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ywb678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838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美友谊—— 中美200年交往史

已有 1540 次阅读2020-4-19 02:01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中美友谊 分享到微信

中美友谊—— 中美200年交往史_图1-1


中美友谊—— 中美200年交往史_图1-2



中美友谊—— 中美200年交往史_图1-3


中美友谊—— 中美200年交往史_图1-4


            

中美友谊—— 中美两百年交往史


    “人见目前,天见久远”。以史为鉴,是理解国际关系的重要窗口。
    过去200年,美国是对中国命运产生过最重大、最深远影响的世界大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过关键影响力,并贯穿整部中国近现代史。


                                      一、满清时期的中美关系
     1785年,第一艘美国商船抵达广州,在十三洋行与中国进行直接贸易。
     1793年到1815年期间,因为法国大革命,引起欧洲各国与法国开战。作为中立国的美国,利用欧洲列强混战之机,积极开拓广州贸易,成为仅次于英国的重要国家。
      当1842年英国通过战争获得在华特权之后,美国总统泰勒于1843年7月12日给大清皇帝致函,希望以公正方式签订通商条约。
      1844年7月3日,在经过诸多波折之后,中美双方在澳门望厦村签署《望厦条约》。在鸦片一项,规定合众国公民从事于此种或任何别种违禁品贸易,将不受美国政府的保护。
      由于清廷对英、法、美三国条约置之不理的态度,而且发生了法国传教士被杀害事件,直接导致了大清与英法联军的战争。
      在战争爆发前,英法两国曾经要求美国采取共同军事行动。但美国公使列威廉(William B. Reed)得到的训令却是宣战权力完全属于国会。当前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并不足以作为诉诸战争的理由,应以光明磊落的方法为美国谋取利益。
      1861年,林肯总统任命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为美国第十三任驻华公使。
      1862年7月20日,蒲安臣到达北京,成为第一批入驻北京的外国公使之一。蒲安臣积极执行美国国务卿西华德提出的对华合作政策,“在条约口岸既不要求也不占领租界”,“也永不威胁中华帝国的领土完整。”
      美国的对华态度赢得清政府的好感,对蒲安臣也具有特别的信任。1867年11月27日,担任驻华公使六年之久的蒲安臣离任之后。受清廷邀请,担任中国首任全权使节(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进行中国首次近代外交活动。
      1868年7月28日, 清朝全权特使蒲安臣和美国国务卿西华德分别代表中美两国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也称《蒲安臣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的修订,两国之间建立正式的友好关系,美国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它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对等条约。
该条约以西方国际法形式确立了两国对等地位。

      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中国让给外国人居住的地段,中国皇帝并未放弃“征用权”(Eminent Domain);中国皇帝有权在美国港口派驻领事,其领事特权与豁免权和英俄驻美领事相同;两国公民在对方境内免受宗教迫害;两国政府尊重移民自由;两国公民都可到对方政府公立学校求学,并享有最惠国国民待遇,两国公民得以在对方境内设立学堂;美国政府无权也无意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管理,铁路、电报等建设项目上,“总由中国皇帝自主,酌度办理”,倘若中国政府决定展开这类项目并希望利用西方技术,美国政府将指定工程师接受中国政府聘用。
      由于有了《蒲安臣条约》,美国而不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英国成为大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首选。 1872年,第一批中华幼童乘船前往美国,掀开了中国公派留美学习历史的第一页,也为中国劳工移民美国敞开了大门。
      1870年2月23日,蒲安臣为中国利益在俄国圣彼得堡进行外交活动时,因肺炎突然逝世,终年50岁。清朝政府为表彰蒲安臣其担任驻华公使时,竭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授与一品官衔,以及抚恤金一万两银子。
      今天,在美国加州旧金山附近和堪萨斯州,各有一座以蒲安臣命名的城市,加州的那一个Burlingame建立於1909年,是一个华人聚居的地方。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蒲安臣的逝世写下如下悼词:“他对各国人民的无私帮助和仁慈胸怀,已经越过国界,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世界公民。”
19世纪末,山东等地爆发义和团排外运动,华北地区数百名外国传教士和数万名信教民众被虐杀。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批清廷大员企图以此驱赶外国人,扶助义和团围攻北京东交民巷的十一国公使馆。日、德两国外交官被清兵杀害。
      6月17日,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的八国组成了3万余联合军队开始在天津大沽的清军发起进攻。
      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10余万义和团民和清军围攻外国公使馆及教堂。
     8月16日,4万多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善太后与光绪皇帝逃亡西安。9月联军进入直隶和山西各地。而俄国则调17万大军占领满洲全境。
      清政府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乞和。经过一年多的交涉,1901年9月7日,清廷与十一国签订《北京议定书》(又称《辛丑条约》)。
当时,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有分割中国领土的想法。而俄国志在用其他条约独占满洲。
      唯有美国游说英国阻止各列强对中国领土的进一步瓜分企图,保持中国领土完整和门户开放政策,以赔款4.5亿两(即“庚子赔款”)白银了事。
      庚子赔款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 盐税作抵押。各国的分配率以俄国最多,计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不足1%。即俄国独得284,554,392两,美国仅得71,899,832两。

   二、半数“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建议将庚子赔款退还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咨文,指出:

    “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1911年,清廷利用“庚子赔款”的退款成立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这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在清亡以后,继续利用庚子赔款选拔留学生。

       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 新竹清华大学。
      受美国的压力,俄、法﹑日﹑英﹑比﹑意﹑荷等国分别在1924年和1925年间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这些退回庚款主要用于中国的教育和学术研究事业。
      美国民间社会的对华态度,也是西方列强中最为友善的。从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教会和慈善机构在华创办了12所大学,包括北京燕京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和沪江大学、苏州东吴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齐鲁大学、广州岭南大学、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等著名大学

       还有各地的医院也多由美国教会创办。
                     

                三、民国时期的中美关系
      在十九世纪,美国外交政策虽摇摆不定,但始终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美国第一、美洲第二、世界第三。
      美国人一贯用投票方式把他们的理想和经济、战略利益统一起来。所以,当欧洲列强和日本把大清帝国分割成一片片“势力范围”,美国商界频频施压,要像欧洲列强那样去中国分一杯羹。但美国政府还是抵制了诱惑,宣布奉行门户开放政策,呼吁欧洲列强把其领地向所有国家的商人及投资者开放,尊重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1900年,就是那位后来斡旋日俄和谈,为中国保住东北主权,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说:

      “新世纪即将来临,伟大民族前途无量。我们是向前挺进还是灭自己的威风,退出擂台?美国就那么弱小,不敢跻身于大国之林吗?不!我们国家朝气蓬勃,渴望未来,我们将以强人姿态,奋起投入角逐。”他的志向是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独立国家,打开全世界贸易的大门,而同时保证不侵占别国领土。
      真正体现出这个伟大理想的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他的目标不只是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是要防止一切战争,为民主而求得世界安宁。他的理想太超前,欧洲列强们对威尔逊的和平计划嗤之以鼻,美国人也不接受。

       直到老罗斯福总统的堂侄福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带领美国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威尔逊总统的理想才变成了现实。

           四、奠定美国外交政策基础的威尔逊总统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6日,北京政府宣布中立,希望欧洲战火不要殃及中国。
     然而,日本却在8月7日以英日同盟为由对德宣战,并在9月2日出兵占领山东半岛。
当时,袁世凯判断,英法俄一方将胜利,对中国利益和山东主权影响巨大。曾向英国提出参战,但受到日本和英国阻拦,加上内战不断,拖延参战。直到1917年8月14日,一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国政府才对德宣战,并向英、法、俄三国前线派去30万劳工,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
     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为由提出《二十一条》,欲将中国政治、军事和财政纳入日本控制之下。在巴黎凡尔赛和会上,英法两国完全不顾中国坚决反对,把德国在山东半岛利益转让给日本。日本的一意孤行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反日情绪。
     这个时候,又是美国公开站出来,担当中国的保护人。威尔逊总统宣布每一国人民皆拥有自决权和主权,坚决反对列强争夺中国。他在巴黎和会上说:“中国不应该受日本压迫。美国公众舆论对这一点比任何其他问题都要坚决”。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的势力平衡必须由新秩序取代,不得再进行军事和政治扩张。
      美国倡议在华盛顿开会解决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美国认为,日本滥用英日同盟自行其事,必须有一个新条约取代之。1921年12月13日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规定太平洋若发生危及和平的事件,应由美、英、法、日四国共同商讨解决。
       随后,美国再召集英、日、中、法、意、比、荷、葡八国开会,于1922年2月6日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谴责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行径,规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

       这个条约以及同日签署的《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奠定了东亚新秩序的基础。
      随着中国反日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以及苏联推翻了日本与以前沙皇政府达成的协议,日本感觉它在中国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因此,在1931年9月18日,侵占整个中国东北,并于次年扶植起伪“满洲国”,彻底破坏了华盛顿体系所主张的东亚秩序。
       美国于1933年1月15日通告世界各国不承认“满洲国”。英国政府于1934年3月13日声称永不承认“满洲国”。国际联盟也认为日本违反国际公约并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支持中国政府主张“满洲国”管辖地区仍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初期,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声音很大,仅对日本暴行给予谴责,但直接的援助并不多。直到1940年秋,当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时,小罗斯福总统才感到形势紧迫,一方面下令禁止向日本输出废铁,石油禁运。

       另一方面,加大对中国抗日的援助力度,为中国提供一百架P-40战斗机,帮助陈纳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准许退役或备役美军到中国参加志愿队对日作战。而且从租借法案中划拨战略物资给中国。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美国与中国正式结盟,把中国作为盟国“四强”之一对待,并在考虑战后世界秩序时,把中国看为重要和平力量。

       美国不顾苏联和英国的极力反对,力推中国成为将在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之一。

                 五、新中国时期的中美关系
      美国支持的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中苏结盟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使美国万分惶恐。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把它看作是共产党对西方抵抗决心的考验。美国立即决定派出第七舰队保卫台湾,并在朝鲜半岛与中国军队展开长达三年的血肉搏杀,随后又在越南与中国交锋。
      美国一直认为,苏联和中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当中苏关系在50年代末破裂时,美国却浑然不知。

        1969年,苏联大使到白宫见了基辛格,“没完没了地跟我大讲中国犯下的所谓血腥罪行”。基辛格向尼克松汇报,两人古思冥想,这才意识到战略机会来了。
      当时基辛格认为中国是个杠杆,可以在越南和谈与对苏联军备控制谈判中发挥作用。随后,1971年10月25日,美国默许新中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位置;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79年1月1日,美国与新中国建交,中国开始向美、日、西欧靠拢,争取进入它们的市场,得到它们的资本、设备和技术,以便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利用它们的力量来抗衡苏联的压力。
      中越战争之后,中美成为非正式的准盟友,莫斯科也调整了对华关系,新中国得以重返一系列由美国控制的国际组织,国际环境立即改观。邓小平抓住这个时机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即所谓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也日渐上升。
      90年代初,苏联崩溃和冷战结束,以及中国的政治变化,令美国重新审视对华政策,很多美国领袖开始把中国看作下一个敌人;一些中国领导人也认为,美国又回到了50年代包围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经过两国领导人的互访,打消了一些疑虑,但中美关系仍然十分脆弱,双方经常在台湾、朝鲜、武器销售、贸易和人权等问题上发生冲突。
      由于与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中国商品得以畅销世界各地,中国经济开始起飞。
      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3.7亿美元,到2017年的6360亿美元,增长了268倍。美国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货物出口地,也一直是中国贸易顺差的最重要来源国。从1986年到2017年,中国从美国市场净赚47386亿美元,大大超过中国贸易顺差总额,可以说中国的外汇储备基本上来自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过去两百年多的中美交往历史,以及二战以后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与美国的现实关系均清楚展示,美国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和平、民主和共享经济繁荣的世界。这种理想就包含在美国的《独立宣言》里面。
      美国这一理想左右了从老罗斯福、威尔逊、小罗斯福、尼克松、卡特、奥巴马不同时代。1914年6月, 威尔逊总统向美国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应怎样发挥我们伟大国家的影响和力量?是要走老路,把我们的力量只用于扩充自己、创造物质福利吗?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有时可能意味着我们会让别国人民受苦受难,而这种苦难我们当年 在《独立宣言》中曾说过是不能容忍的。
       美国的外交战略家、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基辛格承认,这个世界已经朝向美国的理想走过了万水千山。他说:“自从划时代的威尔逊政府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主要跟着威尔逊理想主义战鼓的节奏向前迈进的。今天还是如此。”
       当今世界的变化,也是因为美国变了,中国才能够有今天的经济复兴和技术进步,不仅是因为建立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过去三百多年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
       当今中国的变化,更是因为美国和美国的盟友们为中国开放了市场,为中国营造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环境。
       最后,引用邓小平那就话作为结束吧
——凡是和美国友好交往的国家都富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ywb678 2020-4-19 02:04
凡是和美国友好交往的国家都富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