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害科学家的悲剧不宜重演
500年前,欧洲教皇迫害大科学家哥白尼。今天已是新世纪,在中华大地上,类似悲剧不宜重演。
手中有权者应立即停止对社会科学家袁德云的无情打压,好让他为依法发展社会科学事业作贡献,造福人民和子孙。
从袁氏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已为当政者认可)值得商榷”一文,可以看出袁氏深厚的理论功底。
不惜用禁言、删贴、掩盖真象,制造假案,来对待人民自己的科学家,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说不过去的。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
法律有母法和子法。母法即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之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子法,即依据宪法相关的条文精神制定出来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等。
在中华大地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只有拥护宪法,遵守宪法(含依宪法制定的法律),学习和宣传宪法的义务,没有否定宪法的权利。
宪法可以修改,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行,而且只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力修改宪法,在宪法未修改前,现行宪法必须维护其绝对权威。
政治
政治有统治者的政治和工农当家做主的政治。
1、统治者的“政治”
政者,权力也;治者,手段也。
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延续其统治运用手中的权力,采取任何手段对付劳动人民。如:旧政权对待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走一个。
2、工农当家的“政治”
政者,众也;治者,管理也。
执政党,依据宪法全面落实宪法,治理好14亿人民的事情:从国防、外交、公安、司法到教育、科学、艺术、文化、乃至全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是执政党责无旁贷的事情。正如经常听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说的就是最好的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法律也不是政治,而是思想理论,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可以评论的。
当前在中华大地上,科学发展观喊得震天响,科学发展必须以更好的去发现客观规律,认识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为前提。
我们要认识到:主义一定要与阶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客观规律。
要使全国同胞都明白一条真理:
过去、现在、将来,凡是真正的主义,都必须与阶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奴隶主义,奴隶主阶级的主义;
封建主义,地主阶级的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资产阶级的主义;
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的主义;
新社会,工人阶级领导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结成巩固联盟的社会主义。
将来我们要建成的:工人阶级科学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科学社会主义与西洋超级垄断资本主义携手进入世界大同,无阶级、无主义人类更高级社会。
离开具体的 <阶级> 去谈主义,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患无穷。
<中囯特色>不是<阶级>的名词,他与社会主义联系在壹起,不倫不类,乱点鸳鸯,反映出理论界有些人顽強坚持荒唐的逻辑。
不只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还有以下值得商榷之处:
1、它公然抹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囯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国家的两块基石,几百万国防战士、几百萬公安干警,从何而来?谁来捍卫我们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谁来保卫全国人民和平有序的生产和生活?
2、它公然抹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这里:工人阶级领导不见了,人民民主不见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一小群特权人士,不接受人民的监督,不受到法律的制约,为所欲为,开绿灯。
略举如下两个例子:
A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工资”是实施上述原则,坚持上述道路必不可少的手段。可是在一些特权人士的干预下,改革开放几+年来,尚未有一部早就应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法”。
B ,宪法第19条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髙全囯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宪法第20条
囯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朮发明創造。
然而有的用<中囯>命名的科学单位,学朮单位.
有的人压根儿就不把宪法条文放在眼里;
有的人公然在<中囯社会科学报>上大肆宣扬 信仰 用信仰来阻止依法发展社会科学事业;不依法发展科学事业怎能提髙人民科学水平?????
有的人秉承在我囯盛行了2000多年的封建思想,搞<文字狱>,长期迫害、旡情打、圧作出了重大科学发现的科学家。
有的人更有甚者,模仿旧政权对待共产党人的手段: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走-个。
有的人用类似上述手段来对待人民自己的科学家及其学朮成果,<宁可错删三千;也不放过壹篇>;组织专业者,专门从事禁言、删帖,掩蓋真象,制造冤案;口是心非,言行不壹,壹方面号召要爱科学,壹方面又不依法保护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科学家。
--------------------
网络行文受字数限制,字数多了,难于发表。
60年来进行过多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学习运动今天在中华大地上为何还出现:<中囯特色社会主义>这种值得商榷的思想理论,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作者:袁德云
文本出处:博客中国
链接地址:http://Dwight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