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0||
茵莱湖,这是一个美丽的水上世界,到处是漂浮的水上花园和吊脚楼式的村庄和寺庙。来到这里,我们很容易把它和威尼斯相比,其实,这里才是一处真真切切源于此,生于此的水上家园。
当我舒舒服服地斜躺在小艇的椅子上,看着两边海鸥欢快地追逐着我们,鸟语欢歌,欢声笑语,旅途的疲惫早已抛到九宵云外去了。
夕阳下,终于被我看到了闻名已久的单腿划桨打鱼的画面了。
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水上航程,我们登上了湖中心的一处平台 ,以最快的时间更换长焦镜头,架起脚架,誓与太阳下山赶时间。
捕鱼的全过程我是记录下来了,看到这些照片,你能说这只是简单的劳作图吗?不!这分明是一幅幅美丽画作的现场版。这画面,在茵莱湖上,天天上演着...
来张近距离的,这位仁兄,笑一个。
太阳终于下山了,湖面上,此时也平静了下来,捕鱼的小船靠在平台上,养精蓄锐,静待黎明。
我心满意足,坐上小艇,就要回程了。虽然湖面上捕鱼劳作的场面没有了,但我们不寂寞,海鸥忠实地追着我们,和谐共处。
杨导的安排确实是让我们惊喜连连,这两晚,我们住的酒店就在湖的中间,四面环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从船上上到酒店的私家码头的平台上,我迫不急待,趁着夕阳的一点余光与月色,为我们住的酒店留影几张。
作为缅甸的第二大天然湖泊,茵莱湖(InIay)位于缅甸北部海拨1300米的掸邦高原上,是属于高原湖泊,它拥有引以为傲的旖旎风光。158平方公里清冽的湖水,三面环山,由四小湖汇成,湖水颜色随天气变化多端,四周热带植物茂盛。
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整,第二天一早,我早早就起来,坐上小艇继续穿梭在这纵横交错的水道上,真真正正领略着当地茵达族人的水上家园。
天色还没亮,小艇的马达声不时惊动了伫立在浮岛上的白鹭.
茵莱人出门就是水,村民的所有活动:捕鱼、购物、种田、运输、甚至是串门聊天等都是靠小船出行。因此,茵莱人小小的年纪就练就出一手好的划船技巧。
这里有二百多个水上村落,彼此间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条水道都各有名字,水道口还有指示牌标注着通往的村子和公里数,只差没有红绿灯了,大家各行各道,茫茫湖面上绝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我们也守规举地穿梭在这些航道上,时坐时立,贪婪地看着拍着这里的点点滴滴。
有些人才刚刚睡醒,这湖面,正好是天然的洗漱地方。这时候,平静的水面上,倒映出一幕幕贴近生活的水乡风情录。
这里所有的水上房屋都是用柚木插到水中的泥里搭建而成,据说能保持150年以上而不朽。这水中酒吧也不例外。
下面这一张,是我用来参加摄影大赛获奖的作品,名字我管它叫做《家园》。
我喜欢这里的水中倒影,特别是那线条分明的高脚屋,在晨光的照耀下与水中的倒影相互辉映,宁静随着涟漪慢慢地流入了心田。
孩子们似乎对我们到访而雀跃,频频地与我们招手互动。
茵莱湖的伊瓦玛水上集市是缅甸最大的水上市场,我们运气好,赶上了五天一次的水上集市。水上集市,光听听名字就惹得我心痒难耐,这可是一个拍人文的好地方。因此,我们往集市上赶,我们在赶,做买卖的茵莱人也往那边赶。
还没上岸,小贩就向我们推销起纪念品来了。不过她们十分的友善,从不强迫你买下。
到了岸上,刚想进入市场,一个小女孩就吸引了我,十分的乖巧,可爱极了。
两位缅甸少女,我想称她们为缅甸的微笑毫不为过。淳朴的美会让身处物欲横流都市的你,带来一阵清新的美艳。
如此清纯的邻家少女实在是让我忍不住多拍了几张,我觉得,这比我们请模特外拍强多了。
这一张,让我想起了昂山素季。
见到这些图片,或许你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缅甸的妇女和儿童的脸上都涂抹着黄色粉未。我需要解释一下的是,这种黄粉就是缅甸人钟爱的“纯天然防晒美容霜”--特纳卡,学名叫“黄香楝粉”。
涂抹的方式是有讲究的,最明显的是未婚的女子可以涂在鼻梁上,结了婚的就不行。据说它可以防晒、防皱、防痘、防虫,有清凉幽香的作用。按照我们的话说,它可是得到国际认证的。
这就是黄香楝树,它的美容功效就在树皮上。
好了,让我们言归正传。
这集市,它由两座狭长的浮岛夹一条宽约40米的河道组成,两岸商店林立,日用百货齐全。
他们的交易很随意,硕大的天秤的法码有些居然只用各种型号的电池来代替,与我们喜欢讨价还价相比,他们显得随意得多。
我们来得早,当地赶集的人很多是结伴而来,她们来到这才一起吃早餐。
看到她们吃得那么香,我也过去凑个热闹。
也有些妇女们选择在这空旷地上晒晒太阳。
在近距离贴近缅甸人民的日常生活后,我不禁有这么一个感受:
在缅甸,一半是贫穷,一半是富有。如果你想感受贫穷、落后,那就来吧;如果你想体会富有、快乐,那你也来吧。物质上,它也许是贫穷的,精神上,它却是富有的。看到下面这些人物图,你或许就会感受出来了。
河道上,一方是乘兴赶来,一方是满载而去。她们交错而过,生活是多么的有滋有味。
虽然是在水上,但在这个差不多是全民信佛的国度里,到处都是佛塔寺庙,茵莱湖上也不例外。
僧人们也只能通过这水上唯一的交通工具来往于各寺庙之间。
接下来,杨导带我们去了一家长颈族人的船屋,在一处水上吊脚楼里,还住着一家奇特的长颈族(巴东族)。据巴东族的传说,以前居民惹怒了神灵,就派了老虎来专吃女人,咬断她们的脖子,因此他们决定给所有的女孩都戴上铜颈环以自保。
不过,到了现在,这种在我眼里认为是一酷刑的习俗已经日渐式微了。这一处,我觉得是以旅游性质居多。
这就是那套在脖子上的珈锁,闪闪生畏。据说,戴在脖子上的铜环最高纪录是二十七圈,这位老妇还没到最高修练,只有二十五圈。侧面看脖子确实很长。
凝视窗外,不知她是不是想跳出这个束缚的珈锁呢。
不过,我错了,看着她们笑得那么开怀,我觉得,这是信仰的力量。
那就合影一张吧,不过,哈哈,我可不愿意当这里的水乡寨主。
午餐,我们在风光奇美的水上餐厅用餐。在这里,我得以俯瞰这广阔美丽的茵莱湖,饱览着这旖旎的湖光山色。
湖面上,正好有三艘载着货物的小艇正整齐划一地从远处划来。我静待它们划近后,拍下了这并非摆拍的画面。
有兴趣的话,大家数一数这船上载了多少人?
午饭后,我们继续泛舟水乡,欣赏起两岸的田园风光。
另一些水道上,这样的廊桥和码头很多,方便人们的出行和去寺庙参拜。
迎面而来的船只在水道上常常与我们擦肩而过,彼此间友好的招招手。
天气热,茵莱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在河里洗澡、洗衣服。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玩起了水上排球。
下面的画面,让我想起张明敏唱的歌曲---《垄上行》。
在一个叫Indein的村子上了岸,Indein村是茵莱湖上比较大的一个自然村,这里有学校、市场、摊铺,我们刚上岸,村子里的学校正好课间休息,我得以进入。
缅甸的小学都用绿颜色做标记,虽然这只是个小村庄,但学校干净简洁,比起我国乡村的许多小学要好得多了。
这里教师办公室,教师们正在备课。
课间休息,学生们都跑出课室,到操场玩耍去了。
这个小家伙,在操场上卖弄起滕球技艺。
村子的尽头是散落着早期的佛塔,很多正在翻新。我顺着梯级上到佛塔群,再爬到佛塔前面的一个山头,拍下了这佛塔群的全景就匆匆下来。
Indein村是居住着缅甸山区少数民族的一个村庄,从山上下来,我正在歇息,忽然一阵熙攘,一大群掸族人正全都跳进河里洗澡,等我赶到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尾声了。
还好,在岸上还是被我拍下他们丰富的表情动作。
就在我们准备要离开Indein的时候,再次路过了那间学校,学生们正好放学。听到放学的铃响,个个象出笼的小鸟,欢快地奔跑着去找属于他们时间的活动。
至此,今天的活动基本结束了,日落前,我们又回到昨晚住的水上酒店。
暮色下,坐在酒店码头的木台阶上,晚霞洒落在我的身上。我被眼前的美景所迷醉,看着前面来来往往的船只,只想呆呆的让时间静静地流过...
何止是我,酒店的其它客人也在享受着这美好的一刻。
又过了一夜,第二天晨曦初露的时候,我登上了酒店后面的瞭望台,看着四周的田园水乡,水鸟一群群地从浮岛上掠过,恰似一幅绿野仙踪图。
吃过早点,我们就要返回良水镇了,见到我们要离去,海鸥也依依不舍,一路追随(哈哈,其实是我们不断地抛食物给它们吃)。
这是另一家更大的水上酒店,这些水上酒店茵莱湖上只剩下六家了,为了环保,以后会逐步再减少。所以,要去的可得赶快行动哦。
沿水道,我们又看到那些熟悉的劳作场面。
小朋友们则划着船,串起门来了。
途中,我们还参观了湖上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坊,有卷烟的、纺线织布的、打铁做刀的、加工首饰的、还有猫跳寺等等。我们先到了这个卷烟加工厂。
烟厂四面环湖,露台上这些热带小花好看极了。
烟厂不大,这些卷烟不含尼古丁,滤嘴处还是用玉米材料做的。
我买了些回来做手信,烟民们齐声说这烟不好抽。嘿嘿,管它呢,反正我不抽烟。
湖面上,渔民还为我们演绎了他们独特的捕鱼全过程。一叶扁舟上,渔家边单腿划动小船,边观察水下动静。
发现有鱼了就下网。
再以一长长的竹竿搅动罩网中的水,直到逃窜的鱼卡在网上为此,这种捕鱼方式很独特。
这小女孩在凝视什么呢?
惹得这些大师们也长枪短炮地对准了他。
原来是两个小鬼在练习单腿划船,他们也许是她的哥哥。
离开了烟厂,我们又去了这个纺线织布厂。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荷叶丝织布就在这里产生,制作方法是把刚摘下的荷叶梗切成一段段,从中间弄断拉出细丝再搓成线。
下面就是用这些藕丝织成的布,用它来缝制成的衣服冬暖夏凉。由于是纯手工操作,成品稀少,因而衣服卖得很贵。
我像走迷宫似的到不同的织布工场乱窜,拍拍这些纺织场面也是挺有意思的。
这位不知是不是老板,和蔼可亲。
至于其它那些参观点没什么特别的,就不作记录了,我们继续穿过最大的浮岛区向良水进发。
茵莱人究竟是如何在水上生产、生活的呢?这要大大归功于当地特有的“浮岛”。“浮岛”就是水上的陆地,当地人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等植物聚集在一起,糊上水底的泥桨,再用竹竿插到湖底固定,就造成了这些浮岛,人们在浮岛上种地之余,还可以捕捞鱼虾。浮岛的神奇之处,更在于它可以随湖水的涨落而升降,甚至像船一样划来划去。
看到这些正在卸货的场面,就知道码头到了。良水镇,我们回来了。
茵莱湖,每一处都是风景,当每一个人静下来细细品味着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茵莱湖的魅力与韵味所在了...
本篇完
敬请留意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