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1982年8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潮阳县河浦中学。当时河浦中学是河浦公社的重点中学,那年全村只有我和一位叫郑文胜的同学考上该校,可谓举家欢庆、闻名乡里啊,这种情形决不是80后、90后所能想象得到的。我在潮阳县河浦中学就读的班级是初一(1)班、初二(1)班。我依稀记得初一第一学期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朱耿池老师,第二学期班主任由历史老师黄玉才老师接任,数学老师是林贤泽老师,林老师同时是2班的班主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英语老师黄田申老师,汕头市区人,教我时已50多岁了,但英语课讲得特好,上课总是热情洋溢的。我初一、初二的英语都是他上的,他是我的英语启蒙老师,是他使我爱上了英语,他的敬业精神或多或少影响了我后来对职业的选择——若干年后,我考上了嘉应师专英语专业,当了一名中学英语教师。1984年2月,即初二第二学期我因家庭迁徙转校了。原潮阳县河浦中学即为现在的汕头市三河中学。
汕头市三河中学坐落于河浦大道河东路段东侧的浮山园上。其前身为潮阳县河浦初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首任校长陈士灿。
(浮山园上的)新校舍于1960年建成,校园占地面积20多亩,初时规模较小,只有五栋土木结构的平房教室,坐北向南,分两列,中间隔一条百米长,七、八米宽的校道。全校只有一百多名学生,教职工二十多人。开始一两年间,学生常是上午读书,下午参加建校劳动。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加强,至60年代中期,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当时的河浦中学受到社会的很好评价。
六十年代末,河浦中学增设了高中班(当时政策:大队办初中,公社中学办高中)。学校规模有所扩大。1970年,陈士灿调任海门中学革委会主任,周昭宏接任河浦中学革命委员会主任至1973年,1973—1974间郭俊生任河浦中学革委会主任(仅一年左右)。1974—1976年河浦中学革委会主任曾仙,副主任沈欢雄,1976年曾仙调走,沈观雄副主任代理至1978年春,陈士灿同志重返河浦中学任革委会主任至1979年调任达濠中学校长。1979年至1988年袁俊光任河浦中学校长。
文化大革命后期,由于学校人员调动较频繁,造成学校师资缺乏,尤其是调走了一批在师生中名望较高的教学骨干,如蔡义光、张大森两位老师被调往省立金山中学分别担当语文教研组长和数学教研组长,接着林淑春、陈泽锋、林德镜等老师也分别调往市一中和其他学校任职去了。一时间,学校元气大伤,又加上生源不足,河浦中学于1980年撤去高中部,仍为潮阳县管初级中学,三个年级六个教学班。
1982年沈观雄调走,袁俊光代理学校校长。这六、七年间,河浦中学从河浦教育低谷走向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放高潮的到来,尤其是汕头建立了经济特区,河浦虽然处于偏僻的省尾国角,但由于地理位置上与汕头市区仅一江之隔,因此,河浦成了人们跨入市区的跳板,上落站。教师的调入调出,使学校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血液,同时补充了师资力量,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至1984年,学生数发展到4百多人,近十六个教学班,教学工作搞得稍有声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升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学生升学最热门报考的志愿是潮阳师范。自此之后,升学目标多盯住高中或是外地的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