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大家看了吗?尤其在北京长大的人应该看看。
这片子的基调是感叹失去了的北京民风。开场就直指此意,拍了许多外地人在北京就业旅游等等镜头。他们打招呼或问路的方式绝对不是京味,这本没什么不对,但在老北京看来这是一种失落。我看着胡同里的街景,倏忽之间回到少年时代。四合院台阶上摆着我的蛐蛐儿罐儿,我的小哑铃,我的龙眼和凤眼的几把弹弓。夏日永昼,天近黄昏,大妈大婶们开始忙活一家人的晚饭。你要是馋谁家烙的芝麻酱饼,你就有事儿没事儿的老在那大妈旁边溜达,她一准儿给你撕下一块放你嘴里,顺口再像骂儿子一样骂你一句“馋猫”。这时你得了计早跑远了。过一会儿,大爷大叔们陆续下班回来了,他们彼此亲热谦恭地相互问候,那种小心透着对友谊的珍惜。这时各家的饭菜也都开始上桌了,每家围坐在小桌前,坐着小板凳儿,一手端碗,一手执筷,开始吃饭。大人们细嚼慢咽,享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守常之乐,而孩子们的乐儿在晚饭后才精彩开始。男孩女孩都在匆匆地吃,想赶快结束这仪式,放下碗筷,奔出院门儿。妈妈们一如既往地唠叨,而爸爸们总是嘿嘿地笑。
晚上孩子们的集结地通常都是在胡同里的路灯下,昏黄的光源被各种飞虫闹闹哄哄地围住,像是蒙了一层雾。女孩们嘴里念念有词地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男孩们则聚在电杆下,赤膊着上身,肩上搭条湿毛巾,北京管这叫“亮块儿”,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秀肌肉。我到现在记得当时大家说的一句话--“块大膘肥,放屁如雷;块小膘瘦,放屁蔫臭。”那时的风气尚侠,我们在一起谈我们的江湖,议论谁谁谁多么义气,为朋友如何两肋插刀,谁谁谁多么大方,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了朋友。自古就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也许我们身上有着先贤们的遗风。我们那时打架总得有个能拿得上桌面的理由,即打起来也以勇为荣而非炫技。最仗义和最勇敢者就成了大家的领袖。每个胡同都有这样的领袖,连女孩们也都知道他们是谁。《老炮儿》里面的六爷和三儿都是这类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