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5||
清清翠竹风、白白牡丹香
——中国第一牡丹画家-江 河
又逢举国牡丹盛开时:美国中美牡丹文化基金会、美国牡丹文化艺术协会、北美牡丹之声 联合采访了江河老先生,他被誉为【中国第一牡丹、世界第一白牡丹画家】。
中国绘画发展过五千年历程中,花鸟画曾经出现过几次重要的变革。宋代达到一个高峰,元明之变,明末清初又达到一个高峰,晚清民初再之变,每次变化都有新的创造性的艺术家出现,通过笔墨对文化情境进行重构,再现艺术领域中人生的体验。
在花鸟画中,很多画家都在专一题材方面卓有建树。齐白石最擅画虾;李苦禅尤其擅长画鹰。但是能够汲取这两位大师的艺术精华,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风格的画家却是凤毛麟角,而江河就是其中之一。
江河 1936年生于牡丹之乡——古都洛阳。他的母亲任庭兰在民国时期就是一位当地有名的民间画家,立体牡丹剪纸艺术家。在母亲的熏陶和教育下,江河四岁就握起了画笔。六岁起即拜当地国画名家学习中国水墨花鸟画。后来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在荷花、雄鹰、牡丹画等中国画创作中汲取传统绘画之精髓,尤其是清新圣洁、高雅脱俗的白牡丹画,更是画坛罕见、倍受人爱,【青青翠竹风、白白牡丹香】,有【中国第一牡丹,世界第一白牡丹】之称。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题咏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大色艳,雍容华贵的牡丹,历来被人们视为幸福繁荣的象征,有“万花一品”之称。自古以来,画牡丹的高手不乏其人,要突破前人的藩篱,谈何容易!江河知难而进,经过广泛浏览和研究,他发现前辈名家也许囿于生活环境,观察不细,往往采用“抽象”手法,画成的牡丹,花瓣交代不够清楚,于是他以牡丹为师,首先在写生方面下功夫。阳春三月,清晨6点他就来到牡丹园,有时带点干粮,一蹲就是十多个小时,仔细观察、描绘牡丹芽苞绽蕾、盛开至凋谢的全过程。他惊喜地发现上午9时左右,牡丹的内瓣按一、三、五、七的次序由中间向外陆续开放,10时左右外瓣开放完毕,此时盛开的花朵尤其艳丽。到下午4时左右先收内瓣,再收外瓣。夏季,主要看叶子的变化,此时的牡丹叶子色泽由浅变深,由嫩变老,秋天,观察茎变枝,草本变木本的过程……刮风下雨,为了了解“雨中花”的究竟,他也冒雨到牡丹园去写生。受郑板桥“月影写竹”的启发,夜间,江河将纸铺在牡丹花下,上面用手电筒打光投影,描绘“月影牡丹”,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江河通过纪录式的写生,用心来体悟感知牡丹不同环境中的神态变化:风中牡丹,反叶较多,枝干、叶茎多有显露,花冠多成侧势,动感较强且有抗争之意;静晴天的牡丹,花冠正仰,花蕊多露,叶茎舒展,多有静态端庄之姿;雨中牡丹,花冠侧俯,叶茎微垂,花叶相顾,多有娇柔之情;露中牡丹,花冠昂扬,叶茎微平而上举,叶叶正面呼应,呈有高贵典雅之态。牡丹在一年四季中每一点微小细腻的变化,每一丝生命的律动,都被江河运用他的艺术慧眼所捕捉到,铭记于心,并且用自己卓然独特的笔致表现出来。这样江河对牡丹在春夏秋冬、风雨朝夕中的变化了如指掌,积累了丰富的写生资料。以后他又将洛阳牡丹著名品种一百图整理出来,汇集成《牡丹画参考资料》一书。1986年,由上海书画社收入《大世界画库》丛书,付印出版。
江河的牡丹书画作品被中南海、国务院、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党和国家机构以及国家党政领导人收藏,首届香港特首董建华收藏作品后特来信表达赞誉及感谢之情。在海外,作品被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及国际奥委会收藏委员会主席等众多国际知名人士收藏。
1995年后开始旅居北京,进行书画创作和艺术交流。现为大中华文化全球协会书画院院长、港澳台各界支持奥运联合会副会长、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等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坎坷和不愉快的经历,江河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走不完的路,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事,想一想,暂且丢开”。这体现着江河独特的人生感悟和性格情怀,既包含着把好梦成真的动态追求,体现着积极入世的心态,又蕴含着对坏事报之一笑的宽容博大的胸襟和冲淡平和的心态,体现着出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