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汪德均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4957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东游管窥(5):怎一个“静”字了得!

热度 3已有 1802 次阅读2015-8-3 09:13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11月12号晚11点多钟(当地时间),儿子在从波士顿机场接我们回他的住所的路上对我们说:“爸爸,你们在这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仅是公共场所,就是在自己屋里,也要小声,因为都是木板墙,隔音效果差。自顾自高声谈笑,别人会认为你很rude(粗鲁,无礼),开车都极少有人鸣一下喇叭”。
      果然,到今天我在Cambridge已经18天了, 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要出去逛,一则锻炼身体(儿子说波士顿空气质量全美最高),一则熟悉地形,以免迷路; 感受最深刻的就是 “ 安静”!尤其是在那些 长短、宽窄不一的Street(街)上,一眼望到头,最多有一两个行人,行驶的车辆还要多一些,但也好像没见过一辆接一辆一长串那种情况;街上家家关门闭户,偶有人员进出;极难见到店铺;有些街上有时甚至连一个人影也见不到,我都感到害怕!当然再走几分钟,也会遇见一两个人。多数人行色匆匆,除我以外,没有人悠闲漫步观赏街景!即使是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或父亲,遛狗的年轻人或老年人,步子虽慢一些,也绝非优哉游哉,而接近正常的步行速度。有两人一起边走边说的,声音不大,步子也不慢(年轻人。还没见过两个老年人一起走的,单个的到见得不少,不知何故)。有两次遇到放学路上的中学生,虽是成群结队边走边说笑,却无打打闹闹,前跑后撵之现象,也没有三人以上并排着走路的。儿子特别告诫过,美国的青少年惹不起,美国的法律对青少年很宽松,当然我就站到一边让他们先走,当然也没有哪个来消遣我,否则我就不可能坐在这里写邮件了!看来这些中学生还是相当规矩。
      麻州大道(Avenue)和百老汇(Broadway)则有点不同,店铺较多,也有健身中心,银行保险,理发、修鞋店及政府机关、地铁车站,街上的行人也较多,但都在两边的人行道上(街沿上),过街的都走斑马线,没有人在街沿下沿着街道行走。人们仍然是安静地行走,见不到三三两两、谈笑风生而行者;更听不到一句从店铺或其他什么地方飘出来的流行音乐!大小店铺、超市都是关门营业,里面也不播放音乐或影视。至于卖电视机的商场,那当然要放,但也仅限于展示效果,声音也不大,走到其他商品区都不易听见,更不用说还关着门,街上哪里还能听见?麻州大道上也有乞讨者,但既不大声唱歌,也不大放音响,也不敲锣以吸引行人,只是站在人行道上,伸出一个向上的帽子或类似的东西,要么默不作声,要么以正常的声音求人给点钱,你给钱他对你说谢谢,你不给钱对直走过去也行。乞讨者也有他的尊严!也曾见几个黑人小伙子站在街边(人行道上)说笑,声音也不大。
     没有例外吗?当然有!有一次,在Cambridge市政厅门外靠近人行道的长条椅上,坐着一三十来岁的黑人男子,慷慨陈词,双臂飞舞,行人没一个停下来看他、听他、问他。我猜他是在练习演讲。因为他身后立的牌子上写着12月8日是选举本州联邦参议员的投票日,市长于某日要举行活动,欢迎市民携家带口参加。还有一次,我走在百老汇大街上,突然听见“哈-哈-哈”的大笑声,洪亮爽朗,原来是前面街对面两个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的黑人警察。一个在说,一个在笑,不知何事使他这么夸张地大笑,或许真情自然流露,他并未夸张也未可知。在其他几个场合也见到过好几个警察(也有黑人警察),没见到有谁大声说话。没人鸣喇叭?居然就有人对我鸣过一次!那是我站在哈佛街与另一条小街的交叉口,正在看路边的标志牌,却没有走上人行道;开车人就这样提醒我了。很难遇到鸣喇叭,我还真有运气。还会有下一次吗?
      儿子住所的窗外就是哈佛街(Harvard St),来来往往汽车不少,我们关上窗子,连汽车行驶的声音都听不见,喇叭声就更不要说了!这是二楼,比国内的二楼要矮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很容易从地面翻上阳台!不走到窗前,根本就不觉得自己住在街边上。即使关紧了窗户,在楼下喊屋里的人也不用大声喊屋里人就能听见。我们这样试过。可见,街上行驶的车辆所发出的声音并不大。
      寂静呀,可怕的寂静!热闹啊,你究竟躲在何方?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2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汪德均 2015-8-4 05:31
燕南飞: 入乡随俗
谢谢雁南飞!
回复 燕南飞 2015-8-3 10:26
入乡随俗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