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火山岛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6653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宗教自由峰会谈“宗教自由”能谈得清楚?别让宗教成为政治工具! ...

已有 174 次阅读2024-7-26 05:53 分享到微信

国际宗教自由峰会谈“宗教自由”能谈得清楚?别让宗教成为政治工具!


近日,「国际宗教自由亚洲峰会」在日本召开,我先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宗教自由」;然后再就本次论坛,谈谈其对宗教自由发展的效用。

国际社会应该关注「宗教自由」的讨论,因为宗教自由标志人类文明在现代时期所发展的宽容与多元精神。然而,在实际上,宗教自由涉及宗教学、哲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且关连到更具体的、实践层面上的议题,因此想要提出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普世定义,并不容易。

我们认为,哲学思辨可以为宗教自由的要素与本质提出一些辅助思考。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在其名著《西方哲学史》中一开始说道:「哲学是介于科学与宗教中间的学问。哲学像宗教,对所有事物充满了想象,却没有哪样是完全确定的;哲学像科学,诉求理性,但不顾来自传统或是天启的权威。」

我以为这段话很有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在讨论「宗教自由」中。

西方从17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除魅的过程。我们活在科学昌明的时代中,往往以科学为基础谈论一切。但这也导致科学主义在当代盛行。科学主义者认为,凡是不符合科学标准的,都不能置信。这种说法过于武断,因为除了认知范围狭隘,事实上科学也并非万能,足以解决或回答一切问题。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哲学就从理性思考,将所有经验内容基于求知的心态,不停止地进行讨论与辩证。

这些讨论的主要特征,并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自由的思辨。哲学自由思辨的目的是反教条,而且将所有的认知内容均置于思辨之下。希腊哲学传统发展出的斯多噶哲学认为,拓展思辨中,最重要的是尊重自然,尤其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

过度违背自然,而自诩自由的行为,对人类而言是有害的。科学作为人为成就,过渡膨胀,以为拥有科学后就理解一切,这种科学主义就是一个有害的例子。科学实质上包含了许多有争议的地方,若是以科学否定信仰,则更属狭隘。宗教信仰属于个人,而宗教传统则包含了引发组织与仪式。

哲学之所以介于科学与宗教中间的原因是,哲学与科学类似,都注重理性、求知,与经验这三点。关键是哲学的理性、求知,与经验,都充满了想象,让理性的追求讲求思想中的因果,求知的发展讲求辩证逻辑,而经验的内容更是讲求超越感官世界,所有能够体会到的经验。

如果要谈「宗教自由」,这个题目有三个面向可以展示个人的自由思想:

第一、就理性而言,孔子早在《论语》〈述而篇〉中就说过,:「不语怪力乱神。」这就是讲求因果的理性思想,明辨真知,即为个人自由之体现。

第二、哲学讲求不断求知,而且不以固定的教条为唯一真理,强调动态辩证,在求知的过程中自由地追寻真谛,并不受到个人以外其他因素之影响,甚至其他的限制。

第三、经验讲求超越,亦即在感官之外可能有的经验,包含啧啧称奇的经验。我们要能够将这些经验内容放在理性与求知的范畴之中,不断地寻觅其真谛。

哲学中所着重的理性、求知,与经验三者,足以能够让宗教在新时代中获得新的生命与意义,而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自由。宗教虽然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但是若无自由,哪有什么安宁可言。

若推广宗教的策略,不是自由,而是教条,那么这无异于抹杀个人信仰,接受外在的约制。这与安宁生命必然由内而生的原则大相径庭。遗憾的是,教条化的现象事实上非常普遍,甚至连自由本身都可以用自由主义之名,行专制与强迫之实。

因此,基于对赋予「宗教自由」普世定义的努力,一方面很难找到统一共识,另一方面这努力应当持续。在没有共识的讨论中,唯一能够达成共识的方法,就是鼓励专业发言,公开说明内容,持续讨论,而不是像「国际宗教自由会议」这般闭门讨论,自说自话。

例如:「如何平衡当今社会中宗教自由权利与人权、教育、性别、环境等议题的矛盾冲突?」,确实是个重要议题,但任由外行进行论坛,却无视专业之要求,期待此论坛对于「宗教自由」有任何具建设性的意见,无异于缘木求鱼。

可惜的是,这么重要的议题,在这么外行的处理方式,不但不会出现实质的讨论,甚至会以偏盖全,在外行人士局限于几个特定宗教的讨论,完全忽视宗教自由关乎全体公民的事实。

更荒唐的是,以往参与「国际宗教自由会议」的官员、美国官员大多来自于外交、安全部门,不仅毫无专业背景,遑论研究经历,令人怀疑他们讨论「宗教自由」这个议题,究竟有无其他目的?有趣的是,本「国际宗教自由会议」不公开,更让人怀疑其动机。


美国在宗教自由的倒退也益形明显。近年来最高法院的判决,越来越偏向主流基督徒,借宗教名义,否定女性群体的自由权利,然而其争议没有得到任何解决,徒生冲突。我们只能说,美国在平衡「尊重宗教自由」与「非歧视原则」方面,受到自己国民越来越多的质疑。

因此,从以往「国际宗教自由峰会」召开「成果」来看,根本没有促成「宗教自由」议题得到任何进步的讨论。原本应该成为各方讨论问题的国际公民社会论坛,理应就厘清「宗教自由」权利,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平台。然而,现在的作法是,借自由之名,行政治正确之实,选择性攻击某些特定国家。

既然如此,何必装模作样、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地举办所谓「峰会」?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