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她不做家务、不懂生活,
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
她冷落女儿、狠心离家,
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
她沉默低调、拒绝采访,
是一个“不近人情”的老太太。
但今天,
全中国的人都要向她致敬,
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应该为她鼓掌。
而她,今天88岁了,
还在默默地酝酿着下一个,
能改变世界的惊天计划!
她,就是屠呦呦
(Tu You You)
1930年,
她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书香门第,
父母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备受宠爱。
那时父亲曾翻《诗经小雅》看到: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读之文采可亲,便为她取名:呦呦。
可没想到,从此,一语成箴,
她的一生便与“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从小知书达理,现世安稳,
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是父母眼中乖巧懂事的好女儿,
但这样平静的日子,
在她16岁时中断了。
那一年,她患上了肺结核,
不得已中断了2年的学业。
而就是这次患病的经历,
让她开始重新思考起人生的意义,
学医的种子在她的心中开始萌芽。
1951年,在考入北京大学后,
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医药学系,
当时的医药学,应该说是相当冷门的学科,
但她坚持自己的选择,
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获得了去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的资格。
1952年佩戴”北京大学“校徽的大学生屠呦呦
那时,有谁会想到,
这个文静的小姑娘,
会在50多年后,
先驱性的发现了“青蒿素”,
开创了全球疟疾治疗的新方法。
几千年来,
疟疾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噩梦,
仅非洲每年就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
而正是她的发现,
拯救了全球上亿人的生命!
说到“青蒿素”,就得从美越战争说起,
早在1967年,正值美越交战时期,
疟疾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
当年因疟疾而死亡的士兵数量,
是因战争而死亡的5倍。
饱受疟疾之苦的越军向中国求助,
那时毛主席就亲自下达指示,
要求全国500多位科学家,
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而她,就是那其中的一员。
1955年,屠呦呦进入卫生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当时中国的医疗设备及水平非常落后,
没有防护用品,没有通风设备,
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
许多药品试验都难以开展。
面对中国科技落后的现状,
加上美国花费巨资研制都屡遭失败的压力,
不少人是打着退堂鼓的说:
他们都不行,
我们的设备根本没有人家先进,
我们怎么能行?
而那时才39岁的她,临危受命,
坚定地说: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的问题”。
于是她带领着“523”研究组,
正式走上了新药的研发之路。
她带领大家从整理历代医学典籍开始,
3个月的时间,全国四处走访名医,
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草药和秘方,
不断尝试筛选中草药的提取分离方法。
通过对200多味中草药、
380多个提取物的筛选,
最终确定了“青蒿”可抗疟的宝贵价值。
但由于在高温提取过程中,
青蒿的有效成分遭到高温的破坏,
导致当时的实验效果并不好。
青蒿素标本,青蒿素,青蒿素制品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
中国古书《肘后备急方》中的这样一句话,
立刻让她有了灵感,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尽服之”
意思就是:把青蒿先用水浸泡,
然后裹上布,用力挤出汁来服用。
这也就意味着,
青蒿里的有效成分是忌高温的?
于是她想到了用乙醚低温提取的方法。
可乙醚是极为有害的化学品啊!
她就第一个戴上口罩,以身试毒,
找来7口大水缸作为提取容器,
土法上马,往里面装满乙醚,
跟同事一起用乙醚进行低温提取。
研究组成员姜延良后来回忆说:
“当时实验室和走道里,
都弥漫着刺鼻的乙醚味道,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
科研人员除了头昏脑涨,
还出现鼻子流血、皮肤过敏等症状”
1985年2月,屠呦呦在进行实验
终于,在经历了190多次的反复失败后,
实验成功了!
可她和同事却因为吸入过量乙醚,
而患上了中毒性肝炎。
她的老伴儿李廷钊曾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
整天不着家,
没黑天没白天的在实验室里泡着,
回家满身酒精味。”
“我心疼她也支持她,
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
1971年,“523”研究组获得了,
青蒿乙醚提取物,这是青蒿素研究中,
最为关键的一步。
但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她不顾家人反对,又再次以身试毒,
冒着生命危险,喝下了青蒿提取物,
......
之后,试验成功了,青蒿素面世了,
而她的身体也快被弄垮了!
1982年10月,屠呦呦参加全国科技奖励大会领取证书
但是她说:这个冒险是有价值的。
1981年10月,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不完全统计,
在过去几十年里,
青蒿素在全球共治疗了2亿多人,
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的问世,
大大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
它为全人类的健康和病患,
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而她却也因此付出了所有的青春,
还有无法弥补的骨肉疏离的代价。
当年为了完成科研任务,
她跟丈夫长期在外工作,
不得不忍痛,
将还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去托儿所长托,
还把未满周岁的小女儿,
送回了宁波老家交给父母去抚养。
之后就是,每隔三四年,
母女们才能见上一面!
这样长时间的骨肉分离,
使血浓于水的女儿,
模糊了对妈妈的印象,
以至于大女儿,
至今都不愿叫她一声“妈”!
1996年全家福从左到右小女儿李军、屠呦呦、李廷钊、大女儿李敏
她是科学家,
是挽救亿万生命的诺奖得主,
可她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妈妈,
也渴望一双女儿能承欢膝下
......
但为了“青蒿素”的研究,
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
她缺席了女儿的成长,
不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她研发的“青蒿素”拯救了成千上万个家庭,
但却无法弥补多年的分离,
对自己心爱的女儿所造成的伤害。
在世人眼中,
她是伟大的,无私的科学家。
但在女儿眼中,
她的奉献和牺牲都不能,
抵消掉她们童年时渴望的那一声“妈”!
面对女儿陌生而带有怨罪的目光,
她心如刀割。
但忍住心痛和眼泪,
继续回到实验室,因为她说:
“青蒿的全貌我并不完全了解”
她要继续完成“青蒿素”的研究。
就是这样的坚持和信念,
让她从未停止过追逐科研的脚步,
她放弃了颐养天年的安稳生活,
也放弃了对家庭的弥补和陪伴,
依旧带领团队奋斗在研发新药第一线上,
她说“要让青蒿素更好的造福人类”。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她的为人却又相当的谦逊低调,
其实,早在获诺奖之前的2011年,
她就曾荣获美国拉斯克奖,
这是该奖项65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
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
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她成为了历史上首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而当她获得诺奖的消息轰动全国、
传遍大街小巷时,她还浑然不知,
直到一个多小时后,
她才通过电视新闻确认自己获了奖,
而对于国际奖项,
她更看重的是为国争光。
而在去瑞典领取诺奖时,大家都猜想,
以中国本土首位诺奖得主的身份,
再加上她已80多岁高龄,
肯定是会走机场VIP通道的,
但各路记者和领导在机场贵宾室,
一直等到飞机起飞,也没有看到她的身影,
原来,
她就是怕这样的大张旗鼓,
所以早早地办完了手续,
悄悄从普通通道登机了。
而她获得的300多万元诺奖奖金,
也全部都捐给了年轻人的科研工作。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她虽然蜚声中外,
但这些年来却深居简出,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
她仍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2017年初,
当她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项时,
由最高领导人为她颁奖,
一向低调不愿见媒体的她,
不得不去领奖了,
然而,颁奖结束后,
当大批媒体记者准备集体采访她时,
她却又再次婉拒了访问。
曾经,
一个中医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