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最早在2008年9月2日发表在中国大陆的几个主要网站论坛上】
最近,一个叫刘海明的人士发表了一个怪论,认为“鲁靖的‘真小人好过伪君子’是个伪命题”,此文能在网络中流传,大概有不少认同者,但辉山兰狐认为,此论看似有理,其实很片面。此论的关键在于。所谓真小人和伪君子,实质上都是小人的“极品”,没有区别,评价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好坏区别,没有意义,所以“真小人好过伪君子”是个伪命题。
作者在分析中犯了什么错误呢?作者的分析是一种形式逻辑推理,而不是辩证逻辑的推理。就以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关系来说,在本质上都是真小人,可说不错,但在表象上却有明显的区别。真小人本身没有伪装,谁看都能知道他们是小人,而伪君子却是以君子的面目出现的小人,从外表上难以识别他们的真面目,从这一立场来说,“真小人好过伪君子”并非伪命题。人们把本质相同而现象有反差的东西加以区别,有利于人们认识社会,这是很实在的命题,怎能说是伪命题呢?
举个例子,两家店铺,一家挂羊头卖狗肉,另一家则挂狗头卖狗肉,从所卖的东西看,当然是一样的狗“极品”,可是两家的招牌却完全不同,是把他们画等号呢?还是把他们加以区分呢?辉山兰狐看来,凡是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谴责挂羊头卖狗肉的,而赞扬挂狗头卖狗肉的。可见所卖“极品”虽一样,但有没有伪装,却大不相同,若按常人的观点,都会认为“挂狗头卖狗肉”好过“挂羊头卖狗肉”。若按刘海明的逻辑,所卖“极品”既然相同,一定会得出这是伪命题的结论。
谁都知道,所谓形式逻辑是在“质”的内涵不变的情况下,对“质”的同态性表述。尽管可以用形式逻辑进行严格推理(比如几何题目的推理),但这种逻辑的结论已经隐藏在推理的前提中,真小人是小人,伪君子也是小人,所以他们没有区别,这就是最简单的形式逻辑推理过程。同形式逻辑相对立的是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承认形式逻辑在一定场合的合理性,但却强调对立的统一。真小人和伪君子,他们在表象上是对立的,是有区别的,但他们又统一在小人的实质内涵中。在现实中,不但承认他们的统一内涵,也要承认他们表象的对立,这才能完整的反映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关系。他们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怎会是伪命题呢?
辩证逻辑不但研究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还要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对立统一。真小人在社会中,总是以小人的面目出现,从头到尾具有一致性,而伪君子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总是一副君子模样,所以人们必须研究其全过程,才能认识到真正小人的本性。以北大历史系的两个毕业生来说,“范跑跑”的真小人实质从来就没有加以伪装,所以北大的教授也好,党的书记也好,都认为他不是好东西。而伪君子兼贪官王益则不同了,在其小人的面目没有暴露前,北大一直把他当作君子的典范来宣扬。谁说这两人没有区别呢?从北大到教育部,都对“范跑跑”不客气地大加鞭策,彻底划清界限。对王益呢,则闭口不谈,即使他现在已不是北大的光荣,则历史上也曾经是北大的光荣,所以还是闭嘴的好。
刘海明在其大作中引用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古训,但这一古训不能帮助作者论证“‘真小人好过伪君子’是个伪命题”的论点。作为范跑跑这一真小人,人们看不到他“长戚戚”的模样,怎么说就怎么干,表里如一,还用得着“戚戚”吗?而王益则不同了,他骨子里是个小人,却整天要谋划自己如何有君子的外表,不经常“戚戚”行吗?可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说法有片面性,因为把这一古训改为“真小人坦荡荡,伪君子长戚戚”,也一样成立。这就叫辩证逻辑,真君子和真小人是对立的,但他们也有统一性,那就是他们都是胸怀坦荡的人。
辉山兰狐相信,鲁靖女士虽然在博文中声称宁嫁真小人,也不嫁伪君子,但也不能解读为她一定选择真小人作老公,若有心胸坦荡的真君子,应是她的第一选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让鲁靖女士到哪里去找理想的真君子?辉山兰狐是没有好主意的,希望刘海明能给鲁靖女士指出一条识别真君子的途径。这比在博客中清谈实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