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天演之道 //www.sinovision.net/?56084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天文、人文及其演化……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天地立心

已有 1101 次阅读2018-6-20 18:37 分享到微信

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历代仁人志士追求的梦想,一种最高境界,激励后人穷理而笃行!

不争的史实是,志士仁人者流多是继孔孟之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或为民请命,臣死谏者有之;或为国捐躯,武死战者亦有之;或变法图强,开一代政通人和……君不见,“为天地立心”者何?自古认为“天地无心而成化”,人有心,人心就是天地之心。张载亦然,他在《诗书》一篇中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何为人心?那就是仁者之心,自古皆然。无非是说“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是故“立仁人之心就是立天地之心”,岂有他哉?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天生人,大自然赋予人的生命意义,《易》的说法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汉董仲舒秉承“继善成性”提出“天止人继”之说,言“天之所为,有所至而止。”人应该自觉地继承宇宙的大化流行,使生命不断超越、升华。用冯友兰先生话说,天赋人的使命就是“力致宇宙未竟之功”。质言之,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文明伊始,我们古人不辱使命,观天察地,有河图、洛书和伏羲八卦相传,继有《经易》、《道德经》著世。然,不孝子孙,“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易经》·复卦)自夏商周,历春秋战国,秦汉及清,权力私有(世袭),天下变成家国,财产私有,私欲扩张,完全偏离了天道,何谈使命?——灵魂为肉体所拘,私欲所蔽,愚昧无知,却妄自尊大,强权霸道,天下纷争,无以为继,往圣经典竹帛烟消,幸存者亦成了“绝学”。无怪呼横渠先生如此慷慨激昂呼吁,穿越历史时空,回荡不绝,可谓不同凡响。至宋明才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颐开理学之先河,直指要害的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生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他祭“天理”,视为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理一分殊”,即万事万物各有一理,又都源于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回归天赋本性,独善自营,理欲合一。心学开创者陆九渊自幼好学,三、四岁时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后得“宇宙”二字义大省,笃志圣学,提出“心即理”,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有句举世皆知的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他则说:“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者。”——可谓之“以圣人之心立天地之心”,后世赞誉“为往圣继绝学”,具有里程碑性意义。

然则,所谓圣人之心,亦不过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历代先贤圣哲“内圣外王”,求仁,内省于心,去私欲之蔽,致良知,最终倒向宗教(禅宗),修炼身心。科学精神禁锢在宗教神学之中,格物致知,终究不能外达宇宙本然。

近代思想家、理学家马一浮先生说:“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马老先生道高识远,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潜心体究宋明理学,继承程朱的思想学说,躬身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具备诗教礼教理学三种学养,有“义理名相论”学术造诣,以及“主敬、穷理、博文、笃行”四道之教,享“现代三圣”之誉,受世人崇敬。他的话更具影响力。可惜,所言“为天地立心”者并未跳出“内圣”传统。时至今日,究竟有哪些宏篇巨著或是界定哪一门类是“为天地立心”之学?世人仍不知所云。

《易》云:“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易经》系辞下 第一章)贞字,源于甲骨文,鼎形,以鼎假借为贞;金文加上卜,贞本义明确为卜问、占卜。那么“贞观者”何?历代学者困顿惑解,不谙天演之道,惟冯友兰先生独具创见,曰:“宇宙是静的道,道是动的宇宙。”[1]天演之道观之,此乃宇宙维度也,即宇宙自其“贞观者”也。于人就是藉宇宙维度(坐标)而观之,是故“贞观者”宇宙观是也。“《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系辞上 第四章)是故易观是也。换成老子的话说,就是“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用现代话说,那就是人生观,国家观,社会观,世界观。契合现代科学,予观夫,哲学旨“为天地立心”,经济学实“为生民立命”,经学乃“为往圣继绝学”,社会学则“为万世开太平”!

可悲的是,经济学主张的自由竞争,从商品榨出利润,欺行霸市,尔虞我诈,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扭曲为“适者生存”;富可敌国,穷者无立锥之地,社会矛盾重重,经济危机不断,科学技术一次次挽救危机。新世纪之初,波及世界范围的“金融海啸”,运筹几十年视为成熟的现代经济学不惟没有亮出预警信号,对肆虐的海啸泛滥成灾毫无应对之策,主流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在“金融海啸”中几乎沉没,危机深重,自顾不暇,侈谈“为生民立命”?不少学者求救马克思《资本论》,有《21世纪资本论》面世,尚未见其效;恐怕还是要靠科学技术,这就是电子计算机主导的“信息化革命”,人工智能制造模拟人的“智能脑”机器人,变革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即用“智能磨”取代“机器磨”(诸如马克思所论的“蒸汽磨”和列宁所言的“电气化”),生产一个新型社会形态。毋须讳言,经济学需要彻底改造它的“范式”,来个华丽大转身。

世人寄望的社会学,方兴未艾,踌躇满志却无一济世良方。近代以来,建立在“生存竞争”基础上的“社会进化论”,无异于“丛林法则”,说穿了就像动物一样争夺食物、地盘和配偶,带给世界的是侵略、凌弱、掠夺、压迫、剥削,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及至列强间狗咬狗的“世界大战”。赫胥黎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他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讲演,就是为“最黑暗的英格兰及其出路”奔走呼号,痛斥“救世军”是“家天下”、专制统治者,社会疾病的糟糕疗方。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基础的“社会革命论”践行社会主义,对“敌我矛盾”者打倒、镇压及至戕杀,“人民内部矛盾”者施行思想改造、劳动改造、斗私批修、直至灵魂深处闹革命……却没有摆脱贫困、落后、愚昧,甚至于饥不饱腹,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亦化为泡影。社会危机,改革势在必行。西方“自由民主”主导的世界秩序,社会动荡、文明冲突、种族矛盾,暴力、战争、恐怖主义肆虐横行。连地球也不安宁,火山、地震、海啸、雾霾……殃及池鱼,鸡犬不宁,“太平”安在?

易云:“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二千多年前圣人早有训示在先,谆谆教诲,谁铭记?精义谁懂?

圣经、佛经、古兰经推崇为至神至圣之经学,惟是信仰,顶礼膜拜,参禅者世界各地布道、授经弘法、解读阐释……迄今竟无一彻法源底之学问世,“继绝学”何之有?及至近代,西学东渐,“打倒孔家店”,围剿传统文化,《易经》、《道德经》几近泯灭,可谓学绝道丧。无怪乎,熊十力老先生叹惋:“近世西洋格物之学东来,中国人惊羡知识,而复不知有智,圣人之学绝矣。”[2]

所以然者何?皆缘于“天地无心”,天下纷争,无忌礼、义、廉、耻,一切都乱套了,天地成化却变异了。哲学异化了,涂抹上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滑入唯物、唯心论争歧路,有良心的哲学家也偏离了本真,遑论为天地立心?人也异化了,人心不古,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使命安在?天地之心何立?

当今之世,现代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前进,大到宇宙大爆炸、宇宙膨胀,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及之广义相对论,小到微观粒子夸克、希克斯粒子及之量子力学、弦论、超弦理论等等。世人企望哲学与时俱进。不幸,哲学老态龙钟,步履蹒跚。《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职撰稿人约翰·霍根在他的《科学的终结》一书中纵论“哲学的终结”,霍金这般大师级科学家自信的说:“科学家已成为高擎火炬者。”在新近出版的《大设计》一书中,开卷便如同他坐在轮椅上冷面铁铸般直言:“哲学已死。”

如石破天惊,令世人瞋目,哲学界尴尬,检讨者有之,否定者亦有之,有则大喊其冤,负有使命感的哲学家良心发现而倍觉汗颜!

这是一种挑战,——科学挑战哲学,科学之箭靶向哲学!

这是一种警示,——痛恨不该倒下的巨人正在倒下,哲学陷入困境,自难立何以“为天地立心”?

这是一种期盼,——企望巨人重新站立起来,高擎火炬,引领科学新潮流!

 

                       

哲学者何?——何至如斯哉?

首先把哲学名词和基本概念搞清楚,这是每一个为学者从学生时代起就必须做好的基本功。然而,《辞海》释义和教科书讲的都是些泛泛而谈,广义而不精准;请教哲学教授和专家学者也难用言语给予一个确定的定义,恐怕连称之为哲学大家的也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有位哲学权威说: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所言“切要的问题”,诸如宇宙万物、知识人生以及国家社会等等门类。有文学家说:哲学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的位置,思考生命意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只能说是哲学的涵义与研究对象而非哲学的定义。——自古至今,一些哲人先知一直力求把共有的不明确的概念归纳为较确切的定义,却各言其是;诸多学者在哲学功用上做文章,诸如实用哲学、分析哲学、斗争哲学……无一谙达哲学本真。

不可否认,黑格尔著述《逻辑学》、《精神现象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构成宏大的哲学理论体系,论述和阐释他那个时代所认知的世界。迄今无人超越。他的“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倒也直指“天地之心”,可惜交给了“上帝”,无人能懂,后继乏善可陈,更可悲的是划入“唯心”另册,打入冷宫。

现实中,相当多的人一听到“哲学”,脑子一下就懵了,烦了,头皮发麻,见到哲学类书籍望而生畏。实在是,一些哲学家把哲学写得太深奥,或者连自己也不甚了了,照抄照搬来的,老百姓自是读来艰涩难懂;学校教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非是唯物论、辩证法、对立统一和对立斗争之类,不乏批判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这些都已深入人心。平时谁要是说些不合唯物辩证法之言,虽不像30多年前那样遭受批判,但自个儿似乎觉得“唯心论”是种罪过。

追本溯源,哲学一词,语出希腊,最初的涵义是“追求智慧”,包罗万象,旨在探索研究宇宙万物和社会人生而论述之。现行的涵义,显然是经过诸多哲学家根据各自理解与阐释而衍生的。

我笃信“追求智慧”一说,或许这就是人类之初没有被阶级所异化或曰意识形态化,纯洁的心灵法宝哲学本宗和心智的笃定向往。

不知什么时候哲学偏离心智的向往,成为统治阶级御用的工具,为统治阶级服务,涂抹上意识形态色彩;哲学家的良心也多被收买,枉法本宗,沦为听凭权威使唤的婢女。

世纪之交,人类发现多年与天斗、与地斗之后,反而遭受老天的惩罚。反思人类并不能征服自然,也不可以暴力强行征服自然,应当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保护自然,热爱自然,敬畏大自然!可以顺应自然规律改造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最终回归大自然。哲学,曾经充当“斗争”的角色,对立斗争绝对化,实行残酷无情的阶级斗争,忽视和抹杀阶级间的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荣。难怪一些酷爱哲学的物理学家抱怨,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了“爱智慧”的宗旨,有良心的哲学家也不过是研究哲学史罢了,当代西方最负盛名的哲学家关注的多是流行的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爱极生恨,痛恨“哲学已死”。熊十力老先生说:“于宇宙论中,悟得体用不二。而推之人生论,则天人为一。(天,谓本体,非天帝也。克就吾人而言,则天者乃吾人之真性,不是超越吾人而独在也。故天人本来是一。)……推之治化论,则道器为一。(器,谓物理世界。道者,万物之本体,故道器不二。)裁成天地,曲成万物,所以发皇器界,(器界一词,借用佛典。)即所以恢弘大道也。”[3]“天人合一”和“道器为一”蕴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哲理与智慧。现在应当改变御用工具之类的角色,复归其根——“追求智慧”之本宗。

哲学,智慧之学。学哲学,学智慧之道。

 

                       

天演哲学之道,演的就是智慧之道。

智慧之道,是大学问。有人很聪明,但不一定有智慧。聪明人多重于求物,深谙“厚德载物”之要,政界、商界、学界不乏杰出者,德泽万物亦择万物,非智之致也。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十分聪明。自古有“大智若愚”之说,倒不是有大智慧的人佯装愚笨,而是本身显得比常人呆傻,因为他脑子里藏龙卧虎,整天想的非常人所能理解的东西。

有智慧的人求道,皆懂得“物以载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内蕴其道,是谓“道器为一”。然,道并不自显,须“掾物求道”。测天的求其天道,量地的求其地道。世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其道。为官的有为官之道,做学问的有学问之道,从商的有商道,当医生的有医道,当老师的有师道,搞文学的有文道,做音乐的有乐道,做人的自有人道。掾求得为官之道者,必定是智者,可以做大官,清廉为民,功成身退。但往往不是每个智者都愿意做官,尤其是耿直而不善权变者,专心做他的学问,甚至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世上偏偏有些贪脏枉法者能做官,善于做官,做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亦有之,其必有他的“贪官之道”,叫做“盗亦有道”,强盗有强盗的逻辑。现实中往往是聪明人会读书却不一定会做官,“聪明常被聪明误”者屡见不鲜,即便机遇为官也做不了大官。一些聪明人才华横溢,魅力十足,粉丝者众,会做学问,心向往之的是求物;最典型的是北宋神童仲永,天赋异禀,五岁指物做诗,出口成章,自持才高八斗,整日忙于拜访乡里,四处题诗以图利,……北宋政治家大文豪欧阳修“伤仲永”,悲叹“泯然众人矣”。当代才子与时俱进,“品之”,“心得之”,玩学问肱股之中,巨著满目,“奔驰夫富贵,泛滥夫词章”,猴子爬竹竿子一般,驾轻就熟,名利双收,可惜了做的是“竹竿子学问”。其中不乏通晓学问之道者,收敛心性,甘愿清贫淡泊,一学,二问,三觉解,求知求真,学而问道,觉解其觉解,思如泉涌,仿佛是竹笋子从地底下蹦出来,创设新概念,构建新理论、新学说,可谓之“竹笋子学问”。有些聪明人最会经商做生意,敛财而不仁,寡头而不义,常为贪图小利而失误,“下算多比少的少”,甚至血本无归;而通晓商道者,“上算少比多的多”,乃成大贾,富而豪,即使没有饱读诗书也会成为商贾巨豪,激流勇退。

世所称道的是:医道者神医也,文道者文豪,乐道者大器也,师道者大师,人道者圣贤也。

世间神医、圣贤者寡,景仰而难求,见不着,无以论。商贾、文豪、大师者层出不穷,或许就在身边,何以成就之?——天生的吗?是,不可否认天赋,但也不尽然,关键在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与业余活动。

有句经典名言:闲暇定终生。说的是一些做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于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他职业外的兴趣爱好,取得成就往往超过他的专业。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他本是学理工的,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一位普通职员,业余时间“追光旅行”,创立相对论,……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大师!——榜样的力量激励着众多智者。所以,当今一些做物理化学的,做专业技术工作之余,钻研术业之道,掾求自然之道,极至天地宇宙之道;做社会工作的,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进一步发掘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大道理。无疑,都是带有开创性的大学问。

 

                        

寻宗求本,哲学的研究对象最初主要是自然科学,科学与哲学本为一体,岂分泾渭,孰存鸿沟?科学与哲学分道扬镳,——科学从哲学分化出来,是科学的魅力胜利分道,更是哲学的智慧胜利扬镳。

物理学——自然科学之佼佼者,微观上探索原子、粒子至夸克,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弦论,理论日臻完善。宏观上探索宇宙本然,发现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宇宙膨胀,星云,星系,黑洞……广义相对论、标准模型、统一场论,终极是“万有理论”。哲学应把研究宇宙万物及其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哲学不能死,也没有死,活在自然科学之中。哲学务求新生,必须根植于自然科学,扎根深深的汲取自然科学的营养,丰富和发展创新;哲学家应当像古代圣人,观天察地,自觉学习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掌握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及其理论思想,对宇宙大爆炸和宇宙膨胀,对自然万物生成、构造和发展进化,以及人类的起源与未来,应当有其独特创见的超越黑格尔哲学的“大自然哲学”理论阐释,有其独树一帜的创新性理论发现。

摆在科学面前四大难题:万物之本,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之谜。科学正孕育着重大突破,迫切需要哲学思想引领,为科学新时代助产催生。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里高津有言道:西方科学和中国文化对整体协调性理解的完美结合,将导致创立新的自然观和哲学观。

世界目光专注东方,——寄望东方智慧之学!

大哉《易经》,世称“智慧宝典”。——古时日月之光辉耀九州,泽惠天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经》系辞上 第十一章)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彰显中华智慧文明,是乃东方文明之渊,中华文化之源!可谓至神至圣经学。

伟哉神州,智慧文明五千年,自原始部落始,不乏聪明才智,三皇五帝,奉天承运,个个至圣至神。有窠氏筑窠为室,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栽种五谷、尝百草,黄帝造车、驾牛驭马、仓颉造字……氏族首领几乎个个都是发明创造能手。是所谓“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易经》系辞上·第十章)彪炳千古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为人类文明发展辉煌几千年。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至圣先师缔造了特有的儒道文化,《道德经》、《黄帝内经》、《诗经》和《论语》与智慧宝典日月同辉!昔者“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易经》系辞下 第二章)孔子奉行天下主义,怀仁德治天下,“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周游列国不得行其志,退而作《春秋》诸经,“主张消灭天子、诸侯、大夫三层统治,倡导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群龙无首之学说,为万世制太平。”[4]即使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之间有疆无界,人民自由往来,主张达己达人,爱国兼济天下。秦皇统一,立家国天下,专制统治,“别黑白而定一尊”,焚书坑儒,竹帛烟销中宝典幸存。汉初崇尚道家的“无为之治”,汉武帝“独尊儒术”,开疆拓土,辟丝绸之路;享誉贞观之治的李氏王朝文德绥天下,鼎兴汉唐盛世几百年,遵继天下主义。历代封建帝王效法,先贤圣哲经邦济世,“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是所谓“半部《论语》打天下、治天下”。华夏几经外族入侵,包容、同化而推尊,融会一统的中华民族,全赖儒道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基因根深蒂固种植在汉字、汉语之中。世界上四大文明源流,惟中华一派独树,著称文明古国。《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诗经》和《论语》为标杆的悠久而丰厚灿烂的中华文化,不缔为东方智慧之学!

历代先贤圣哲心系国家天下,多是读书做官,修齐治平,“我注六经”;历次百家争鸣中也碰撞出种种“思想火花”,却并未精进,“六经注我”者寡。“易”、“道”多用于治国或“神算”之类。纵然有周敦颐、程灏兄弟、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致力于理学、心学的创见者,玄之又玄,唱的不是主旋律,后世打入冷宫,甚至视为“糟粕”被打翻在地,《易经》、《道德经》、《论语》等等沦为“东方古哲遗经”。近代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体悟叹惜说:“司马迁曰:‘《易》本隐而之显,《春秋》推见至隐。’此天下至精之言也。始悟以谓本隐之显者,观《象》《系辞》以定吉凶而已;推见至隐者,诛意褒贬而已。及观西人名学,则见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之术焉,有外籀之术焉。内籀云者,察其曲而知其全者也,执其微以会其通者也;外籀云者,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逆未然者也。乃推卷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学也。迁所谓本隐之显者,外籀也;所谓推见至隐者,内籀也,其言若诏之矣。二者即物穷理之最要途术也,而后人不知广而用之者,未尝事其事,则亦未尝咨其术而已矣。近二百年,欧洲学术之盛,远迈古初,其所得以为名理、公例者,在在见极,不可复摇。顾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此非傅会扬己之言也,……夫古人发其端,而后人莫能竟其绪;古人拟其大,而后人未能议其精,则犹之不学无术未化之民而已。……二千年来,士徇利禄,守阙残,无独辟之虑。”[5]严公高瞻深瞩,“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夫古人发其端,而后人莫能竟其绪;古人拟其大,而后人未能议其精”,一针见血,直贬时弊。——悲夫!往圣经学长期断层与缺失,兹致大我中华有经学无哲学,不言逻辑亦无逻辑学,直至近世,在哲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以及宇宙学等科学领域一无建树。

有位哲人说,哲学之极诣是通达万物之真源,悉其幽深无穷之緼。——或当是世人的共识,可谓哲学之最高境界。熊十力老先生耿言:“余平生酷好哲学,独居深念,科学毕竟是分观宇宙。若综观宇宙,深彻源底,当有哲学专其责。源者本源,底者底蕴。私怀惟冀质力诸学、生物学、数学、辩证法,各种理论之探究,日益宏深。东方古哲遗经,其中确有宝物在,尤望学人苦心精究。《易经》最重要。将来有哲人兴,融会上述诸学,以创立新哲学之宇宙论,是余所厚望也。[6]

天演之道观之,“为天地立心”者,哲学也。

黑格尔说:“概念是‘存在’与‘本质’的统一,而且包含这两个范围中全部丰富的内容在自身之内。”[7]——天地间的诸般道理,穷到本质,天然契合、万理归一,放诸四海而皆准。质言之,哲学本质就是“为天地立心”,哲学本然就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存在”与“本质”统一!概念简约精辟、明了易懂,逻辑简单、理论统一。这就是哲学定义,这就是哲学家的终极使命。

 

                       

易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易经》·复卦)自古谁也未见过天地之心,但见“天地无心而成化”。所以古人认为天地无心,人有心,人是天地化育的,人的心也就是“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是人的神圣使命,尤其是哲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苦于担当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现实形态上,为社会建立一套精神价值系统,为百姓生存发展建立一套伦理道德规范,为天地之道构建一套完整的统一理论体系,涉及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生命,这本身就是各个时代赋予哲学的永恒课题。

天演之道观之,“为天地立心”,——这应是一个未解的古老命题。就命题本体而言,惟天地有“心”才可立其“心”。之所以不见天地之心,因为天地无言抒意。但是,天地有言,只是我们肉眼凡胎,盈盈于权利之争,充耳不闻,岂觉天地之言?天地也有意,只怪我们从自然分化出来,自我异化,分道扬镳,与天斗,与地斗,岂解天地之意?——天地生人,人有言,赞天地之化育,言天心,述地道,论天道,释人道。兹事体大,非一般人能为之,惟圣人之善事矣,诸如伏羲、文王、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等,后世有理学、心学、道学、哲学、逻辑学诸家。所以,“为立天地之心”者,并非一个“人仁之心”了得,须得炼就圣人特有的智慧和穷神知化的功力。用现代的话说,须得有物理学家的深邃洞察力,数学家的抽象构造力,佛教大师戒、定、慧的不二法门,道教宗师静笃、心斋、坐忘的悟道功力儒家先贤的专心立品、澄心烛理,文学艺术家的虚极灵感与神来之笔;须得回归自然,超然物外,身心与天地万物一体,以天观天,以地观地,以身观身,从担水砍柴等百姓日用而不知、习见而不怪中,夷视,希听,微搏,发见天地之言,觉解天地之意,是所谓“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庄子有言:“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庄子·山木》)是言天地本是合一的,谓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故有“人体小宇宙”之说。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是所谓“天人合一”。——那末,既然人有心,天地岂无心?有心就有智。任何物种,凡是有心的皆有智,但许多物种的心智禁锢于身心不能外显,或是潜意识,或是前意识(本能意识)。惟独人的意识能够外显,即潜意识或前意识外显为意识(亦谓之显意识),是因为人心生智。试问:人心何以生智?因为天有神化。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物竞天择,独善自营,人的心智穷神知化,穷天的神,知天的化,是所谓“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经》·系辞上 十一章)从而“出神入化”。出神者,意识从本体自身(心脑)分化出来,成为显意识。——心智“出神”突变为“神智”,上升到精神层面,“入化”为语言、思想、观念、目的、意志、意图、艺术等等的聪明才智。于是乎有了河出图、洛出书、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老子《道德经》以及圣经、佛经、古兰经等等。那么再问:人的心智何以能穷神知化?一是基因,即从娘肚子里带来的,是所谓“天所赋,人所受”。《易》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彖)意思是说,人文法之于天文。天文,天道运行,自然法则;人文,道法自然,社会法则。用现代话说,日月相推一阳一阴,阴阳消长,元、亨、利、贞,阳刚阴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人类天生有男有女,男女交媾繁衍生息,结成一对对夫妇,夫妇组成家庭,而慈爱、礼义,而家国、天下,这是人文,道德文化。——人类自文明始便开启人文主义。据王国维先生考证,殷周之际中国文化发生过一场巨大变革,起于一场宗教批判运动,制定了一整套祭祀礼仪制度,并以人文主义思想改革宗教,奠定了社会人伦基础和道德规范。是故,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云云,最终形成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足见天地有心智,而且先于人,藏有大智慧!二是后天所习,即学习前人的,这前人的才智,追溯到古人直至伏羲衍“八卦”,河图,洛书,依然是天地赐予的。亦或是“天人感应”,用老子的话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中说:“小之极于跂行倒生,大之放乎日星天地;隐之则神思智识之所以圣狂,显之则政俗文章之所以沿革,言其要道,皆可一言蔽之,曰‘天演’是已。”[8]

予笃信“天演”之论,宇宙间“日星天地”是天演的,天地间人的“神思智识”也是“天演”的,一切“政俗文章”统统是“天演”的,《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以及现代科学诸般理论,不过是人类心智的生发显现为逻辑大脑的认知和复制而已。以此观之,法天地之大智慧,贞天演之道,旨“为天地立心”,则堪称为哲学。

50多年前,量子论创立者普朗克预言:“一个具有意识和智慧的心智是所有物质的母体。”后继者不乏求索,诸如“自然的心智”、“量子全息图”、“无量之网”、《大设计》等等。可惜,这些物理学家尤其是霍金,痛恨“哲学已死”,期望引领哲学却不通晓哲学,更是不谙东方古哲遗经,缺乏中华文化素养孕育的东方智慧。冯友兰先生敏锐的觉察到,早在上世纪30年代,在他的《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中指出:“科学上所谓研究自然,利用自然,在合天心者的觉解中,都是穷神知化的工作。穷神是穷天的神,知化是知天的化。天有神化,而人穷之知之。人继天的未继之功。合天心者做此等事,亦如子继其父之志,述其父之事。”[9]显然,冯老先生早已觉解到科学与东方智慧的契合,可惜他缺乏物理学知识,不知道如何“合天心”,终未能“穷神知化”。

有位历史老人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或许历史老人错爱,故意要把这一神圣使命留给今天,我们责无旁贷!——这是时代的机遇,时不我待,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天遣使命!

斯维年暮,尽性至命,力致东方古哲遗经予物理的诠证。

胡适先生有言:“两千二三百年前,荀子就有‘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七八百年前,程子、朱子就有格物——穷理——的哲学。这是科学的哲学,可算是工程师的哲学。”[10]所谓“格物——穷理”,就是“即物而穷其理。……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人呼?

老朽是学物理的,半生做无线电电子工匠,著称工程师。老来偏不信邪,班门弄斧学哲学、论哲学,致力于物理·哲学,不脱“工匠”本色,誓做一名胡适先生所言的“哲学工程师”,设计21世纪的哲学;把物理学嫁接于哲学,或者说物理学“复归其根”,——回归哲学本源,掌握运用现代物理科学理论思想,探索宇宙的哲学、自然的哲学、社会的哲学和人生的哲学诸般问题,思考宇宙自然万物生成、构造和发展演化规律。这正是“天演哲学之道”矢志课题。

 

                       

精神,物质,思维,意识,存在。自有文明以来,这些哲学范畴的概念一直争论不休,有个谁先谁后的问题。哲学由此分成两大学派,凡是承认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存在决定意识,即存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种认识论属于唯物论学派。凡是承认先有意识,后有存在,意识决定存在,即意识第一性,存在第二性,这种认识论属于唯心论学派。唯物论认为意识是物质大脑思维的产物,没有大脑的存在,就没有意识,思维与意识是同一的东西。唯心论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前就存在一个“绝对精神”,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精神与意识是同一的东西。——历史上,恐怕是自文明伊始,人类敬畏大自然,祭天祀地,崇神拜鬼,就有唯物论与唯心论之分。至近代,唯物论要按照他们的世界观和认识论解释并改造世界,唯心论也要按照他们的世界观和认识论解释并改造世界,形成势不两立的对立和对抗,争论已有几百年了,谁也理论不清,难分仲伯,因而谁也说服不了谁,自是谁也战胜不了,谁也不是胜者,当然谁也不是败者。

冯友兰老先生早年告诫说:“所谓唯物唯心的那个‘唯’字,是要不得底,一个大哲学家的思想,或一个大底哲学派别,都不是一个‘唯’字可以把它唯住底。”[11]。毋须赘言,既然自身都“唯”不住,何谈“为天地立心”?恐怕那些号称哲学家的也未必有“为天地立心”的使命感。熊十力弊陈“唯物”和“唯心”之端,说:“心物万象不是凭空发现,定有实体。但所谓实体不是高出乎心物万象之上,不是潜隐乎心物万象背后,当知实体即是心物万象的自身。譬如大海水是无量众沤的自身。众沤,比喻心物万象。大海水,比喻实体。求实体于心物万象之外,如一元唯心论者说有绝对精神,是乃变相之上帝。不可许也。反对唯心而别成唯物之论者,则以物质为宇宙基源。殊不知物质元是现象或功用,何可当作基源。此乃无体之论,余亦不敢苟同。”[12]——所以然者何?天演之道观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之子,天赋人授,眼见的是外在物质世界,心智里有个“天然的逻辑”,自身既是唯物的又是唯心的,——心、物集于一身。现实社会中,一些最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常常不自觉地滑向唯心论,说一些“唯心”的话,做一些“唯心”的事,犯一些唯心主义的“错误”;同样,一些唯心主义者也往往不自觉地站到唯物论立场说话、做事,连上帝也撇一边。说穿了,每个人都是有个心物纠结,量子力学有个“量子纠缠”,是谓“量子意识”;那末,意识量子化,就叫做“心物纠缠”.质言之,人皆“心-物一体论”者。用文学家的语言形象地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其现实性上,因为我们囿于眼前的“物质”,或者说,物质实体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已经固化了,大言“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u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道:“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13]就是说,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而另一方面“物质”究竟是什么?却又说不清。

放眼太阳系,遥望星河,物质充满空间,似乎无边无际。殊不知,“唯”其“物”的“物质”,——物理学区别于已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而专称其为“普通物质”,最新科学发现,在浩瀚的宇宙中大约只占4-5%,暗能量占72%23% 是暗物质。不言自明,唯物论也就“唯”其4-5%而已,95% 以上是“唯”不住的。实乃一叶障目!

那末,暗能量、暗物质是什么?——这是一个谜,看不见摸不着,世界性的物理学难题。天演之道观之,暗能量、暗物质或许同许多已知的微观粒子一样,是个具有不确定性的量子怪物,可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即人的意识参与致使波函数坍缩而呈某一确定状态。而哲学家们却并不追问当然也无从追问物质是哪里来的,物质起源是什么,以及量子的不确定性或量子纠缠之类,因为那是物理学家的事,因而局限其思维,哲学止步如此。

                        

天演之道则不然,不懈拷问物质、能量以及暗能量、暗物质何以产生?追溯到我们这个宇宙是如何创生和演化的?追溯到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包括生命等等又是如何衍生和构造的?……这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挑战哲学,当有哲学专其责。辉煌于19世纪的黑格尔哲学论述了他那个时代物理学的辉煌,本本里自是找不到现代物理学的现成答案,当今哲学界一派哑然。无怪乎,霍金坐在轮椅上冷面铁铸般直言:“哲学已死。”

黑格尔说得好,“哲学的目的就在于掌握理念的普遍性和真形相。自然界是注定了只有用必然性去完成理性。”[14]自然科学从哲学分化出来,沿着自身路径发展,特别是物理学,一路高歌猛进,但唱的决不是哲学的挽歌。恰恰相反,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新理论,拓展了哲学视界。自然界的奥秘注定了需要哲学来揭示,关键在于哲学自身发展,——扬弃和创新!重任自然落在哲学家肩上,关键的关键就在于哲学家能不能回归哲学本原,弘扬柏拉图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争的是,几十年来,哲学课堂上只学辩证法、唯物论,排斥贬抑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而辩证唯物论只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遵循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肯定规律。那末,对立是如何产生的?人何以能“出神入化”,即意识为什么能从自身(心脑)分化出来?宇宙万物特别是有心智的物种为什么就不能分化?……已有的哲学都回答不了。熊十力老先生深解《易》,挑战唯物、唯心,他说:“余持全体分化之论,……《易》明乾元,分化为乾坤。明者,阐明之也。乾元者,乾之元,非乾即是元。坤之元即是乾元,非坤别有元。乾元亦名太极,是乾坤之实体也。乾坤虽分,而实互含。《乾卦》中有坤象,明乾阳主动以运乎坤,是阳含阴也。《坤卦》中有乾象,明坤阴承乾而动,是阴含阳也。乾坤不可剖作两体,只是功用之两方面,不是二元。更不可于此两方面任意而取其一,如唯心、唯物诸戏论。唯心论者,只取精神为一元,是有乾而无坤也。唯物论者,只取物质为一元,是有坤而无乾也。”[15]

天演之道跳出传统思维定式,笃定熊先生“分化之论”,从现代科学揭示的生物进化“分化树”这一客观存在,抽象化为“分化之分化”规律,或谓之“分化律”。就是说,宇宙万物不仅一分为二,而且一分为三,一分为多,甚至“无”分化出“有”(即无生有)。观照大爆炸宇宙论,我们这个宇宙诞生纯系“无生有”,也就是老子所言的“道生一”,《易经》就是“无极而太极”。那末,宇宙从大爆炸分化出来,就是“无”分化出“有”,即“道生一”和“易有太极”的表述(确切的说是“易有太一”),逻辑上就是莱氏二进制的20=1。“一生二”,则是从“一”的本体(自身)分化出异于自身的“对立面”,二进制则为21=2;“易”就是“是生二仪”,太一分化为一个元阳或曰“乾元”(—)和一个元阴或曰“坤元”(--),其表征就是古人留给后人的“太极图”;用黑格尔《逻辑学》语言,就是无与有的“真理是一方直接消失于另一方之中的运动,即变(Werden)……”[16]“二生三”就是对立两极在激烈斗争中从对立的双方或某一方分化出新质性的第三种形态,形成新的对立面;逻辑上存在一个换底问题,取N=3,逻辑表达就是32=3。所谓“三生万物”,老子没有明确告诉后人,实则是万物构造皆以“三”为根基,逻辑上就是“N3”,诸如23=833=2743=6453=12563=216……是也。智慧超群的老子取命“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的表述是“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既有分化,又包含着组合或转化,数学抽象就是“随机康托集”的不同构造方式。天演逻辑之道已经提炼出“易道逻辑数学模型”:“易”是“Nx”,道是“N0”。(参阅“易道逻辑数学解析”一文

“分化论”呼之欲出了。

观照物质源于能量以及宇宙大爆炸和暗能量、暗物质等等科学新发现,何不扬弃“唯物”与“唯心”之论,汲取内核,创设“心-物一体”之论?既非“唯物论”,亦非“唯心论”,系“唯物”与“唯心”,既不排斥唯物论和唯心论,而又非唯物论或唯心论所界定,——取命“维物分化论”。

人生于天地之间,天赞,地育,人参,无时无刻不在与宇宙自然万物对话。纵观宇宙,无时无刻不在做各类物理科学实验,无时无刻不在做各种化学反应,自然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分化·演化而进化,大自然和人类又何尝不是无时无刻做着不同模式的思维运动?那闪烁的一颗颗智慧星辰哪一颗不是活生生的伟大圣哲,在苍穹之上注目天地间万事万物,凝神思考,抒发宏论……是故,天演哲学之道——心智与自然对话,禀承“天演”之论,笃信宇宙星辰和自然万物及至人世间诸般事物皆是“天演”底,贞观天演之道,“道法自然”。“法”天地之大智慧,“道”宇宙万物生成演化的哲学原理;高擎“维物分化论”,创设一个异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大自然哲学理论体系,构建中国化的21世纪哲学——“维物分化-进化论”,旨“为天地立心”!

“维物分化-进化论”者何?形象化的说,系用大绳子编织的一个天地大宝函,藏宇宙万物之精,蕴天地自然之理。——彰显东方智慧,可谓之儒道文化之躯穿上哲学的西装革履打造的一位东方模特儿,具有中华基因、中华特色、中华风格、中华气派,昂首阔步走在天下大道上,叩击现代科学殿堂的大门!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