然的成功。而现代化学在短短100年间的飞跃是基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理论的成功建立。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在短短100多年的飞跃成功是基于安培的电力与动力的转换以及门捷列夫对原子核外电子架构上的认识。这充分表明;正确的理论指导使人类的文明进步远远快过于仅仅凭借实践摸索的速度。往后的人类为了能有更大的根本性飞跃,就必须更新的理论认识体系,否则再过100万年人类也未必能够跨过这道看不见的门坎。
我们已有的世界观是建立在我们的肢体感官的基础上的。所谓;看见(有色)、触碰(有体积)……古老的中国是以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来归纳这个世界的。而西方自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是以基本粒子来构建这整个世界的。至今依然如此。在东方,他们不解释金木水火土分别有什么构造而成。在西方,他们不解释没有质量的场效应是怎么一回事。《相对论》一开始就忽略了万有引力场,意识到自己理论蹩脚的爱因斯坦后来不得不对它做出修改,把万有引力场看做是弯曲的空间。很可惜,人类科学的基础物理就此进入了自圆其说的自欺欺人的发展停滞的境地,它迫使人类对自然宇宙的研究重新落入完全依赖实验,只能在实验中摸索碰巧的混沌时代,所谓;实验物理的兴起。你会相信;你有可能回到过去,然后拆散你爸与你妈的婚姻从而不会有你的出生这种事吗?很显然;任何正常人都会质疑这样的理论的正确性,但是我们当今的物理主流的大师们他们认为可以。现代物理科学居然能堂而皇之的荒谬到如此地步,犹如皇帝的新装般招摇过市,还自以为傲。更可笑的是这样一个光屁股游行的队伍不断有新人加入,不肯加入的我们被整个高阶层知识界排挤摈弃已有多年了,至今依然如此。
然而,从哪里开始重建认知世界的架构呢?让我从下面几个人类历史上从未能够解答基础问题开始吧!
……为什么物质会有体积?为什么物质拥有万有引力?为什么能量与质量可以相互转换?以及我们的宇宙的基本架构是什么?
这四个问题最终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三个就好回答了。这个问题是;我们宇宙的基本架构是什么?
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知道所有的物质质量都是由能量构建成的。然而能量是建立在相互排斥的体积基础上的。问题是;体积是怎么由来的?如果我们假设;宇宙的本体是有体积的,那么,能量的加入就是改变这个本体的体积大小、切割这个本体的体积使它各个部位有所区分,这样一来你就无法解释效应场是什么体积,在磁效应场内是什么造使物体间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既然这个物质体积独立于其它物质体积,两者之间怎么会有万有引力存在的基础呢?显然,假设宇宙的本体是有体积的假设是错误的。
那么,顺着宇宙的本体没有体积这个思路,能量在一个没有体积性质的空间内是如何存在的呢?
判断能量的大小除了从体积变化大小来分辨就是从动能大小来分辨。(既然不考虑体积变化,那就只有通过分析动能来解析能量大小了。)因为动能的基础是通过时间和方向来解析的,所以,基础空间的性质就是时间和方向。我们可以把时间理解成频率,而方向便成了空间能量性质的关键因素了。空间中的拉伸力方向不存在上下左右以及前后问题,它的方向只有两种;一种是从左向右旋转,一种是从右向左旋转。(自己的左右。)
请注意;如果一个空间它的拉伸力方向是从左向右的旋转,那么,它的外层空间和它的内层空间的拉伸力都是从右向左的旋转,而同一层次的空间的拉伸力方向是统一的。不同层次拉伸空间如果它们的拉伸力方向不同就能够相互吸引、包含、合二为一,如果它们的拉伸力方向相同必会相互排斥构成空间的体积。同层次不同空间亦然。(后面,我将会表述为什么空间受力结构一定是如此规律。)
为什么空间中的拉伸能量会形成同向相吸、异向相斥的性质?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拉伸试验来认识这一点;把一张很大的布放置在球场中心,由若干人各自拉其一点。只要每个人保持拉力不变且旋转方向一致,发现;拉布人会自然均匀分布相邻的两人拉力方向不完全一致,如果此时两人所拉的布从整体上脱离下来,此二人的拉力方向必然会立即相反。(这就是同向相斥,也是破碎的磁体无法拼接的根本原因。)异向相吸的起因也很好理解。有两张原本相互独立的拉伸组合,相互靠近至一定距离,导致两个被拉伸的基础开始合并,由原来的两块布变成一块共同的布,过程中两块被拉伸空间链接点在空间受力的两端,这就是异向相吸的原因。
同向相斥、异向相吸。若干组能量作用在同样一个本来毫无体积的空间,它的效果只有一个,就是拉伸这个空间。而这个被向各个不同方向的共同的拉伸的本来无体积性质的空间支撑了这个世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各组能量场相互靠近时,方向相同的拉伸能量相互间彼此排斥,方向不同的在拉伸力作用下彼此相互吸引。拉伸空间的拉伸能量线随着拉伸距离的变化逐渐变弱,从拉伸起始点到拉伸的停止位,再返回到拉伸的起始点另一端成闭环状。(如同我们所看到的磁力线一样。)在这样闭环状结构下由于闭环的大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层次,同层次拉伸空间其闭环方向一致,彼此间相互排斥形成沿闭环外形的彼此间体积,不同层次的拉伸空间其闭环相互包含,合二为一。(比如太阳磁场包含着地球磁场,两者层级不同然而方向却能相反。)
拉拉杂杂啰嗦地讲了这么多“宇宙的基本架构”,很多人的脑瓜瓤子都快被搅成糊了。下面,我将开始利用这个结构告诉你,宇宙中物质的体积是怎样从没有体积的拉伸空间演变到有体积的物质空间的。
物质为什么会有体积?我们在地球上悬一块磁体,他的方向一定是与地球磁场相反。放大一层看;地球是悬在太空中的磁体,他的磁场方向与太阳系的磁场方向相反。在放大一层看,太阳系是悬在宇宙间的磁体,他的方向与银河系的方向相反。而,银河系的方向与银河系星系团的方向相反……
倘若,银河星系团外的某一星系团,在银河星系团的影响下相互调整自旋面,两星系团达成相互吸引。随着彼此间距离的缩短,星系团的最外层开始进入彼此的内层空间时,发现;外层空间的磁场融合方向恰恰是其进入内层空间时无法与内层空间磁场方向调和的排斥方向。这个矛盾产生的排斥无法通过彼此对旋方向的调整而改变,便形成了某一界线上的排斥。这一界线划出的就是该层次空间的体积界线。于是,我们可以缩小我们的视野,银河系在银河系星系团中也会有自己的体积不容其它星系进入,而太阳系当然会有自己的体积不容其它太阳系进入。进而,地球的磁体也会拒绝火星和金星的进入,每一块磁铁都有一个属于它的外层体积,只不过它这层空间的范围太大而性质很弱,我们一般观察不出来。延伸下来,化学键的电磁场有它的体积,而其内层的原子结构的磁场也有自己的外层体积、、、、、直至每个基本粒子都有自己的外层体积。
更进一步看;地球的引力场体积存在是因为太阳引力场的存在。而一个多层结构空间与另一个多层结构的空间相互靠近必然会在相互合并最外层空间后在次外层空间形成彼此间的相互排斥,这种排斥力是沿着层间界线的,所以体现的是其第二层体积。体积是这样由空间的磁结构形成,所以,所有物质的体积都富有磁空间的同向排斥的弹性。
再进一步看;多个多层次空间相互连接构成物质团,它的外部的磁向排列……就是怎样在一个最小的空间内排列多个不同磁向的最稳定方案,所谓“保利不相容”原理。“电”不过就是磁场效应的一个表现方式。“电子”不过就是某种层次的最小量级的磁场。
为什么会有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它实际上就是磁场性质。只不过它是最外层的弱磁的效应场。过去我们认为“万有引力场是宇宙的总体基础场”。从现在起,你可以重新认识了,我们所处的万有引力场只不过是地球星体的外场(我们视角的外场)。它的外面还有更大更多的外场,这些不同或相同层次的外场组构了我们眼前的宇宙,它不会因所谓的“万有引力”而加速收缩,相反,由于宇宙不断地燃烧核心能量,把大量能量释放到外场来,导致外层空间体积膨胀,由内向外的逐个层级的膨胀是加速型的膨胀。这样看,多年来天文物理与理论物理的争执可以从今天起停止了。
为什么会有质量?物质内部拥有的能量越强大,它外部的拉伸线的拉伸程度越深,因此它的旋转面的调整与相对能量弱的就越困难,这就体现出物质的质量与其拥有的能量以及其万有引力的强度成正比的关系了。
为什么会有惯性?相对的空间运动会在空间内产生相对的空间拉伸。(绝对静态的空间时间是统一的、平衡的、没有时间发展的(没有时间在走动)。如果此时有某一组相对空间开始做不断地相对运动,这种运动造成静态的整体空间体积因此而跟随着其运动不断做相应地收缩、释放,来满足空间整体的统一性不被打破,(正是在此时时间开始发展。)即:空间体积收缩释放前后的统一性,或者说是连贯性,创造了时间的发展,同时以空间的体积变化痕迹标记了这种相对运动痕迹。)
这空间痕迹就是空间被拉伸的纹路,这种拉伸纹路也是磁场拉伸纹路,它能够与内外所有磁场构成磁场的稳定结构。最终会使物质体在某个圆周上形成稳定的相对静态位置。物质体在空间的运动由这些拉伸场排列稳定,保证了这种运动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物质体将会在某一范围做圆周运动,(这一范围有可能是地球磁场,也有可能是其它磁场,或跨越多层磁场后的某个磁场。)打破这种稳定结构建立新结构所需要的能量就是惯性能量。
物质体所蕴含的能量越高,改变其运动的稳定结构所需付出的能量代价也就越高。(因为需要改变其内所有磁场原有的与外部的链接角度。)改变其稳定运动状态的角度越大所需要付出的能量代价也就越大。(因为,改变运动角度的大小直接等同于改变其内部所有磁场角度的大小)。
光的性质和原理前面我介绍过;磁力线是拉伸能量扭曲空间的闭环线。
而电磁振动,出现了周期能量释放时间与磁场闭合周期不符合,随着一个个临时磁场的扩撒范围的增加,其传播距离也在增加,这样就被我们视其为:光的传播。既使是不闭合的磁场也是磁场,它当然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当然这种改变会像重力一样的性质,这很好理解。过去我们解释成“时空弯曲”显然就是“方便法门”的说法罢了。哈!哈!哈!
这还解释了;为什么越是高能量的光弯曲越大、如α、β这种接近闭合的光粒子有如物质粒子般的物理性质。
解释了这几个问题,标示了我们有能力摆脱“哲学与神学”的双拐,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独自地站立在这样天地间观察这个世界。
当您看到这里,回想这前后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您也许会发现,我在试图告诉你,你是谁、你处在什么样的世界里。至于你将往何处去?您自己决定吧!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