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自 由 之 光
——关于美的本质的思考[1]
赵 华[2]
【摘要】
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的定义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把这个命题颠倒过来看,无非就是“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某种规律的感性体现”。黑格尔天才地猜测到这种“规律”,便是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自由和无限”,就是物质自然通过它自身的必然发展以及作为这种发展结果的感性事物所体现出来而最终被人意识到了的“绝对自由”。因此,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就可以颠倒过来表述为:多少体现了物质自然无限向上发展和日益丰富多样化的进化规律即绝对自由的客体感性事物和审美主体在它身上朦胧感知到了的相对自由的意蕴,在具体审美直观实践过程中的统一,就是美。假如以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之一“绝对自由”为核心,以人的审美直观实践过程为中介,从本体论和实践-认识论结合的意义上全面地来看,美的本质可以这样表述:美是绝对自由相对感性化的形象(亦可简化为:美是自由的感性显现),或美就是感性自由本身。绝对自由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便是物质自然和人类社会创造性的进化、进步和自我解放之“理想”。“自由”和“理想”,就是万事万物之所以美的真正原因和谜底。“美”给万事万物投射进的是“自由之光”。
【关键词】
美学 美的本质 绝对自由
感性显现 相对自由 审美直观实践 审美对象 美感表象 审美形象 黑格尔 马克思
一、“自然的人化”与美的本质的考察方式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现以前,所有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无论是唯心论的还是唯物论的,都不能正确地说明美的本质。
唯心派或者把美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理念”(客观精神),或者把它归结为具体的“美感”(主观精神),归根结底把美看成是“精神”的派生物,从人(或神)到物,根本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虽然他们强调了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即人的“主观能动方面”对“美”的重要意义,到黑格尔还达到了辩证的和历史的认识,最终仍不免陷于谬误。
唯物派强调美对客观感性事物及其“物质形式”的依赖,从物到人,摆正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位置。但他们仅仅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感性事物自身的某种自然属性,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没有把客观感性事物当作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不懂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即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充分主动的、自由的,不仅经历了“从物到人”的阶段,更经历了“从人到物”的阶段这一根本特征,“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的活动”(马克思),[3]
不能从客体与主体的辩证“实践关系”中去发现美的本质,陷入了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同样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可以说,只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才能正确地解释美的本质。尽管仅就目前而言,这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演进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建立在“自然的人化”这一经过唯物主义改造的黑格尔命题的基础之上的。“自然的人化”产生美,是美的最一般的规定;而美的现象,也只能从
“人化的自然”之中去找。人肯定客观事物的美,是肯定它的“人化”方面,而不是它的“自然”方面,虽然这种肯定不能脱离“自然”(包括自然界及人类社
会),是对“自然”本身的肯定。换言之,“自在”的自然“自身”无美可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美学家们已经开始联系到社会的人来考察美的本质了。尤其是黑格尔,提出了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亦即“自然的人
化”这个深刻的命题。按照他的看法,人能够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人在“把他的环境人化”[4]
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就会感到欣喜。因而,所谓美,无非是人通过精神的实践活动对自己能够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的本质力量的肯定。但黑格尔的
“人”,指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人,而是所谓“绝对理念”的“外化”,或“精神”的物质化。因而所谓人的“自我创造”,[5]
无非是“绝对理念”即“客观精神”的自我创造;所谓人的“本质力量”,无非是“绝对理念”的本质力量。这看来是站不住脚的。
人,首先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人,而不是什么理念的“外化”。在物质的人之外,并不存在一个产生这“客观物质”的人的“客观精神”力量——绝对理念。因而,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物质的本质;人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实际上也就是作为主体的物质在作为客体对象的物质中进行自我创造。换言之,就是迄今为止物质自然自身发展的最高形式“人类”,在物质自然自身中进行自我创造。
例如,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之一的“感性认识能力”,即“感觉”,无非是指某物有反映他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低级形态的物质之中
了。例如树的年轮,就是树对时间的“反映”。树生长一年,就出现一个年轮。宽的年轮是对雨量充沛的年份的反映,窄的年轮则是对干旱的年份的反映。动物除了
具有植物这种“生物的感应性”即“低级感觉”外,更有了能感知物体声音、颜色、形状、大小、软硬、冷热等视、听、触、运动之类的“生理的感受性”,即“较
高级的感觉”。但无论是生物的感应性,还是生理的感受性,这些低等生物对
他物的反映,都是自发的、被动的和不自觉的。只有到了迄今为止物质自身发展的最高形式、高等生物人类,才产生了主动的、自觉的和高度发达的“心理的感知
性”,即自己已经明确意识到了的“最高级的感觉”。这种“人”的本质力量,分明是“物质”的本质力量,怎能说成是“精神”的“外化”呢?
因而,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不是精神创造了物质,而正是“物质”本身经过亿万年的发展,创造了人类,以及人的“感觉”等等“精神”。
经过唯物主义改造的“自然的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命题表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美的本质只能从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从人与审美对象或主体与客体之间辩证的实践关系,即从本体论和实践-认识论结合的意义上去探求。
那么,被赋予了新含义的“自然的人化”,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关键在于含有实践意义的“人化”二字。所谓“人化”,就是“主体化”,亦即“人的本质化”。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的本质,就是他能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6]
人有自觉的意识,能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必然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并且不仅能通过“精神实践”把握和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根据这种认识,自觉而能动地在“物质实践”中支配和改造客观世界。
换言之,人是“自由的”,自由便是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化”,就是人的自由化。
因此,所谓“自然的人化”,就是自然的“自由化”。
但是,什么是“自由”?
恩格斯认为,自由是指人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7]
换言之,自由仅仅属于人,所谓“自由”,就是“人的自由”。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二、相对自由和绝对自由
1,人的自由是相对自由
不错,所谓“人的自由”,就是人对必然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然而,鉴于这种认识和改造永无止境,即在现实中它总是“有限”的,那么很显然,“人的自由”或“人所获得的自由”,就只能是“相对自由”,而不是“绝对自由”。因为“绝对自由”是“无限”的。
2,由人的相对自由看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绝对自由
既然人的自由是相对自由,那么排除掉人的相对性(即人作为物质自然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存在形式必然会灭亡),自由的绝对性就只能理解为自然自身永无止境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换言之,绝对自由就是物质自然自身基于运动、发展的永恒的自我完善运动,即物质自然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向上发展和日益丰富多样化的必然趋势或永恒进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绝对自由”本身就是“必然”,就是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8]
3,相对自由的历史发展
恩格斯说过,人的自由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大意如此)。这很正确。人的自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整个物质自然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因而,作为相对自
由,人的自由就只是绝对自由发展长链上的一环。在它之前,还有许多相对自由的环节。换言之,既然绝对自由是物质自然的无限向上发展和日益丰富多样化趋势,
那么,凡是体现了这一规律的现象,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相对自由。
例如植物“自发的运动”,[9]
动物自发而又“独立的运动”,[10]都是相对自由的表现。从无机自然“被动的运动”,到植物“自发的运动”,到动物“自发而又独立的运动”,再到人类
“自发、独立的运动和自觉的活动”,这就是物质自然相对自由历史发展的大致轮廓。绝对自由正是由这一系列相对自由的发展、进化体现出来,从而确定了它的必
然存在或“定在”。
由此可见,“自由”无论是指抽象、潜在的绝对自由(即自由自身),还是具体、现实(历史)的相对自由(即自由本身),都不仅仅是指“人获得的自由”或“人的自由”。人的自由只是无数相对自由的一种,即使是“最高”的一种。
三、自由与美的本质
1,自由只对人显现,只对人具有现实和真实的意义
虽然一切物质形态都以其所具有的相对自由参与物质自然自身绝对自由的永恒进化,自由却不对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现实和真实的意义。相反,由于人以外的物质形
态不能意识到自由,并且不能自觉地运用它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自由对它们就不显现。因而,自由仅仅对能自觉意识到包括人自身的自由在内的整个物质自然的自
由,并能主动运用它进行自觉的实践和创造活动的人才显现,才具有现实和真实的意义。
不过,对人“显现”的自由并不是“自由自身”即绝对自由,而是“自由本身”,即相对自由。因为作为抽象、潜在的自由“自身”即绝对自由,只是理性认识的对象,只能通过分析推理,由人的理性所把握。它只有通过相对、具体和现实的事物,才能“显现”为相对自由,才能作为自由“本身”成为人的感性认识的对象。
2,作为人的感性认识对象即自由本身的显现或表现形式:进化运动和进化成果
进化运动:自然和人类社会必然的进化和进步运动所表现的无限向上发展趋势。
(1)自然和人类社会自发的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的永恒进化和进步运动。
(2)人类社会自觉的创造活动、创造性生活和自我解放运动。
(a)人的自觉的认识和发现活动。
(b)人的自觉的实践和创造活动。
(c)人的自觉的创造性生活和自我解放运动。
进化成果: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进化和进步成果所预示的进一步向上发展和丰富多样化趋势。
(1)物质自然和人自发的进化成果。
(a)物质形态的日益丰富多样化。
(b)物种形体及活动能力的进化。
(c)人的形体进化及精神世界的日益丰富多样化和完善化(认识、创造能力
的不断提高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2)人的自觉的改造和创造成果。
(a)人的物质产品——第二自然。
(b)人的精神产品——艺术。
3,人对自由本身即相对自由显现或表现形式的审美直观实践和美的本质
自由本身的显现或表现作为人的认识对象,是感性直观对象。主体对它的反映是直接从它的表现形式上去感知它的感性内容——相对自由,即显现或表现出来的绝对自由。这样,主体虽然没有依靠理性思维明确认识到对象的表现形式中所包含的理性内容——绝对自由,却具体、生动地由感觉直接把握到了它。当主体朦胧感知到了由对象反映出来的一种“符合理性的前进过程”,[11]就会对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包括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即不断地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永恒地向上无限发展的“创造力”的神奇力量感到惊喜。于是,作为大自然以及人自身的本质创造力量的对象化,自由本身即相对自由的种种表现就被看成了美。但自由本身的显现或表现并不是美自身。美自身,或美的真正本质,只能是物质自然的本质力量,即自然自身永恒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无限向上发展的创造力,
或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无限向上性规律——绝对自由。由于它必然要超越现实,走在现实具体和感性事物的前头,不是有限存在的实体,它只能由理性思维把握,
不可能以感性事物的形式(即自由本身的表现或相对自由的感性事物及其现象)直接、完全地显现出来。因而,作为美的本原的、绝对的或本体论意义上的本质,它
只能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潜在。但是,我们所接触到的美总是具体的,现实的。于是,美又只能以自由本身或相对自由的两种形式显现或表现出来:
一是绝对自由的感性体现即相对自由的客体形象——审美对象。
一是对绝对自由的感性把握(感知)即相对自由的主体表象——美感表象。
作为具体、现实的美的“客体性存在”(前者)和“主体性存在”(后者),它们都是客、主观因素的统一体,都是人的审美实践的产物,即二者都离不开具体的审美直观实践过程。
所谓“美感表象”,就是主体在对现实的审美对象(大自然、社会生活、创造性劳动的物质产品、艺术品等)进行审美直观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关于对象(以及整个现实世界)本身及其向上性发展趋势的“创造性”感性形象。
它客观地、不以个别人主观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人类审美主体现实的“内在感性世界”[12]之中。它之所以是美的包容着主、客观因素的“主体性”存在形式,
就因为美感表象既不能脱离现实的客观事物本身的外观感性“形象”,又不是机械、被动的直观“映像”,而是包含着对于对象(以及整个现实世界)无限向上发展
的趋势、即自由的内容(绝对自由)的“主体性”朦胧认识,而这一“美感形象”,只能“物心一体”地“主体性”存在于具体进行着的审美直观实践中的“主体表象”之中。
所谓“审美对象”,则是包含着人的审美感受的积极成果的“再造性”感性形象。它之所以是美的包含着客、主观因素的“客体性”存在形式,就因为这客体对象的感性形象(而非“客观形相”)本身已经载上了主体的审美理想,作为自由的形式(相对自由)即“美的对象”,“物心一体”地“客体性”存在于具体进行着的审美直观实践中的“客体对象”之中了。
以往讨论美的本质的各家之说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漏洞,以至于无法自圆其说,关键在于不了解作为具体、现实的“美”,在审美直观实践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审美对象和美感表象,尤其是不了解存在于审美直观实践中而又朦胧飘渺的“审美形象”对于联接主体和客体的中介作用这一“秘密”。他们或者把客、主观因素统一(或“积淀”)于“客观”(而非“客体”)形式。因而难以解释不仅仅在于“客观形式”的自然美;或者把主、客观因素统一(或“积淀”)于“主观”(而非“主体”)内容,即所谓“意蕴”。因而无法解释不仅仅在于“主观意蕴”的美感表象的来源。
要言之,在审美直观实践过程中,客、主观因素统一于客体,就是美的客体化形式——审美对象;主、客观因素统一于主体,就是美的主体化形式——美感表象。审美对象和美感表象在审美直观实践过程中的“统合”(而非互相孤立的割裂),则是美的本体化形式——审美形象。这才是正确的结论。
那么,美的具体、现实和“相对的”,或“实践-认识”意义上的本质,就可以说是“自由本身”或“相对自由的表现”。实际上,它只是“审美现象的本质”,尚非“美的本质”。
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的定义是: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3]
这一命题毫无疑问是“头足倒置”的。不过,既然黑格尔把“理念”解释为具有普遍性的“真”,[14]那么,把上述命题颠倒过来看,所谓“理念”,无非就是
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某种“规律”;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就可以理解为“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某种规律的感性体现”。黑格尔天才地猜测到,这种“规
律”(或他所说的“绝对理念”),便是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自由和无限”——“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15]“无论就美的客体存在,还是就主体欣赏来说,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和无限,美的领域才解脱了有限事物的相对性,上升到理念和真实的绝对境界”。[16]
很显然,被黑格尔看作是美的本质属性的“自由和无限”,就是物质自然通过它自身的必然发展以及作为这种发展结果的感性事物所体现出来而最终被人意识到了的“绝对自由”。
因此,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可以颠倒过来表述,即:
多少体现了物质自然无限向上发展和日益丰富多样化的进化规律即绝对自由的客体感性事物和审美主体在它身上朦胧感知到了的相对自由的意蕴,在具体审美直观实践过程中的统一,就是美。
离开具体、现实的审美直观实践,美就不存在了。具体地说,美作为客体对象性存在形式,是客、主观因素统一于“审美对象”。美作为主体表象性存在形式,是主、客观因素统一于“美感表象”。而美的本体形象性存在形式,则是自由地贯穿在整个审美直观实践过程之中的统合形式“自由形象”——“审美形象”。
假如以物质自然的“运动、发展”为逻辑起点,以物质自然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之一“绝对自由”为核心,以人的审美直观实践过程为中介,从本体论和实践-认识论结合的意义上全面地来看,美的本质可以这样表述:
美是绝对自由相对感性化的形象。(亦可简化为:美是自由的感性显现。[17])
或
美就是感性自由本身。
这个宽广的、涵盖一切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适用于美的所有领域。
英国美学史家李托特威尔在其《近代美学史述评》一书中问道:美究竟给客观事物“投射进什么样的光辉”,才使这些事物在人看来是美的?这个无数人探求过的“万物之谜”[18]的谜底到底是什么?
这光辉不是别的,正是物质自然无限向上发展和日益丰富多样化的趋势,即“绝对自由”。它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便是物质自然和人类社会创造性的进化、进步和自
我解放之“理想”。“自由”和“理想”,就是万事万物之所以美的真正原因和谜底。“美”给万事万物投射进的是“自由之光”。
1984年8月16日初稿
1988年12月14日定稿
(作者系上海《青年报·生活周刊》专栏作家)
【注】
[1]网络首发,原载《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1989年4月出版)
[2]原文署笔者曾用笔名“高泽”。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6。其中“客体的”原为“客观的”,此处从朱光潜译文,见朱光潜《谈美书简》P.27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P.318
[5]同上,P.37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P.50
[7]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153
[8]物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既有“绝对自由”规律,定有“绝对不自由”规律。例如衰败和死亡规律。因而,体现了“有限向下发展和单一化趋势”的现象,显现的就是“绝对不自由”规律,就会被视为“丑”。
[9]-{15}同[4],P.160、176、167、11、142、142、147
[16]同[4],P.148。其中“客观”似应为“客体”,由笔者改动。
[17]简化定义为笔者新加。据美学家刘纲纪先生说,他早就有“美是自由的感性显现”的表述(见《刘纲纪先生访谈录:我参与的当代美学讨论》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OItdqGJ-bpYjcR5KD5UQfEz62bXb3fN5lAK-w-
geU4Ofk9quI80shOCvcnAEaKfes_OIcMgHu1EO62V7UiA6I9FyvEPHLF1Fi9a0SVRnFWm),但
内涵显然不一样。
[18]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P.150
【后记】
笔者大学毕业就职以后,于1981至1984年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业余美学研究,并曾打算报考复旦大学美学家蒋孔阳先生的研究生,因蒋孔阳教授当时暂无招收
研究生计划而未果。此后,因1989年春夏之交的大变故,笔者避难日本。1997年回国后兴趣转向影视编剧,便中止了美学研究。但迄今为止,笔者尚未发现
国内外关于“美的本质”的研究有超越此文的迹象(也许是孤陋寡闻)。原文发表时校正不严。现已细加校正并作了少量文字修订。欢迎大家批评指正。(2014
年11月16日于上海)
zhaohua021: 谢林当然不会全盘推翻康德,只是把主观唯心主义扭转到客观唯心主义方向上去。哲学运动的轨迹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扬弃”。我也是20多年没碰哲学了。最近因为清华大 ...
今又是: 康德这种人和亚里士多德一样,不是被用来推翻的。按哲学调理来讲,也是不可能和不必要。所以会有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流派。那种动辄推翻的事,过去是为了更大更高 ...
zhaohua021: 多谢老兄鼓励!无论中西,杜威的经验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后来的解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流行以后,追寻宇宙本原及“本在”的真正哲学探索就消失了,结果导致资本主 ...
今又是: 让我想起了康德,注重事物认识本质的重新讨论推演上,主要为经验和实践两个批评/批判标准的重新进化和核定。这里面,我的体会就是出来一个被我称之为本在的东西 ...