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几句或几篇1982年夏天夜游十三陵的个人经历。但有几点想法与担忧,也对“夜游十三陵”有需要说明和解释的地方。因此先甩个题目出来,征求各位好友意见。如果十人以上觉得不好,我就此打住。如果三天内反对者不到十人,我想就暂缓一缓。如果三天内没有人在今天的这一小段简介之后发表评论,我就认为是默许,就考虑下一步怎么写。
时间:1982年8月下旬,我刚到新的工作单位,有个偶然机会,为在十三陵附近山上绿化而挖坑一个星期。那个活是上午一早出工,扛着䦆头或铁锹上山,刨坑。到了中午下山,回到绿化基地吃饭。饭后神仙会:几乎所有人都是倒头便睡。我睡不着,怕影响别人,就出去游十三陵。因为有规定,为了安全,在绿化基地干活的人晚上不准出门。但我是下午出门,晚上回去,下午睡觉的同事们晚上精神好,他们或者晚饭后出门聊天,或者在餐厅跳舞。也许我正好赶上他们舞会刚散,有人说怎么说舞会上怎么没看到你,我说我也没看到你,不提舞会。
地点: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但在1982年,像样的陵墓就是长陵和定陵。其它的好像都是团城依旧在,明堂相当破,配房惨不忍睹,唯有古松挺拔屹立,树冠又大又密。到了晚上,本来就没有灯光的古陵墓。高松遮住月光,又带来多少神秘气氛,令人遐想。
还有,即使当时收门票的长陵和定陵,我去的时候看不到一个人,我也不好意思去麻烦谁--再说了到什么地方去找人呢?就在前后敞开大门的地方都转了转,不知道算不算逃票,记得当时票价是一角--定陵要进墓道是另收门票,但不要说是墓道,我去的时候所有房门都上锁。
顺便说一句,崇祯皇帝节俭了一辈子,最终葬入思陵,没有团城,没有明堂,只有墓碑一块?记不清了,只是觉得好惨。
第四点,说是夜游不确切,因为我们单位有规定晚上不能出门--安全第一。我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别人午睡时出门,太阳落山就尽快离开皇陵,没有带手电筒,天黑之前必须走上大路,否则可能迷向。
第五点,即使白天一个人去皇陵,就那些古松远处看不管风景多么美,走到树下,周围四望,破瓦残砖,明堂大门还好,配房门窗不全。万一走出个几百年前已驾鹤西去的妃子或太监,拉住俺聊聊万岁爷那些事,那不就成了“聊斋”好题材。我这么多年都没写出来,岂不辜负了人家的心意一片。
最后,说是夜游十三陵在时间上不确切,听起来也让人心慌慌;但说是独游十三陵,那就太过于平常--不是和家人朋友一起旅游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独游;更重要的是,一说十三陵,很多人认为就是已开放的定陵和长陵。根据较新的信息,经过开发,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去已开发的皇陵旅游也没什么,不就是买门票,听介绍。
同样重要的是,当时照相机还是很稀罕之物,没有拍照。我写出来,有人信吗?
因此,写与不写,写到何种程度,实写还是虚写(碰到不好说的就绕过去),真要听听各位网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