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MC电视台在2011年精工细作了一部年度话题之作《谋杀》,不疾不徐地把一件少女之死的杀人案讲了一季13集,对不起,13集也没有讲完,在如今
热播的第二季中,看似普通的谋杀案还在环环紧扣地继续被侦破着。这场发生在西雅图的少女之死和连绵阴雨,似乎下得太久长也太缓慢了,让观剧的网友都忍不住
吐槽:“《谋杀》应该换个名字,叫《一个案子破两季》算了。”
这个吐槽恰如其分,但也正是这部《谋杀》不同凡响之处。如果你用惯
性思维认为这是一部诸如《犯罪心理》、《犯罪现场调查》式的高速美式罪案剧的话,那就错了。它不具备高效释放惊悚与推理的功能,也没有神奇的FBI和
CSI的科技上天入地,更没有英勇天才的靓帅神探一语中的,它被称为罪案版的《广告狂人》。全程沉稳优雅,推进得不仅是一场杀人案,而是铺陈了一场由杀人
案引发的蝴蝶效应,每一个被其牵扯的普通人的生活、人性、痛苦和无奈,在真相之外的政局秘密、家庭问题和社会链条也随之被展露。
沿袭北欧原作的寒意
《谋
杀》的整体风格有点欧洲式的缓慢而行和沉重深郁,阴暗潮湿的画面背景、黑色系和平淡款的服装,一直打在车窗上的雨水和从未放晴的天气,这部改编自丹麦电视
剧《Forbrydelsen》的作品的确秉承了北欧原作的寒意与冷静,摄影风格字斟句酌到冷艳的程度,每一帧镜头都是经过精美设计的画面,漫不经心的背
景音乐郁郁寡欢地融入其中。
剧集中的人物无疑也是以冷色调出现的,女主角琳达穿着臃肿套头毛衣,几集不换,面瘫脸无表情也无情绪
起伏,男主角Holder邋遢不羁,又有点憨直的不入世。两个人的配搭初看各不相关,前者忙着离职去筹备婚礼,后者则吊儿郎当毫无经验,加上受害人父母压
抑悲怆和不可自拔,几条线上嫌疑人的各有秘密和暗黑,围绕着《谋杀》中这场简单凶杀案的一切人物都如此凉薄平淡和毫无出口。或者更直接地讲:这是部无英雄
和奇迹主义的普通社会剧集,于是,用阴霾背后的莫名忧伤将你引入压抑的真相中,继而对人心与人生的一切真相肃然起敬地思考起来。
三线并行不仅为破案
如今《谋杀》已经进展到第二季的第10集,加上首季的13集,23集的故事还在淡定地围绕一个简单的案子查缺补漏。如果说《犯罪心理》展现的是一种感官刺激和猎奇围观,那《谋杀》则事无巨细地对着一个案件诉说其背后的连锁反应。
剧
情从三条看似互不相关却互有交叉的叙事线平静展开,两位各有生存压力的警探寻求真相的过程,遭遇女儿暴毙的家庭承受的悲伤和变化,以及被卷入其中,看似别
有阴谋洞天的政客精选,三条线各有秩序偶有交叉,在戏剧性的发展中随着破案的主线逐层剥落。节奏无疑是舒缓的,甚至令人有些费解,人们习惯性去追问的“谁
是凶手”的真相久久不肯浮出水面,沉闷的负面效应也吓走了许多罪案剧迷,但实际上,如果多给它点耐心会发现,剧中的每一个细节少有累赘之笔,都担当着不可
或缺的功能,它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悬疑和揭秘,而是展现这个社会中更为宏观和复杂的东西。
关注罪案背后的现实
《谋
杀》默然而悲悯地关注了许多罪案观众忽略的问题:在一场死亡背后到底有多少痛苦、无奈、牺牲、变故;在一场死亡背后有多少社会问题的累积、教育体制的漏
洞、家庭矛盾的忽视应该去审视和自省;在一场死亡背后,多少普通父母要为之学会坚强和面对,多少普通警察要承受压力去探寻真相。整个故事以点带面地牵扯到
教育、政治、家庭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堪称宏大的美国社会景观图。
热播到今天,《谋杀》的女主角琳登依然在烟雨雾气的西雅图淡定地
探寻和剥离着,力图让这场杀人案展现和考验着更多的人心,观众刚要对剧中一个嫌疑人心生厌憎,又会被逆转的剧情消除,刚要对一个受害人心存同情,又会发现
他的背后秘密。在这兜兜转转中,拍了2季的《谋杀》依然让人猜不出凶手,怪不得已经有剧迷高喊着要去“谋杀”编剧了。
这个世界比
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谋杀》的此番布局也引发了话题和争议,有人认为他们是在拖沓剧情、故弄玄虚和调戏观众,更多人则认为这部剧开创了破案剧的新模
式,谁规定一集就要破案,谁规定季末就必须解谜的呢?截至今天,制片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只有他和编剧才知道凶手是谁,围观群众们要做的,就是在屏幕上那场
仿佛永远下不完的绵延细雨中、六尺之下的遥远真相外,继续对着死亡与人生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