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4|
王杰文同志,1933年8月17日(农历八月二十八)出生于山西省隰县龙泉镇乐安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儿时由几户农家合伙聘请私塾先生,学习过《三字经》、《百家姓》等。1944年,11岁的他由本村本家王平(阎锡山政权的财政厅长)引领,离开家乡来到陕西宜川县秋林镇虎哨沟,在阎锡山创办的第一儿童教养院上学,1946年,教养院迁往陕西韩城牛家角村,王杰文在此继续他的学习生活。1948年从教养院毕业转入运城简师(地址西安)学习,1949年8月,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招生,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革命历程。先后在西北军区干部学校任护理员,解放军西南工作团入川队员,1950年1月,在成都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护理员,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3月,在西南军区空军军医学校学习,1955年4月,解放军第三航空预备学校(2154部队)医生。1958年4月,王杰文以优异成绩考入运城医专深造,这些学习经历为以后长期从事医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毕业后于1961年初由组织分配到永和县人民医院工作,他从普通医师做起,先后担任医疗股长、副院长、院长和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1994年离休。
上世纪五十年代,永和没有一里公路与外界相连,王杰文来永和工作,是坐一辆马车来的,遇到路不好的地方就下车步行,从隰县到永和走了两天时间。县城不足400米的土街道,每遇刮风下雨,到处尘土飞扬,或遍地泥泞不堪,只有一二十家的小店铺,参差不齐高低不平地排列在街道两旁,店铺里只有简单的日用百货销售,一幅萧条落后的景象。当时的群众也非常贫困,能进医院看病的也很少,不到病情发展到万不得已是不去看医生的。县医院的条件可想而知,应该说远远比不上现在的一个村卫生所,几条土坑就是病床,一口铝锅便是消毒器具,设备简陋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夜晚一般点煤油灯工作,手术时为了光照亮点才用汽灯。且在医院人手少的情况下,还担负了大量防疫、妇幼的职能。从1963开始,医院逐渐增添了多名年轻大学生,才慢慢有了生机,开始分设内科、外科,开展比较专业化的医疗。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王杰文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一样,不叫苦也不喊累,以部队延续下来的优良作风,夜以继日地为永和百姓解除医患和病痛。
医生出诊在当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群众什么时候叫医生就什么时候到,不分白天黑夜,没有路途远近。王杰文来永和工作的第三天,便踏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冒着五九天的严寒,夜以继日地步行70多里路,双脚打起了一个个水泡和血泡,次日到达阁底乡阴德河村给一位老人看病,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一个冬日下着大雪的深夜,一位农民叩响了王杰文的宿舍,因劳累睡觉正酣的他二话没说,从墙上取下马灯点亮后,带上平时出诊的医疗器具和常用药物,踏着厚厚的积雪蹒跚着向枣腰子村行进,一进门没顾上喝一口水,就给正在痉挛的产妇量血压测心跳,经初步检查确诊为妊高症,并及时采取药物治疗,缓解了孕妇的病情,并嘱咐患者家属注意饮食和休息,不行就到县医院住院分娩。又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王杰文只身来到交口乡冯藏村,见到患者肚子疼的在坑上打滚,经询问和叩诊确定为大肠梗阻,因当时农村没有技术条件,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用手指给患者从肛门一点一点掏粪直至天亮,最终解除了这位村民的病患。类似这样的下乡出诊经历,王杰文还有许多许多,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