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哪一个叫胡耀邦
毛泽东出生于1893
年,胡耀邦比毛泽东小22
岁。当上个世纪20
年代毛泽东投身建党伟业,并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胡耀邦只是一个贫寒的乡村儿童。1926
年,胡耀邦读完初小后,考上了家乡方圆百里颇有名气的文家市里仁高小。进入高小后,由于出身贫寒,胡耀邦学习更加努力,每年都考第一名。在文家市,12
岁的胡耀邦第一次见到毛泽东。1927
年9月9
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不久起义失利,毛泽东以前委书记的名义收拢各路起义军余部,于9
月19
日集中到文家市。当晚毛泽东召开会议,决定沿罗霄山脉南下转向国民党统治力
量薄弱的山区去。第二天清晨,当千余名起义官兵在里仁学校操场上整队集合时,胡耀邦等一帮高小学生,趴在学校围墙的豁口上看热闹。他们看见一个面容清秀,长发掩耳的高个子走到队伍前说道:“我们现在就好比是一块小石子,蒋介石是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团结得紧,打得勇,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就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一打听才知道,讲话的这个人是毛委员。当时胡耀邦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以后的岁月里,自己的命运会和毛委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终生追随他的事业。胡耀邦的家乡浏阳,是中共党组织活动的中心地带。胡耀邦的父母和哥哥姐姐先后都参加了革命。在家人的影响下,1929
年冬胡耀邦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事少年儿童工作。1933
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调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他在中央苏区团的建设和青年工作中成绩卓著,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红小
鬼”。1934
年10
月胡耀邦随中央红军长征,在红三军团部队做民运工作和青年工作,后克服重病和弹伤的困扰,坚持到达陕北。长征到达陕北后,胡耀邦历任少共中央局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当时为了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包围,中共中央在1935
年底举行的瓦窑堡会议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积极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山西发展,以巩固陕北苏区。于是,1936
年1
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发起东征战役。并同时组织地方工作团,分为12
个工作队,随之东进开展工作。2
月,胡耀邦带着一支工作队,随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红十五军团渡过黄河,抵达吕梁山区的石楼县,开展宣传、征兵和筹粮工作。在工作队的积极工作下,局面很快打开,招募了大批新兵,筹集了大笔粮饷,石楼县成为黄河东岸红军的重要活动基地。胡耀邦在12
个工作队中工作成绩最为显著,仅在“扩红”中就招募新兵1000
多人。当时任东征军地方委员会书记的李富春负责部队的粮食、装备等方面的工作,他非常喜欢胡耀邦的勤奋工作精神,在大会小会多次表扬他。并把胡耀邦的工作成绩和工作情况汇报给毛泽东。5
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亲自主持了东征工作团总结会,大家一致认为胡耀邦领导的那个队工作搞得最
好。毛泽东听了,向台下大声问道:“哪一个叫胡耀邦?站起来让我看看。”胡耀邦从人群中站起来,毛泽东一看就笑了,风趣地说:“是个幼稚味还未完全脱掉的同志嘛!”然后饶有兴致地向胡耀邦询问扩红筹粮的情况,并肯定了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并让他给大家说几句。胡耀邦把工作情况说得既简要明了又条理分明。这是他同毛泽东第一次面对面的交谈,毛泽东对胡耀邦的精干、机敏留下很好的印象。
向你们推荐两个人
1937
年3
月,胡耀邦被选送到中
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学习。抗大第二期学员有1362 人,分14
个学员大队,胡耀邦在一大队学习。一大队、二大队学员都是红军团以上干部,集结着陈赓、罗炳辉、杨得志、张震、何长工、余秋里、赖传珠等一批著名将领。一大队的大队长是陈赓,党支部书记是伍云甫,胡耀邦是一大队的俱乐部主任。西安事变后,中央派遣伍云甫去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主任,所遗党支部书记一缺,选来选去,大伙儿都说:“胡耀邦年龄最小,就让他当吧!”胡耀邦是当时
“抗大”一大队、二大队中最年轻的学员,他求知若渴,勤于思考,给包括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在内的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对于胡耀邦也十分注意,多次给予表扬。他在一次干部会议上给大家
说,“你们要向胡耀邦同志学习,学习他刻苦攻读的精神”。
在抗大,胡耀邦有幸聆听了毛泽东亲自讲授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课程,讲课内容后来整理为著名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两部哲学名著。讲课时由于胡耀邦个子小,总是坐在前面,毛泽东经常提问胡耀邦:“胡耀邦,听懂没有?”“胡耀邦,你说说?”并对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头脑之清晰、理解力之强十分赞赏。
抗大的学习则使胡耀邦终生受益。在这里,他除了有幸聆听了毛泽东亲自讲授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课程外,几乎熟读了当时能找到的有关列宁、斯大林的所有小册子和政治理论书籍,从此奠定了他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他本人后来也经常说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抱负是在延安定型的,而进步最大的,就是在抗大学习那段时间这年10
月,毛泽东亲自提名,胡耀邦任抗大政治部副主任,进入了抗大领导层。当时有些人不大赞成,认为胡耀邦资历太浅,年纪太轻,还不到22
岁。毛泽东则坚持说:“你们反对,我就要他当。”而此后的事实证明,胡耀邦没有辜负毛泽东的期望。期间,在中央开展对张国焘错误的批判活动中,胡耀邦表现出了突出的政治才能。这一时期,胡耀邦经常到学员队去讲政治课,他讲课也跟演说一样,既生动活泼,又富有鼓动性。同时,他还负责在知识青年学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发展了相当一批知识青年入党。 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路线主张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大批富有爱国心、正义感的青年千里迢迢奔赴延安。这使得抗大第四期学员人数陡然增至5562
人。抗大已经容纳不下众多投奔革命圣地的青年了。虽然抗大原有的校舍在不断改善和扩大,但仍然难以容纳。因而除二、三、四、八大队在延安附近外,其他大队移往外地。胡耀邦率一大队移往瓦窑堡。毛泽东抗大教育长罗瑞卿的陪同下,来为大家送行。他在不长的讲话中,特地提出要“向你们推荐两个人”。他说:“一个是我敬佩的老师,从苏联吃面包回来的张如心教授,他可以把许多马列著作背诵如流,你们可以向他学习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一个是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他的年龄比你们大不了多少,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热爱学习、朝气蓬勃的‘红小鬼’,现在还不断写些文章在报上刊登,很受读者的欢迎。希望你们以这两个同志为榜样,好好地学习。”胡耀邦在抗大的表现,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
那就让他当部长吧
1939 年5
月,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简称总政)组织部部长方强,率总政战地考察团到外地调研。根据胡耀邦在抗大时期的突出表现,以及在少共中央从事组织工作的经历,毛泽东提名他担任总政组织部副部长。因方强正在华北开辟工作,胡耀邦代行部长职务,临时主持全军干部的人事调配和政治思想工作。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对胡耀邦早有了解,放手让他工作。
总政组织部负责部队领导干部的考察、任免和调动事项。当时整个干部队伍中,军队干部占大多数,因此总政组织部的工作量很大。胡耀邦上任后,努力熟悉军队高级干部的情况,办理中央交办的关于干部的事务,包括起草文件、制订规则条例;根据军委需要,提出推荐干部名单;找准备擢用的干部谈话,对违反组织纪律的干部提出批评;听取干部的申诉,派人外出调查和核实。对从前方回来或将赴前方的干部,负责接待安排,引导他们去见上级领导,为他们接受或转移组织关系,签署鉴定意见。总政组织部不仅负责向八路军调派干部也负责向中原和南方的新四军以及重要的游击根据地派遣干部,胡耀邦的工作相当繁重。然而,还是有人担心胡耀邦太年轻,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可毛泽东说:“既然你们认为胡耀邦担任组织部副部长不行,那就让他当部长吧。”不久,胡耀邦就被任命为总政组织部部长。胡耀邦后来回忆说:“毛主席提议我当中央军委组织部长,那时我才二十三岁。当了组织部长,就要找高级干部谈话。那时陈赓大将、王树声大将、萧克上将等等,我都找他们谈过话”,有时“即使批评严厉一些,高级将领还是要听”。担任总政组织部部长这样重要的职务对胡耀邦来讲确实显得太年轻了,同当时总政其他二级部老资格的部长相比更是如此,宣传部长陶铸1926
年大革命时期入党,黄埔五期学生;锄奸部长吴溉之1924 年入党,黄埔四期学生;敌工部长王学文1921
年留学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受教于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后加入中共,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联络部长由总政副主任谭政兼任。担任总政组织部部长是胡耀邦革命生涯中一次大的飞跃,使他接触到一大批部队高级将领,并与许多将帅结下了终生的友谊,也熟悉了组织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胡耀邦在总政组织部部长任上,除了积极做好军队的组织工作以外,曾积极协助毛泽东纠正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在整风后期审干运动中搞
的“抢救运动”。对“抢救运动”中存在的不少问题,胡耀邦曾经向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等领导同志作过认真汇报。1943
年5
月,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以“抢救”为名,采取逼供信的恶劣手段,拼凑材料,伪造证据,将一批投身延安的革命青年打成特务。仅经他亲手批准逮捕的所谓“嫌
疑分子”就有二百多人,并发生了七人跳城墙逃跑,其中两人身亡的恶性事件,一时间闹得延安沸沸扬扬,人人自危。事情传到毛泽东那里,为此,毛泽东专门派胡耀邦下去调查。胡耀邦经过认真调查,回来后向毛泽东汇报说,大部分特务都是假的。毛泽东仔细听取胡耀邦的汇报,结合其他领导同志的意见,不久起草了审干工作的九条方针,基本精神是“一个不杀,大部不抓”,及时纠正了发生的反特扩大化的错误。依据中央的审干工作方针,各个根据地普遍开展甄
别工作,平反冤假错案,从而为党挽救了一大批干部。延安时期,毛泽东不仅将胡耀邦推上了与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要岗位,而且对胡耀邦的赏识也不加掩饰。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经重返延安访问,毛泽东介绍他
认识了党和红军中的许多高级领导干部。在介绍到胡耀邦时,毛泽东拍着胡耀邦的肩膀说:“你别看他个子小,这可是我们红军自己培养出来的秀才哟!”后来当偶尔回忆谈及那段历史时,胡耀邦总是深情地说:“在延安的十年,我一直受着毛主席的亲切关怀、教育和培养。”
我就要这样的人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军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兼行署主任、军区政委,他领导川北1700
万人民在接管建政、土地改革、剿匪反霸、恢复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52
年下半年,在完成建国初期的民主改革和建设任务以后,川东、
川西、川南、川北等四个区重新合并四川省。1952
年6 月7
日,中共中央西南局转达中共中央组织部电报:“调胡耀邦同志来中央工作,务于7
月底抵京。”在川北区党委、行署举行的欢送会上,胡耀邦动情地说:
“党叫到哪里,就到哪里;到了那里,就把那里的工作做好。”这样,胡耀邦于7月下旬来到北京。胡耀邦上调中央,是由周恩来总理提名,原计划安排他到新组建的建筑工程部任职。传言是到政务院建筑工程部任常务副部长,部长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开拓者之一陈正人。胡耀邦对中央安排他去建工部协助老领导陈正人工作是很高兴的。他打了二十多年仗,非常渴望搞建设,他说:“这下可以大搞建设了,可以盖大
楼了。”他甚至把建国前28
年概括成两个字,叫“革命”;建国后他也概括成两个字,叫“建设”。就胡耀邦的志趣来说,他也愿意站在党政工作第一线,从事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胡耀邦刚到北京,恰遇当时团中央书记冯文彬要变动工作,急需要人接替。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共青团的历史上,张太雷、任弼时、关向应、博古等人都曾担任过共青团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因此,党中央十分重视团中央主要领导的接替人选。刘少奇提出了三位接替冯文彬工作的人选,即胡耀邦、陈丕显、谭启龙。这三人都是红军时期有名的红小鬼,又都曾在中央苏区少共中央工作过,尽管建国初期年龄都不大,却都有较深的资历,当时都是年轻的省(区)委书记。陈丕显,36
岁,曾任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政委,时任苏南区委书记、苏南军区政委;谭启龙,39
岁,曾任华东野战军第七兵团政委,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主席、省军区政治委员,主持浙江省委、省政府日常工作(浙江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谭震林在上海主持华东局日常工作);名单送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说,团中央的工作还是由胡耀邦来干好。毛泽东大笔一挥,最终圈定了胡耀邦。毛泽东在找胡耀邦谈话时,他以惯有的幽默口气问:“你敢在大庭广众中作报告吗?”“你敢跟知识分子谈话吗?”
胡耀邦毫不犹豫地回答:“敢”。
毛泽东说:“我就要这样的人,你去。”刘少奇也对胡耀邦解释为什么改派他到团中央:你年轻,又做过团的工作;你领导过一个省,有全面的工作经验;你当过总政组织部长,人缘比较好,能联系各方面的关系,选来选去就选中了你。就这样37
岁的胡耀邦又走上共青团的岗位。在团中央任职的十多年时间里,胡耀邦没有辜负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期望,紧紧把握住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个根本,工作十分活跃,搞得有声有色。他按照青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独立活动,把广大团员和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而带领广大青年很好地完成了党赋予的光荣任务,多次受到党中央和1953年9月毛泽东、胡耀邦在北京西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