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历史
(黄召20180420)
逻辑历史是易家学说开创的一个文章系列,逻辑历史是继正史和野史后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又一历史参考系。逻辑历史主要以逻辑判断为原则,以有说服力的正史、野史、考古、古迹等为论证参考。
逻辑是人类进化出来的生物界中最尖端的天赋。逻辑征服了世界的万事万物,但以过去式而存在的历史领域却未曾涉足。现有的历史参考系隐瞒了太多的历史真相,很多关系到国家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被恶意删除或篡改,以致后来的人们不断重复地犯曾经的错误。
华夏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宋元以前华夏民族都是以世界第一的姿态傲立于人类文明。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民族对历史的总结。每一个强势的朝代之初无不是有一群精通中华历史的谋士辅佐。他们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避开曾经的“陷阱”,开创一个又一个辉煌。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营养成份。
历史对文明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历史却很少被人们重视。自司马迁因为写历史书而下狱受刑后,基本上没有了敢于仗义执笔之士。到了满清时期,更是对真实的历史给予毁灭性的破坏。满清统治者为了彻底奴役汉人,大兴文字狱,借“修书”之名搜罗民间书籍,进行摧毁和篡改。当然,满清的目的达到了,但历史的真相没有了。汉人自满清以后沦落成为了东亚病夫,小人、伪君子、麻木不仁之人到处都是,于是出现了像鲁迅这样的不了解真相的人对满清以后的汉人百姓大加批判。
曾经的正史是华夏文明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源,但满清以后的正史只是满清为自己的阶级统治而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正史”。而现今教育界的“正史”也都是满清篡改过的“正史”,它不但营养匮乏,更多的只是掺和了毒药的牛奶而已。(49年以后的更甚)
野史在人们以诚信为荣誉的时代可信度还是有些的。但近代的野史要关顾到阅读量和经济价值,所以大量杜撰的野史随着各类文学杂志四处蔓延,野史的可信度也近乎为零。
考古界的考古一般都是由政府或考古组织进行的。二十世纪之前的考古成果可信度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二十世纪之前考古量大,即便那些考古组织或政府想做假,由于出土文物量大也来不及做假;但二十世纪后的情况却相反。说不定出土文物会关涉到什么利益,从而被考古组织或政府故意进行做假。
古迹是最可信的研究历史的参考实质,但古迹能透露的信息量非常有限。
逻辑历史是以人类天赋作为原则进行的历史研究。逻辑天赋让人类一步一步接近世事真实的一面。比如在物理界,人们依靠逻辑让人类不断了解物体运动的定理。用逻辑去研究历史也一样,人们会不断地接近历史的真相,即便我们这一代人揭不开的真相,还会有下一代人继续发揭。政府主导的欺瞒和篡改将毫无用处。
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极其高效率的社会管理工具,但人们一步一步陷入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的时候,世界上的所有世事也将会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保存在大数据中。这样的结果是给政府可以用大数据技术轻而易举地删除和篡改所有以电子数据保存的一切(大数据技术精准锁定任何一个数据点,再指引病毒软件进行删除和篡改)。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的恶意破坏将比满清“修书”的方式进行得更精密,更彻底。大数据技术更像笼罩在人类文明上的一张大网,人类既要利用它,又不能被它控制,所以最好的保存数据的方法是将重要的历史事件记录在时间胶囊里,用火箭无规则地射向外太空。每隔一段时间发射一些带有记录人类历史事件的时间胶囊飞向并隐藏在外太空,待未来的人类有技术和必要时再通过寻觅找回时间胶囊。让未来的人类去研究时间胶囊记录的历史。这些时间胶囊必然能很好地震慑想要篡改历史的独裁者们。
历史是前人对世事的归纳,也是指引人类未来发展的启示。华夏民族的第一部经典——《易》经,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易》经用文字归纳了《易》经以前的前人对世界的理解。而我们后人仍然对“君子当自强不息”这句话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