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荒村一叟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5291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夏日絮语之五:凉席和芭蕉扇

热度 1已有 2433 次阅读2018-8-22 21:02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先说凉席。凉席是一种用篾片编成的竹席。城里人习惯将用荸荠草织成的席子也叫凉席。那种席子在乡下叫棉席子,主要用于春秋两季,夏天不常用。

凉席都是手工编织成的,所用材料就是一根比撑船篙子稍粗一点的小毛竹。人民公社时期,买一根那样的毛竹,只需两元多钱。买到毛竹后,便请篾匠到自己家中加工。那时的篾匠大都是一师一徒两个人搭班子。他们先将毛竹截段劈成细篾片,然后再将篾片刨光、编织。一张席子一般需要四个工,工钱不贵,每个工一元钱,另外,主家要管他们便饭。虽然做的席子要比市面上买的贵一些,但要比买的结实经用,用得细作的人家能垫十几年,坏了还可以修补。年代久了的老凉席会被汗水浸成暗红色,睡在上面特别舒服。

做不起凉席的人家,到了夏天也舍不得垫棉席子,因为,在没有空调电扇的年代里,有的人家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一张铺上,睡着后难免要浸泡在汗水中,浸过汗水的棉席子不经用,容易烂。那些人家只能用一种极其粗糙的芦席来替代凉席。

芦席是用芦苇编成的,没多少成本,大多数人家自己会编。其实,那种席子也跟苫棚子用的芦扉差不多,只是编时将裹在外面的芦苇叶子剥得干净些罢了。没睡过芦席的人,是会觉得挺不舒服的,有时,那上面的毛刺会戳破孩子们的嫩皮。没办法,那时儿女多的人家更困难,只能用这种无需花钱的“凉席”来捱过一个苦夏。

再说芭蕉扇。顾名思义,芭蕉扇就是用芭蕉树上的叶子制成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其天然的叶柄正好用来作扇柄,制作者只要将叶子剪成圆形,再在周边缝上一道细篾箍就成了,听说,在产地一把只值几分钱。人们通常用的都是那种大路货叫老芭蕉,颜色是枯叶的原色,特别厚实、耐用,一把扇子能用好多年。有一种高档一点的扇子叫嫩芭蕉,那种扇子是选半老的芭蕉叶制成的,扇子经过漂白处理,周边的篾条被染成彩色,有的在扇柄上还配上好看的流苏。那种扇子虽然价钱较贵。但挺受年轻女人们青睐。因为面积小,扇起风来不过瘾,而且不经用,上了年纪的人不屑一顾,说是“婊子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有一段芭蕉扇子情缘。小时候,在闷热的夏夜里,妈妈用她的芭蕉扇,哄得宝宝酣然入睡,有时候,劳作了一天的妈妈睡着了,手里的扇子仍然会在本能的驱使下机械地轻摇一会儿。长大了些,自己也会拥有一把芭蕉扇,妈妈会在扇子边上精心地包起一圈布条,她是怕扇子边上的篾刺会伤了孩子。

记得我上小学时,曾在我的那把芭蕉扇子上烫过名字,先用毛笔写上名字,然后在煤油灯上将那一处熏黑,洗掉墨迹就显出了名字。后来,还熏过一首打油诗——“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要借,不中不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