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文心雕婁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8426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难财不是谁想发就能发的,还要看你有没有资格

已有 219 次阅读2020-3-5 17:01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国难财不是谁想发就能发的,还要看你有没有资格_图1-1


      我在一月底转载过一篇文章《我们应该赞美那些发国难财的人。当时疫情初起,很多人刚刚醒过神来,在忙着到处买口罩,所以纷纷以口罩价格作为批判此文章的案例。其实,这篇文章真正想表达的是以市场价格作为供应的调节机制更有效,所以在供应紧张时,价格上涨能更快地增加供给

      批判方主要强调两点,第一是“人命关天”,认为口罩已经涉及到生命安全,不能作为普通商品看待,所以不适用市场经济原则;第二是担心商家贪得无厌,可能开出大多数人都承受不起的天价。

      第二点纯粹是毫无经济学常识的臆想,不难反驳,我会另外写一篇关于价格分析的文章讨论一下。而持有第一个想法的人,这一个月的现实发展已经狠狠地抽了他们很多耳光。

      这一个月里,主要的口罩生产企业都已经被接管,生产出来的口罩统一由ZF处理,普通商家能够拿到的国内货源很少。而且,定价只要比平时高,马上就会被举报和处罚。结果呢?普通民众的需求仍然远远无法得到满足。这足以说明,非市场的调节机制并不能更好地救大家的命

      更讽刺的是,在容易受到价格监控的实体商家买不到口罩的人,好不容易在网上高价买到了口罩,收货时却发现是捐赠的救灾物资。那些掌控着口罩资源的人(具体是什么人大家自己想吧),比普通商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他们又何曾顾忌过口罩是救命的东西?

      如果说,“发国难财”是指在由灾难导致的物资紧缺中牟取暴利,我也来说说哪些行为是在发国难财。

      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不要说在灾难期间,即使是平时,这也是违法行为。现在更是罪加一等,应从重处罚。

      通过倒卖救灾物资中饱私囊。能这么做的人,首先得有调拨救灾物资的权力。什么人有这样的权力?肯定不是普通民众和普通商家。

      利用灾情的特殊时期的管控机会牟利。例如,在疫情最严重的区域,很多小区不允许个人采购生活物品,必须通过社区组织集体采购,采购价格比平时高了很多。这些额外的利润,是谁赚走了?

      在正常的时期,每种商品大致是供需平衡,商家赚的是平均利润。而在灾难等特殊时期,商品供不应求,因此出现了赚取额外利润的机会。

      如果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仍然遵从市场机制,这些额外利润由各个商家瓜分。由于商家之间仍然有竞争关系,虽然每个商家都希望额外利润能多些,但最终的利润是充分博弈的结果。具体的利润大小由供需缺口的大小决定。由于众多商家在抢同一块“蛋糕”,这个供需缺口的“供”方必然是接近最大产能的状态。这就是市场调节机制所起的积极作用。

      在什么情况下,额外利润可以被推得很高?

      情形一,商家结成价格联盟,共同定价。此时不存在价格博弈,所有联盟商家都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在商家数量足够多的行业里,这样的价格联盟很难形成。即使能够组织起部分商家进行价格联盟,仍然要和其他非联盟商家进行价格博弈。在市场经济发展得非常成熟的欧美国家,这样的价格联盟是一种垄断,是经济犯罪行为。

      情形二,单一商家垄断市场,有独家的定价权。

      这比第一种情形更容易推高利润,因为连结盟商家之间的谈判环节都省了,价格基本上靠“拍脑袋”决定。这个“单一商家”会是什么?大家稍微想想就知道。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只能寄望于这个“单一商家”良心未泯,少薅点羊毛了。

      搞清楚了额外利润什么时候特别大,就不难明白,要想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钱袋子,最需要警惕的是什么。事实上,这次疫情对脑子还不算太笨的人来说,是一次绝佳的思考机会,一些平时不容易想明白的问题,只要结合这一个多月来的现实,答案都昭然若揭了。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识别身边有哪些脑残的人。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国难财不是谁想发就能发的,还要看你有没有资格_图1-2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