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老、病、死
传香居 2017-2-26 13:47
世事本無常,嘆息今之世人,多少迷徒入了寶山卻讓雙手空空而回,真是可惜呀!迷或悟全然由自己對自己負責,若不知珍惜,待年邁容顏變,待病魔纏身之際才想回頭,已晚矣!世事無常,人生無常,閻王無轉限,盼世人要及早覺醒,把握有限的生命,快把修行事好好用心行之。 「生命」,有其新陳代謝的週期軌跡,因有新陳代謝,所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修行須在生活中體驗諸法
传香居 2017-2-25 14:28
修行須在生活中培養自己的佛性,也就是修行離不開生活中的一切境,必須在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去體驗佛法聖道。 要如何在生活中體驗佛法聖道而達真正融入修行中呢?因為「道」本是生活中的人道圓滿。舉例說:當你計劃要成就某一件事,然而最後卻失敗了,在不能如願的當下,你是否能自我反省道:「這次為何會失敗?是自己努力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定慧雙修
传香居 2017-2-25 14:27
眾生自無始劫以來,心念流轉不停,所以昏沉、散亂、無明此起彼落,不得自在。今天,既有如此機緣聞法學道,就要好好瞭解種種昏沉、散亂、無明之起處,進而用智慧一一來修正,使之心逐漸得以淨化,人生亦可活得自在。 由於心念的流轉不停,才造諸煩惱業,所以行修之人聞法學道,學的就是要修止念。「止」代表攝心於一處,但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7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定靜與止觀
传香居 2017-2-24 16:07
佛法不離世間覺,它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與心靈的超越,可讓世人在生活中受用。雖如此,但沒進入修行之路,就無法攝取而去驗證佛法的智慧與在生活中的妙用,當然也就無法體悟如來真實妙義。 聖者孔夫子如是言:「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有得。」這就是修行的次第,亦即有止靜之後才有得,所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覺悟
传香居 2017-2-24 16:06
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雖是如此,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不正是進德修行之砥石?當然,要把這種種生活中的逆境視為進德修行的階梯,首先就要有對境有所覺,覺知這逆耳之言及拂心之事,必是事理仍有不清,人情世故尚有不足,往內觀照,澄澈心境,自能持之以平常,用歡喜心以對。 在塵境中的世人,於今可發現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空性與定
传香居 2017-2-23 13:41
修行要知「觀空」,因為「空性」的大道,是自性的圓滿,因為「空」才能廣大無垠,包容一切,才能讓生命發光。 「空性」來自於「定」,禪定是大解脫法門亦稱為大休息法門,能夠開發修行者的潛能,補充日常生活中耗散的能量,因此,修者在修法之外,沒事就要「閉目養神」,把眼睛閉起來,不再亂看、亂想,而且能夠做到「止念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5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平等慈悲心修行菩薩道
传香居 2017-2-23 13:40
在千百種觀音法門中,有些法門非常適合在家修行者來持練,即是「法華經、普門品」的持念「觀世音菩薩」,以及「大悲心陀羅尼經」的持誦「大悲咒」法門。因修行就是在修心,持誦聖號或咒語,本是藉此來攝心,能否一心不亂的持誦?一切眾生,不論是唸「觀音聖號或持大悲咒」,都能獲得觀音菩薩慈悲的救度護持,讓眾生祈願圓滿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果報臨身方知苦
传香居 2017-2-22 13:07
眾生輪迴於六道中,經過累劫的輪轉,塵垢越積越厚,終使習性日益剛烈、頑固,見不到、聽不到,就不去相信,因此把一些因果報應之事視為迷信,否定種惡得惡報,種善得善果的定律。 但是,每當果報臨身,身心受苦受難時,四處訪醫求神問卜,這個時候才會起一絲寧可信其有之心。眾生就是如此的無智又無明,所以凡事不知預防,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信心、恆心與毅力
传香居 2017-2-22 13:05
修行,無論是何種根器,都必須秉持著一股毅力,不斷的持之以恆,否則很容易被魔障道或因因果業力的糾纏而退道。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逆水行舟所憑藉的就是毅力,今天行修之人入門修行,就要安定自己的身心,穩固道根道念,勇猛精進,不要身在行修道場,而心卻流漣在俗塵的洪流中,若如此,相信不用多久,身也不見了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随緣真諦
传香居 2017-2-21 13:21
世間一切都離不開因緣,所謂隨緣行,也就是一切得失都隨因緣,順其自然,有了好的境遇,心存感恩,遇上不好的境遇,亦得懷抱感恩之心來自我觀照,反省與懺悔,不強求與苛求,心中不因「得」而增加,也不因「失」而減少,依自己的因緣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人格,如此才能以平常心來對待一切的善惡境,世人生於現象界 ...
个人分类: 神佛劝修文|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