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林次郎(Takayama, Chogyu,187-1902)
年谱
18712月28日―0902年12月24日本明治时期日本文艺评论家、思想家。东京大学讲师、文学博士。引导了明治三十年代的言论。
1871年2月28日出生于现在的山形县鹤岗市。父亲为庄内藩士斋藤的亲信。
1982年成为高山家的养子,养父在山形县、福岛县等地的警视厅任职。
高山曾经于福岛中学退学,经过东京英语学校学习后进入仙台第二高等学校(东北帝大预科),与井上准之助成为同年级的朋友。樗牛之号因为高中时期喜欢《庄子》的缘故,在同仁杂志、山形日报发表评论、游记等时候使用的。
1893年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现在的东大文学部)入学,土井晚翠等为同年级的学友。为了躲避征兵,将籍贯改为北海道。
1894年,《泷口入道》入选《读卖新闻》的小说征文(署名:某大学生,获得二等奖)在报纸连载,(该小说取材于《平家物语》,是其生前匿名发表的)。在《帝国文学》、《太阳》等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评论。
1896年大学毕业,担任第二高等学校教授。
1897年恰逢抵制校长运动辞职。进入博文馆担任《太阳》杂志主编。当时由于在“三国干涉”后国粹主义势头盛行,写了很多鼓吹“日本主义”的评论。一边写作《我袖之记》,一边与森鸥外进行关于美学的论争。
1900年由文部省派遣为研究美学前往海外。与夏目漱石、芳贺矢一同受命派出,已经内定在归国后担任京都大学教授。可是,因出洋留学送别会后喀血而住进医院,进入疗养生活。
1901年辞去留学任务。在病中写下了《作为文明批评的文学家》介绍尼采的个人主义立场。同年,担任每周一次课的东京大学讲师,讲授日本美术。在《论美的生活》中解析作为本能的满足的美的本质。此文可以看到北村透谷的影响,与透谷的近代恋爱观不同,具有肯定了本能的内容。此外,受到田中智学的影响,进入日莲宗的研究。
1902年,因论文《奈良朝的美术》被授予博士学位。因病情恶化辞去东大讲师职务。12月24日逝世(地点在神奈川县平?市海岸边的杏云堂平?医院)。墓所位于静冈市清水区龙华寺,墓志铭上刻着“吾人不可能超越必定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