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34||
(「红酒」前言:此为配合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北美首播而整理的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假如「红酒」没有说错,猪肉应该是《舌尖上的中国》出镜最频密的食材。第一集的《自然的馈赠》,除了让我们见「食」有腌肉和鲜肉参与的「腌笃鲜」,还为我们解密了与「金华火腿」齐名的「诺邓火腿」的传统制法。在第五集《厨房的秘密》里,「均安蒸猪」是整个乡村宴会的重中之重,这道据信是最大规模以猪为食材的明星菜式的堂皇登场,令人味蕾全开,十指欲动!
猪肉,应该是除了我们身上的肉以外,我们最熟悉的肉!爱猪肉的人,眼光所到之处全都是猪肉!有人说,看《金瓶梅》,是私情加猪肉;看《水浒》,是豪情加猪肉;看《西游记》,那更是猪八戒加猪肉了!比起那白白嫩嫩只能蒸来吃的「长安(唐)僧肉」(「红酒」注:仿「均安蒸猪」的杜撰!)来,猪肉虽然没有让人长生不老的功能,但是每回妖怪们抓到猪八戒以后,它们对猪肉的幻想其实更多!可以「先割下耳朵下酒」,也可以「等天阴了腌起来吃」,由此可见,猪肉确实是变化多端而又摄人魂魄的美味!
猪肉,在绝大多数西方人的舌尖上,分量不重!西方人可以引以为嫩的猪肉菜色,比较高级的是烤猪肋骨,比较平民化的是炸猪排,可以去其腥臊味,其他就乏善可陈了。当然,宗教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禁绝了猪「上不了台面」,是以西餐中的荤料理绝大多数由鸡肉、牛肉或羊肉来完成,猪肉登场的机会可能比鱼还少!
可是在东方,尤其在我们这个受到儒教影响甚巨的国家,猪肉的地位便登上了天,成为荤类料理食材中当之无愧的霸主!
在我们熟知的《论语》中,孔老夫子每每想用烹调打比方来讲道理的时候,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语竟然都是猪肉!这中间,包括了小块的猪肉、大块的猪肉、切碎的猪肉、整块的猪肉,烤制的猪肉、腌制的猪肉,不胜枚举,恕不尽录!
而且「至圣先师」对猪肉这种「至深」的偏好,还影响到他对食猪肉的种种挑剔:「割不正不食」。凡是肉切得不够大块的,不成正方体的,孔大圣人说他一律不吃。而孔家的后裔也都极力秉承这种既体现了「雅」又体现了「豪」的「君子食肉之道」,非得大块吃肉,大口饮酒,那才是油光锃亮的好人生!
不可否认,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确实沿袭了孔子的「猪肉哲学」。在中国人看来,猪肉的形状确实是个大讲究。自古以来,如果中国人要请顿像样的客,桌上就一定要有块状的大肉。同样是猪肉,如果是肉片、肉丝、肉条,更别提绞肉,那一定是上不得正式台面的,它们全都是不太能表达主人诚意的次等食物!也正因为此,方方正正、连皮带油的红烧肉在中国各地以各种面目出现!
试想,在摆满了一桌子饭菜的八仙桌上,红烧肉犹如端坐厅堂中央的老太爷,以深红色的流油的傲慢对每个人的舌头点头示意。红是中国人迷信的幸运色,酱油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味道,而猪肉更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心头肉,这三种元素的结合之下,这便是中国平民老百姓生活的最高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