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唐兆兴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4768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16-30篇

热度 1已有 2736 次阅读2017-8-20 20:57 |个人分类:《三国演义》读书感悟|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16-30篇_图1-1

(网络图片)

品读《三国演义》(16)伐魏对与错

      《三国演义》一书中对蜀国伐魏作了大篇幅的描写,其中包括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和姜维的九伐中原。这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各有其理由。前者,诸葛亮六出祁山陈述的理由是:报先帝三顾之恩,匡复汉室;后者,姜维九伐中原陈述的理由是:继承诸葛武侯遗志,匡复汉室。

      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对蜀国产生了何种影响呢?真的达到了匡复汉室、一统天下的目的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纵观魏蜀吴三国,魏国实力最为强大,拥有北方之众,实难撼动;吴国拥有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基业稳固;只有蜀国偏安一隅,地盘最小,国力相对也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完成南征的诸葛亮在闻知魏主曹丕驾崩后认为时机成熟,立即决定伐魏,以实现其隆中决策的战略构想。我认为,诸葛亮决定伐魏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因此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在诸葛亮决定伐魏的时候,有两个重要人物道出了其决定不合时宜的理由。

      对此,书中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参军马谡曰:“今丞相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岂可复远征?”太史谯周出奏曰:“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图也。”乃顾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这两个人的看法具有很大的共同点,只是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表面上是给一心伐魏的诸葛亮泼了一盆冷水,实际上是对当时形势作出的正确分析与判断,但结果是诸葛亮没有采纳。

      诸葛亮出兵的理由无非是实施《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匡复汉室,一统天下。但是他却忽略了荆州之变这个重要因素,也正是荆州之变导致其《隆中对》战略构想基本化为泡影,可是诸葛亮却没有顾及到这一点,仍然坚持伐魏,这也是诸葛亮决定伐魏的又一失策之处。

    诸葛亮出兵伐魏脱离现实的另一个因素是忽视了蜀国国力弱小的现实,诸葛亮一心想着伐魏,他似乎没有考虑到连年征战,会使国力大伤,国家基础动摇,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不久,姜维又起兵伐魏。虽然理由充足,但是连年征伐,蜀国的弱小国力如何承受,因此,事实证明,这两大军事行动都是“强行不可为之事”,实际上加速了蜀国灭亡的进程,至于匡复汉室自然就是一句空话了。

品读《三国演义》(17)良禽择木栖

      《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好多处都讲过这样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其含义在这里就不必赘述了,这句话实质上阐明了用人选人具有双向性的道理。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豪杰并起的时代。人才如何能够体现出人才的价值,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选对效力的对象。三国时代,有的人才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施展,而有的聪明才智遭到埋没,甚至销声匿迹。这就是选择效力的对象所决定的。

      有人说,是金子,放在哪儿都会发光。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试想,如果将一块金子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纵然它想发光,又如何使光芒发出来呢?也有的人为了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死死咬住一条路不放,甚至明明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无所作为,也不放弃,那么,这样的人最终一定是以悲剧收场。

      三国时期,遇到明主的人不在少数。比较典型的有诸葛亮、周瑜、鲁肃、郭嘉、程昱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军事集团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有的是中途醒悟,改变了人生轨迹,重新选择了效力的对象,比较典型的有赵云、魏延、张合、高览、姜维、夏侯霸等,当他们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毅然重新作出人生的抉择;也有的为了一种看不见的东西而执迷不悟,不惜让自己的才华被埋没甚至宁可提前结束生命,比较典型的有沮授、陈宫、徐庶等人。

品读《三国演义》(18)叹红颜薄命

      《三国演义》一书中,女性人物角色所占的比重很少,几乎都是为了衬托男性人物而设置的。例如貂蝉、甄氏、邹氏、孙尚香、何皇后、伏皇后、张皇后等人,作者运用笔墨不多,但是她们的命运却被写得令人唏嘘,令人叹息。

      古语云:红颜薄命。纵观《三国演义》中的几位主要女性人物的命运:何皇后(大将军何进之妹)在宫廷之乱后被董卓鸩杀;甄氏本是袁熙之妻,袁绍兵败后被曹丕霸占,最终被赐死;貂婵(司徒王允家中歌伎)成为诛杀董卓所设连环计的诱饵,辜负了锦绣年华,错过了豆蔻青春,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拼舍着如花似玉身,最终像一片树叶般随风飘逝;邹氏本是张绣婶娘,张绣败后,被曹操霸占;伏皇后(汉臣伏完之女)因向宫外传信反对曹操,事情败漏之后被曹操命手下乱棒打死;张皇后(魏国大臣张缉之女),嫁给魏国国君曹芳,因曹芳被废,被司马师手下用白练绞死;孙尚香贵为东吴郡主,二八年华却成为孙权“美人计”的诱饵,嫁给了刘备,后被骗回东吴,得知刘备身死之后,投江而死。

      从上述女性人物的命运来看,在三国时代各路军阀纷争的圈子里,女性一旦涉足其中,便不能自拔,越陷越深,最终会沦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命运是非常可悲的,我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在品味各路诸侯争斗的同时,也深深地为这些女性人物的悲惨命运感到叹息。

      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看待人生。要知道,人的一生,什么最重要?是生命。正所谓:生命诚可贵。从三国时代的人才观上,我们不难看出,实行双向选择是很重要的。人生需要的是丰富多彩,一成不变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人生,人生有时候会出现很多关口,在这些关口出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活出多彩而有意义的人生。

品读《三国演义》(19)自误叹杨修

      杨修是三国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他之所以官至曹操手下的行军主簿,这是一个和曹操是很接近的职务,可以说是令人称羡,但是最后杨修仍然死于曹操之手,那么是谁害死了杨修呢?

      凶手就是他自己,所以说杨修自己误了自己,也可以说是自己害死了自己。也许有人说,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曹操还是爱才之人,为什么还要杀死他呢?我认为,杨修把自己的才华看得太重要了,甚至比他的上司还重要,要知道,人是血肉之躯,是有着自己情感和性格的,每个人都是如此,曹操也不例外,他求贤若渴,爱惜人才,善用贤才,因此才华横溢的杨修才能官至曹操的行军主簿。但是杨修自以为很了不起,在任职期间,他的触角越来越超出职务范围,甚至干涉起曹操的立嗣,卷入了曹氏家族的权力之争,这实际上就是杨修的取祸之道;再者,杨修对曹操的心思揣摩得十分透彻,看到鸡肋就能想到曹操准备撤兵。其实,他能揣摩出主帅的心思也不为过,但是他坏就坏在揣摩出来之后先于主帅将其公布出来,这是职场中的大忌。试想,有哪一位主帅能无限容忍这样的下级呢?曹操也不例外,一次两次还可以,次数一多,就不能不令主帅对他猜疑、反感甚至忌恨,而杨修恰恰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行为变本加厉,令曹操实在忍无可忍,将其杀之。

      也有人说,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我认为,这也有其道理。在今天的职场上,作为下级如果一味地去揣摩上级,藏在心里尚可,如果总是自以为聪明绝顶,将上级的心思率先公布于众,同样是取祸之道,会重蹈杨修的覆辙。

品读《三国演义》(20)辱己为黎民

      《三国演义》一书中,有两个结城下之盟而主动放弃高位的统治者,他们分别是益州牧刘璋和西蜀皇帝刘禅。在传统看法中,这两人均属于无能之辈,因此失去了江山。前者以暗弱著称;后者被称之为“扶不起来的阿斗”,给人留下的大多是负面印象。

      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我认为,并不是这样。他们的性格都比较软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最后明知自己的位置将被取而代之的时候,头脑却异常清醒,在最关键的时候作出了最英明、果断的决策:投降。

      在《三国演义》中对于他们的投降分别作了这样的描述:

      璋曰:“吾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开门投降,以救满城百姓。”董和曰:“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刘璋曰:“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第六十五回中描写刘璋对于投降的态度)

      后主谓谌曰:“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谌曰:“昔先帝在日,谯周未尝于预国政;今妄议大事,辄起乱言,甚非理也。臣切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姜维全师,皆在剑阁,若知魏兵犯阙,必来救应:内外攻击,可获大功。岂可听腐儒之言,轻废先帝之基业乎?”后主叱之曰:“汝小儿岂识天时!”(第一百一十八回中刘禅对于投降的态度)

      从这两个人最后作出投降决定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投降的原因除了自身已无御敌能力之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宁可自己投降受辱,也不能再让黎民百姓遭涂炭。换句话说,作为君王、诸侯主动投降的确是一大耻辱,丢了江山不说,连自己的名爵也丧失了,只能做普通的黎民百姓。

      有人认为,面子很重要,于是就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至其他人于不顾,正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我认为,那样的人根本就没有考虑天下黎民,没有把黎民放在眼里,记在心中,像刘璋与刘禅那样,为了益州百姓免遭战火涂炭,自己宁可受辱投降,顺应历史潮流,这难道不是一种境界吗?

品读《三国演义》(21)真相与表象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吓退魏兵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他面临气势汹汹的魏兵镇定自若,焚香抚琴,令司马懿不敢向前,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这个结果令蜀国十分满意,利用司马懿大军暂退的机会赢得了撤军的时间。但如果此时的主帅不是司马懿,如果是司马昭呢,我想:诸葛亮只能城破被擒。

      说到空城计,我不由得想起了《皇帝的新装》一文,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的皇帝明明身无寸缕,而很多人却说皇帝穿了一件多么漂亮的衣服,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尽管有个小孩儿说出了真相,但还是无人相信。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没有想到诸葛亮会玩这么一步险棋,也许他想到了,但是尚在犹豫之中,因为司马懿对敌手诸葛亮的性格十分了解,总认为不太可能,当他的儿子司马昭说出真相的时候,司马懿居然不信,因此贻误了战机。

      空城计的成败关键是真相与表象之间的角逐。真相如果战胜了表象,那么空城计就会失败,反之,诸葛亮利用司马懿对他的了解,将计就计,采取了一次令司马懿感到后悔莫及的行动,拯救了自己,欺骗了司马懿和魏兵。从古代到现代,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真相与表象,当我们面对一件新事物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表象,然后才能通过分析判断认识其真相。这真相与表象两大因素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认知,甚至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职场上,如果表象占据了上风,那么能够识破真相的人尽管据理力争,也大多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听之任之是最理想的选择。回到《三国演义》中,司马昭识破了诸葛亮的计策之后向父亲司马懿建议,都没有被司马懿采纳,这是还是儿子向父亲进言呢,可见有时候表象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但无论如何,真相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所认知,有时候甚至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品读《三国演义》(22)亲为与放手

      诸葛亮的工作风格是“事必躬亲”,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可见一斑。那么作为一位领导者,这种工作风格是否可取?我以为,不可取。虽然说诸葛亮去世以后,蜀中黎民百姓都感念其好处,悲痛欲绝,但是,正因为诸葛亮的亲力亲为,造成了自己的过度操劳,以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凡事亲力亲为的作风在管理家庭、教育子女方面同样是不可取的,甚至还会产生负面作用。例如,教育孩子方面,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做的事情也是不同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能自己做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就要懂得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能做的事,哪怕孩子第一次单独做事的时候没做好,作为家长也不要抱怨甚至奚落,那样就会让孩子丧失信心,对今后的成长产生反面作用。正确的方法是对孩子采取鼓励的态度,这样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不断增强信心,成功地概率也越来越大,有利于今后的健康成长。

      该亲为的时候就要亲为,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别的不说,就拿孩子谈恋爱这件事来说吧,很多家长总是过多地问这儿问那儿,过多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结果造成了孩子的抵触情绪,也影响了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有时候,家长的这种变相干涉甚至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回到书中,诸葛亮在处理蜀国政务的过程中就采取了亲力亲为的原则,也许他以为这样才是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结果如何呢?后主刘禅无所事事,直至碌碌无为,当诸葛亮身故之后,蜀国失去了顶梁柱,加速了灭亡的进程。

      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说过:如果最高领导总去做最基础的例如修改文稿的工作,那么他就不是最优秀的领导者。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说连最基本的工作都要最高领导者过问,除了证明作基础工作的员工失职外,也体现出了最高领导者的欠缺。

      亲为,可以认真制定发展战略;放手,有助于战略的具体实施。对于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大有裨益的。本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博友批评指正。

品读《三国演义》(23)七步诗漫谈

      《三国演义》一书中第79回题目中前半句是:兄逼弟曹植赋诗。读过几遍之后,我认为,这样命题不甚妥当。按照古代的继承顺序,曹丕应当优先,更何况,继位的人是要担负治国大任的,并非单纯的饮酒赋诗,换句话说,只能饮酒赋诗之人何以治国?

      比文韬武略,曹丕应在曹植之上。但是曹操百年之后,曹丕在继位的时候却也费了一番波折,对自己的几位兄弟采取了相应的计策,结果,只有曹植狂放不羁,居然不入京师为父奔丧,于是曹丕就将其押到京师。那么,曹丕让曹植“七步成章”,真的是想要曹植的性命吗?

      我认为,非也,曹丕在大殿之上逼着曹植做诗,实际上是对曹植一种变相的宽恕,何况,卞太后有言在先,曹丕虽然贵为天子,也不可随意违抗母亲的命令。那么,用什么方式既能展现天子的威严,又能放曹植一条生路,而不被天下人说三道四呢?于是,曹丕想到了曹植的文才,想到了通过让曹植展示文才这种办法。毕竟是亲兄弟,曹丕对曹植的了解应该是很深的,在曹丕看来,曹植一定能够通过这次特殊的考试而逃脱制裁。

      最终结果是,曹植迈出七步做出了那首著名的诗,并引出一条成语“相煎太急”。曹丕也不胜感伤,最终没有按照一些大臣的建议将曹植杀死而是将其贬为安乡侯。七步成章诗,彰显了曹植的非凡文采,但是我认为,曹植的才能仅此而已,饮酒赋诗是其拿手,如果谈及安邦定国,充其量他也是纸上谈兵之辈。我想,这也是睿智的曹操最终决定让曹丕继承大统的原因吧。

品读《三国演义》(24)除暴话貂婵

      远离了富贵烦嚣地,

      告别了龙争虎斗门。

      辜负了锦绣年华,

      错过了豆蔻青春。

      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

      拼舍这如花似玉身,

      从今后再不见儿的身影,

      也再不闻儿的声音。

      貂婵已随着那清风去,

      化作了一片白云。

      这是1994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插曲,反映的故事情节是在王允为了除掉董卓,献出歌伎貂婵作诱饵,巧使连环计,致使董卓与吕布产生矛盾,从而将董卓除掉。在这场除掉董卓的争斗中,真正的英雄是谁?

      我认为,是貂婵。正如王允求貂婵时所说,谁料汉家的天下竟在一个女子身上。为了除掉董卓,貂婵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幸福........不惜成为连环计中的一枚重要棋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如果放在貂婵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为了除掉董卓,王允等朝廷大臣居然无计可施,最后求助一个弱女子从而达到了目的。

      他们的目的达到了,然而貂婵呢?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又得到了什么呢?因此,电视剧中的那首歌唱得是很贴切的,又是感人的。貂婵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我认为,她除了拥有姣美的容颜,更有一颗深明大义的美好心灵,令人敬佩。

品读《三国演义》(25)男儿亦有泪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三个以“哭”为主题的情节,分别是曹操哭郭嘉、孔明哭周瑜、孔明哭庞统。有人说,哭是女人的性格,非男人所为。其实不然,俗语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三个“哭”的情节不仅没有表现出当事人的懦弱,相反却真实反映了当事人的完整性格。喜怒哀乐乃人之属性,曹操、诸葛亮这样的任务也不例外。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最爱哭的人,但是作者罗贯中却未能给刘备的哭写出精彩的篇幅,反而是一向坚强镇定、胸怀韬略的曹操、诸葛亮的哭写得是那么精彩。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三处“哭”都是真实的哭,真实反映了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曹操哭郭嘉。由于郭嘉的英年早逝,以至于曹操在后来的赤壁之战中败给了孙刘两家,当曹操反思这场战争的时候,他首先想到了郭嘉,郭嘉是曹操最为器重的谋士,在赤壁之战中,如果郭嘉在,曹操绝对不会一败涂地,这也说明曹操对郭嘉的器重与想念,虽然当时在场的其他谋士例如程昱等赶到面子上无光,但是他们确实在赤壁之战的出谋划策方面让曹操惨败,所以,曹操哭郭嘉,哭的是真实的。

      孔明哭周瑜。当周瑜死后,孔明作为刘备的使者前去吊孝,其实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但是当孔明在祭文中回顾了周瑜那光彩照人的一生时,东吴的文武顿时痛哭流涕,打消了杀掉诸葛亮为周瑜报仇的念头,可以说,是诸葛亮的这一哭救了自己的命,更完成了刘备交给他的政治外交任务,显示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韬略。但是这哭里面是有文章的,试想,如果诸葛亮仅仅是象征性哭上几声,东吴的文武也不是吃素的,能饶了诸葛亮吗?不能,因此,为了以实际行动消除孙刘的敌对状态,诸葛亮撰写了一篇以回顾、赞扬周瑜一生的文章,当众宣读,要知道,周瑜在东吴文武中的地位是非常显赫的,就连孙权对周瑜也是另眼相看,甚至都不将其当作臣子看待,结果,诸葛亮这惊天一哭征服了孙权、文官武将以及周瑜的家人,从祭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周瑜是满怀敬佩之心的,对周瑜的离去从内心感到惋惜,虽然各为其主,而且两人总是明争暗斗,但是诸葛亮却将周瑜视为知音,这又是何等的胸怀和境界呀。

      孔明哭庞统。当孔明得知庞统在征伐西川的时候,死于落凤坡,心中感到无限悲痛,对庞统的离去痛哭不已,我认为,诸葛亮的这一哭也是真实的。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就为刘备规划了夺取天下的路线图,而庞统的加盟又可以大大推进刘备实施这一路线图的进程,对于诸葛亮来说,是感到高兴的,但是,庞统与诸葛亮的行事风格有所不同,结果大意惨死落凤坡,当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认为,庞统的死对于尽快实施《隆中对》规划的路线图是一个沉重打击,因此感到非常悲哀,痛哭不已也就理所当然了。

品读《三国演义》(26)一念定成败

      在《三国演义》中,失街亭和空城计这两段故事情节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街亭为什么能轻易丢失?空城计为什么能骗过司马懿?影响这两件事的最关键一条,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决策者的一念之差。

      诸葛亮明明知道街亭的战略地位,明明记得刘备生前曾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这句话,却鬼使神差地派遣刚愎自用的马谡去镇守街亭,结果,真如刘备预言的那样,马谡在完成镇守街亭这样生死攸关的战略任务时,不听副将王平劝阻,在山上扎营,导致街亭之战惨败,将蜀国的北伐大军至于绝境。

      当蜀国失掉街亭之后,诸葛亮被迫指挥大军后撤,当身边的将佐均被派出之后,诸葛亮居然成了孤家寡人,只能靠身边的文人镇守西城,而司马懿大军很快追到城下,诸葛亮被迫第一次走出险棋,在司马懿大军面前唱了一出“空城计”。

      司马懿大军真的就识破不了诸葛亮的计谋吗?非也,司马懿在与诸葛亮对阵时不敢掉以轻心,看到诸葛亮在城上弹琴却不敢攻城,其子倒是对诸葛亮此举产生了怀疑,认为城中并无兵马,诸葛亮是在装腔作势,如果这个时候,司马懿按照其子的建议,前去攻城,一定会生擒诸葛亮,立下大功,只可惜,司马懿在此时却谨慎占了上风,为敢轻举妄动,以至于错过了生擒诸葛亮的大好时机。

      从这两件事情上,有时候一念之差会直接影响事情的成败,甚至生死存亡,在做出每一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量,否则,就会和机遇失之交臂、遗憾终生。

品读《三国演义》(27)曹爽不足惜

      魏主曹睿驾崩后,托孤于司马懿、曹爽等人,司马懿可谓足智多谋,雄才大略;曹爽截然相反,居高位,握重兵,欺君压下,骄纵无比。尽管如此,后来曹爽仍然没能算过司马懿,被司马懿诈病赚之。

      曹爽为何会遭到如此厄运?他的覆灭值得可怜吗?我认为,不值得,曹爽的结局实际上就是他自己造成的。

      曹爽居高位,过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却忘记了“城中猛虎三只(司马氏父子)”,尽管有桓范等人提醒、告诫,但是他却执迷不悟,不听忠言,简直就是一意孤行。要说一意孤行也不是不可以,那得需要有司马懿、诸葛亮那样的聪明才智作为后盾,可是曹爽有吗?他不但在才智上比不上司马、诸葛,甚至连个凡人都比不上,难怪司农桓范大哭,出帐曰:“曹子丹以智谋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犊耳!”痛哭不已。

      试想,这样的平庸之人、无能之辈,怎能担当辅佐魏国新君的重任,怎能对得起先帝曹睿的托孤之义。为了江山社稷,司马懿设计除之是正当的选择。

      我在阅读“司马懿诈病赚曹爽”一章时,对曹爽的固执、骄纵也感到痛恨,试想,他如果听从桓范的告诫,陪同皇帝出城围猎时在家中留一个兄弟镇守,司马懿又怎敢轻举妄动?可是他偏偏没听桓范之言,兄弟三人倾巢出动,这就为他的覆灭挖掘了坟墓;当司马懿在城中起兵时,桓范已将大将军印冒死交给他,况且天子又和他在一起,如果按照桓范的建议,请天子驾幸许都,重整旗鼓,司马懿就会成为天下共同讨伐的目标,曹爽就会重夺兵权,他因为贪恋娇妻美妾,仍然没听,而是主动交出大将军印,随天子回到了京师,这就为他的覆灭已经彻底挖好了坑,真可谓“自掘坟墓”。

      从曹爽的覆灭不难看出,不进忠言,骄纵无比,一意孤行,覆灭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说,曹爽不足惜。

品读《三国演义》(28)兔死狗必烹 

      在《三国演义》中,有三个人的命运具有很大的共同之处,他们是成济、钟会、邓艾。

      成济受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除掉了魏主曹髦,了却了司马昭的心病。但是魏主遇害,满朝文武岂能善罢甘休,纷纷要求缉拿凶手,司马昭明知道这是对着自己来的,但是又不得不对群臣有个交代,于是就将成济作为凶手满门操斩,以谢天下,也就是说,成济在立功之后也成了司马昭开脱罪责的一颗棋子。

      钟会、邓艾两人智谋双全,胸怀韬略,分别受司马昭之命伐蜀,当他们一路过关斩将,灭亡蜀国之后,司马昭却来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采用了借刀杀人之计,利用钟会除掉了邓艾,又自己亲自除掉了钟会。

      这三人都是司马昭手中的棋子,在完成关键任务的时候,他们都充当了急先锋,可谓赴汤蹈火,但是当任务完成后,他们又迫不及待地变成了司马昭的心腹大患被一一除掉,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人生悲剧。

      我在阅读《三国演义》一书时,对这三人的命运感到既可惜又可悲,也许当一个人一旦调入这种怪圈的时候,他就会身不由己,也就失去了左右自己命运的能力,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此啊。

品读《三国演义》(29)因果终轮回

      三国时期,有两个事件很相似,那就是曹丕威逼汉献帝禅位和司马炎威逼曹焕禅位。

      曹丕威逼汉献帝禅位,直接导致汉王朝灭亡,曹魏政权建立,三国纷争时代开始。司马炎司马炎威逼曹焕禅位,终结了曹魏政权,三国纷争时代即将结束,晋王朝开始。

      这两起禅位事件的原因是有着相似之处的。前者,汉献帝无法掌控天下,导致群雄并起,军阀混战,经过大浪淘沙,曹魏势力逐渐强大,汉献帝逐渐成为了傀儡,进而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因此,曹丕取而代之也就理所当然了。后者,因为曹魏政权经历数代以后,朝廷的威慑力逐渐衰弱,权臣司马氏不断崛起,逐渐掌控了朝廷,架空了魏主,也为后来的司马炎取代曹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我们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就会发现有些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例如这两件事情,用另一种思维来解读,也就是因果轮回的具体体现。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是生活在因果的圈子里,谁也无法摆脱这个规律。

品读《三国演义》(30)桓灵乱天下 

      每次阅读《三国演义》时,第一个问题总是当时天下为什么会大乱?最根本的症结还在于汉朝的桓灵二帝。因为他们一味宠信宦官,不图进取,从而造成了君臣离心,朝纲荒废,这才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始由。

      既然桓灵二帝造成了天下大乱,那么后来出现的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各路诸侯都打出了“匡扶汉室”的大旗,但是当时的乱局又有谁能够真正独挽狂澜呢?

      如果说桓灵二帝是造成当时天下大乱的罪魁,那么谁又是罪魁里的罪魁呢?那就是宦官。例如十常侍之流,他们利用在皇帝身边的优势和便利,擅自弄权,尽行龌龊,离间君臣,无所不为,后来的蜀国黄皓亦是如此。

      那么可以将乱天下的罪名归结在宦官身上吗?我认为,不可,这个群体固然不是善类,只要桓灵二帝不去听信宦官的言语,不过份宠信宦官,也不会造成君臣分心,朝政荒废,因此,造成当时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仍然是桓灵二帝。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tangzhx2017 2017-8-21 02:37
woodyonge: 张合---张郃
四大奇书,有人说三国演义 写的是义,水浒传 说的是 忠,西游记讲的是  , 金瓶梅 论的是
您好,谢谢您的点评。说到西游记,我阅读得不深,对该书的认识大多数来自电视剧,我觉得西游记写的是修身、励志,而金瓶梅这部书我还没有通篇阅读过。
回复 woodyonge 2017-8-20 22:45
张合---张郃
四大奇书,有人说三国演义 写的是义,水浒传 说的是 忠,西游记讲的是  , 金瓶梅 论的是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